•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和合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8-06-20 09:36:02鄭楷千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8年4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鄭楷千

      [摘 要] 和合文化源于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凝練與概括,內涵十分豐富??梢詾樯贁得褡宕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目標尺度,并從自然、家國、民族、人際和個人發(fā)展五個方面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同時,和合文化可以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為教育活動的方法創(chuàng)新提供思路。

      [關鍵詞] 和合文化;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8) 04-0064-03

      一 和合文化的發(fā)展與內涵

      (一)和合文化的發(fā)展

      和合文化是當代學者張立文先生提出的學術觀點,他通過梳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脈絡,認為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和合是中國文化的首要價值,亦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中國文化生命的最完善的體現形式。和合文化涵蓋了中國傳統(tǒng)儒家、道家和佛教等思想,擁有豐富的內涵,其發(fā)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和合文化發(fā)展的萌芽期,諸侯爭霸的分裂狀態(tài)為和合文化的產生提供了現實背景;百家爭鳴的思想交鋒為和合文化產生提供了思想淵源?!秶Z·鄭語》中已經有了“和合五教”的論述。五教是指父母兄弟子五種關系,意在通過建立和諧的家庭秩序,使得百姓安身立命??鬃又鲝堃浴叭省焙汀岸Y”建立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秩序,在“存異”的基礎上“求同”,孔子對君子的理解體現了和諧人際關系的價值追求??思簭投Y中包含規(guī)范的社會秩序。在處理社會關系的時候,要在“禮”的基礎上,以“和”為價值標準。老子主張陰陽調和,主張將事物一分為二,指出了陰陽調和的重要性。由于歷史背景的原因,諸子百家在治國觀點上有差異,但各學派都以天下統(tǒng)一,安定和平為理想,對中國后世的文化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秦漢以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發(fā)生融合,以焚書坑儒為標志,和合文化發(fā)展進入發(fā)展的繁盛期。董仲舒對儒學進行了革新,使儒學漸漸地成為影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數千年的文化主流。宋明理學將儒、道、佛三家思想相融合,逐步建立起新的儒學思想體系。在此階段,和合思想占據了中華文化的主流,成為后代思想家的文化自覺,眾多有影響力的學派已經把“和平統(tǒng)一”作為自覺的追求,紛紛探索實現“和平統(tǒng)一”的方法。因此,無論是思想家還是文學家,他們的作品中大都體現了“和合”的精神內核。

      (二)和合文化的內涵

      “和合”在辭海中的解釋為調和、混合和匯合。張立文先生認為和合是指自然、社會、人際、心靈、文明中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沖突、融合,在沖突、融合過程中各元素、要素的優(yōu)質成分和合為新結構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總和??梢姡秃衔幕幕緝群钱愘|體的融合與發(fā)展,雙方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在交互作用中共同發(fā)展。

      和合文化中的部分內容對是千百年來先哲們對國家富強,民族和諧,社會安寧的話語總結。我國是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各民族擁有了其獨具特色的文化與習俗。漢族與少數民族如何融合中實現發(fā)展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少數民族大學生是民族未來發(fā)展的指向標,承擔著維護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推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歷史重任,以和合文化為思想指引,推動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是必要且可行的。

      二 和合文化融入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和合文化為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目標尺度

      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在處理民族事務時,按照“百花齊放”的思路,充分尊重了少數民族的權益。很多少數民族大學生畢業(yè)后選擇投身于家鄉(xiāng)建設,這要求其不僅要有建設家鄉(xiāng)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更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合文化中對于理想世界的追尋,深入回答了我們要建立何種民族關系、培育何種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問題,應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尺度。那就是建立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民族關系,培養(yǎng)擁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政治信仰堅定的民族大學生。

      (二)和合文化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內容淵源

      和合思想是吸納中國儒、釋、道家思想精華而形成的傳統(tǒng)文化體系,內容十分豐富,凝聚了我國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的思想精髓,深刻揭示了“和”的價值維度和方法維度。我國的民族工作需要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理論營養(yǎng),和合文化的價值追尋與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目標相一致,使和合文化內容成為指導民族工作實踐的理論土壤。從少數民族思想政治角度的角度來結構和合文化,包含自然、家國、宗族、人際、個人發(fā)展五個方面,各個方面共同作用,共同構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

      (三)和合文化為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指引

      和合文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融突”觀, 是指統(tǒng)籌各方面的因素,發(fā)現并承認各要素的沖突,通過優(yōu)勢融合的方法實現共同發(fā)展。“融突”觀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指引,要客觀對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理性分析各種文化在大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的作用。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敢于借鑒,挖掘少數民族文化中符合我國國情的優(yōu)秀文化,創(chuàng)新出有利于我國民族發(fā)展的新觀點和新方法。

      三 和合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一)“和順于道”的自然觀

      “道”是我國古代哲學術語,是獨立于人意識之外的宇宙萬物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是我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先引。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認為自然規(guī)律就在人們身邊,闡明了自然規(guī)律的普遍性?!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時,人作為自然界的客觀存在,要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制約。我國古代先哲探尋了人與自然的規(guī)律,認為人應當順應自然,建立了和合文化的唯物主義方向。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有利于認識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實現科學發(fā)展。

      (二)“天下大同”的家國觀

      家國教育能夠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國觀,幫助其樹立同祖國的深厚情感,明確個人與祖國的紐帶關系,有利于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建立對自己祖國、故土、宗族、文化的歸屬感。和合文化中的家國觀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公天下”的家國思想?!按蟮乐幸?,天下為公?!焙秃衔幕瘜⑸鐣母痉▌t歸結為公天下的理想。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只有相互眷愛,和衷共濟,才能夠治理好天下,如果以邪惡的目的相互交往,則必然引發(fā)禍亂??梢?,和合文化中的家國觀是以天下為公為基礎的,君王在治國理政時要順應天道,以和愛、和衷、和生為本,實現國家和諧與發(fā)展。

      第二,“民為本”的國民思想?!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薄胺蛎裾撸f世之本也,不可欺 。”從歷史來看,百姓構成國家的基礎單元,是國家能夠繁盛興旺的根本?!傲x,志以天下為芬,而能利之,不必用,”墨子指引人們以家國利益為重,提倡先天下,后己私。這些思想奠定了我國以公為大的社會倫理基礎,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指引少數民族大學生投身家鄉(xiāng)建設,不畏困難,艱苦奮斗。

      (三) “和而不同”的民族觀

      西方學者認為,民族認同感與國家認同感是一對矛盾,兩者是對立的關系。而和合文化對于民族與家國關系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兩者不再是單純的對立關系,而是對立中有統(tǒng)一的關系。“天下公侯,以天下一國為家,惟萬物為畜,”治理國家的人,應當以普天下為自己的家,使一國之內的各民族和諧共處,最終達到善治的目標。在和合文化中,個人是社會的細胞,民族是國家的單元。少數民族大學生應當明確民族和國家間的關系,多民族的和諧統(tǒng)一時大勢所趨,也符合中華人民根本利益。

      (四) “和為貴”的人際觀

      各民族大學生間的和諧關系是民族和睦的基礎,培養(yǎng)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和諧人際關系是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有子曰: 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眰鹘y(tǒng)儒家文化講求克己復禮,用嚴密的等級制度規(guī)范人與人之間的秩序?!皭廴苏撸撕銗壑?;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認為君子不同于普通人的原因在于內心的理念,強調了人際交往中的基本原則。諸子百家提出的“愛人”的觀點,雖然在對象上存在差異,但都蘊含著我國古代先哲追求平等,尊重他人的思想。

      (五)“厚德載物”的個人發(fā)展觀

      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漢族大學生相比,在多元文化中往往面臨更多的選擇,其看待個人發(fā)展的觀點也影響著其人生的發(fā)展方向。和合文化中就如何完善自身以成為“君子”,我國古代思想家對此做了很多論述,主要包含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要追求寧靜致遠的修養(yǎng)品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洞髮W》中對教育的目標進行了闡述:教育的目標是彰明人所具有的光明德性,進而推己及人,達到人格的完善?!疤煨薪。右宰詮姴幌??!薄暗貏堇ぃ右院竦螺d物?!本討斪非筇斓赖膭倓欧€(wěn)健,亦要遵循地道敦實寬厚的品質?!渡袝分袕娬{“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敝赋鼍赢斢袕V闊的胸懷,能夠寬容他人。我國和合文化中,以擁有君子完善人格為個人的最高追求,在實踐中應當成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指引。

      第二,要樹立和衷共濟的社會擔當?!洞髮W》中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擔當,闡明了個人發(fā)展的階段?!盁o教逸欲,有邦。同寅協(xié)恭和衷哉。政事懋哉懋哉?!备尢崭嬲]禹說,要戒掉淫逸貪欲的作風,君臣協(xié)同,勤于政務,才能夠治理好國家?!拔拿饕越?,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本右朴诰S持內部團結,堅持持中守正之道,才能夠通達天下之志。少數民族大學生要認知自己在家國和民族發(fā)展中的角色,明確自身職責使命,將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相結合。

      和合文化擁有豐富的內容體系,在此不能一一枚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從自然、家國、民族、人際和個人發(fā)展五個方面出發(fā),進一步探索和合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四 和合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教育主體運用“融突”方法加強頂層設計

      “融突”是沖突與融合的范疇,意在承認民族間的差異基礎上,發(fā)掘各民族先進的要素,推動各民族大學生的良性共融。教育主體要明確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與國家安全、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以“融突”的思維方法,完善機制、組織和教學能力建設。

      第一,要健全組織規(guī)劃。一是高校要成立專門的民族思政部門,以百花齊放,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共同發(fā)展為工作原則,專門負責管理民族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合理劃分教育單元。通過各民族老師與學生交叉組班,漢族老師與少數民族老師合作帶班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避免由少數民族教師帶班少數民族大學生班級的現象。

      第二,要完善機制建設。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建立完善的組織領導機制、投入預算機制、評估機制、社會支持機制等。要特別注重建設多民族文化交互機制,科學籌劃活動,合理課堂安排,推動形成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良好氛圍。

      第三,要提升教學能力。身為一線工作者,教師必須要加強對我國民族政策與文化的學習,深入領會“融突”思想的精神內核,不斷提高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學能力。要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觀念,理解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維護國家穩(wěn)定、民族和諧之間的關系,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確保教育活動的有效性。

      (二)教育客體運用“差和”方法處理內部關系

      各大學生共同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使多種文化信仰、多種生活方式交匯在同一時空內。差和方法是指理性對待差異,實現和諧共處的相處之道。教育客體內部的良好關系不僅可以鞏固各民族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也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要引導大學生以“差和”的思維對待差異,形成大學生內部的良好關系。

      第一,加強民族平等觀教育。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睙崆楹每褪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多民族國家中的不同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兄弟,要教育漢族大學生以接納遠方朋友的心態(tài),尊重各民族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并在生活上,學習上給予幫助,構建良好的同胞友誼。

      第二,要打造多民族互動交流平臺。多民族通過互動交流的平臺,可以拉近關系,增進友誼,是提高民族大學生歸屬感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著重加強不同民族大學生之間的交流,開展民族聯誼活動,民族知識競賽,傳統(tǒng)節(jié)日聯歡會等形式的活動,營造平等共處的環(huán)境。

      第三,要發(fā)揚優(yōu)秀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同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亦有有利于民族團結的優(yōu)秀文化,要善于為我所用,敢于借鑒。通過漢族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文化歸屬感。

      (三)以“和處”方法營劃思政教育環(huán)境

      各民族大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共處中學習與生活,由于存在思維方式、生活習俗、價值追尋、成長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會導致各種沖突與競爭。和處方法是指在沖突與競爭必然存在的前提下,通過構造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實現以個人規(guī)范自律為基礎的和諧相處。

      從內部環(huán)境看。一要充分發(fā)揮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功能。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向客體傳遞信息最重要的途徑,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互動,提升課堂教育的實效。二要關注課堂的民族組成。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要重視不同民族的思維模式的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建設有利于知識轉化的課堂環(huán)境。

      從外部環(huán)境看,要加強校園民族文化建設。在少數民族大學生較多的校園,可以建設民族特色的校園基礎設施。 在校園生活中,要注意營造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居住環(huán)境,減少人為造成的民族間的距離感。充分利用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契機,開展文化周活動,推動不同民族大學生之間的雙向認同。通過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校園文化,使大學生形成內部的文化自覺,為思想政治教育隱性助力。

      (四)以“和生”方法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介體

      和生包含“和”與“生”兩層含義,“和合”方能“生生”。意在客觀評價新生事物,研判其與環(huán)境的契合情況,推動舊事物與新事物的融合,實現共同發(fā)展。要充分圍繞上文論述的自然觀、家國觀、民族觀、人際觀和個人發(fā)展觀五個方面,進一步探尋符合時代要求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待新方法、新媒介,要重視批判繼承,能夠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所用的,要大膽嘗試,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介體創(chuàng)新。一是要注重發(fā)揮學生領袖的作用。對待學生組織一方面要加強管理,加強對學生組織領袖的引導,時刻重視學生組織的思想動態(tài),避免出現團體內部的不良亞文化。要注重實效,支持學生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真正將社團活動打造成興趣的孵化地和文化的匯集地。二是要利用好本地的社會教育資源。高校應當立足本土,發(fā)掘一批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民族平等觀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場所,定期帶學生參觀展覽。 三是要注意新興介質的運用,發(fā)揮好微信、微博等受學生歡迎的互聯網媒體的作用。建設一批符合少數民族大學生品味興趣的網絡資源,全方位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育平,吳志杰.中國傳統(tǒng)“和合”文化探源[J].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01):86-91+124.

      [2]劉保昌.中華和合文化生成論[J]. 社會科學研究,1998,(03):82-86.

      [3]張立文. 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與二十一世紀[J]. 學習與探索,1998(02):72-77.

      [4]蔡方鹿.中華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時代意義[J]. 社會科學研究,1997(06):67-74.

      [5]彭劍勇.論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3):26-27.

      [6]馬木提江. 淺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S1):180-181.

      [7]鄧曉琳. 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9):351-353.

      [8]汪應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代大學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創(chuàng)新方向
      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研究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07:40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41:04
      優(yōu)化國有企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52:19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8:09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新媒體視域下少數民族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57:41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扬州市| 泰和县| 当涂县| 宁国市| 康马县| 望谟县| 曲沃县| 临猗县| 南平市| 平阳县| 南汇区| 门头沟区| 塔河县| 法库县| 昭苏县| 蚌埠市| 平乡县| 洛浦县| 山丹县| 高雄市| 永安市| 浮山县| 灯塔市| 洱源县| 梁山县| 乐亭县| 上虞市| 民权县| 县级市| 纳雍县| 赫章县| 平原县| 永修县| 芜湖县| 鄂尔多斯市| 双峰县| 闽清县| 沁阳市| 靖江市| 凤凰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