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典詩詞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與思想精髓,其特點為篇幅短小,語言凝練,意韻豐富。詩詞是最深奧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甚至有學(xué)者認為詩詞是不可譯的。然而詩詞并非不可譯,只是難譯罷了。本文以許淵沖先生的英譯版本為例,主要就形美、意美、音美和意義的對等幾方面,對蘇東坡的經(jīng)典詩詞《蝶戀花·春景》進行英譯探究。
關(guān)鍵詞:詩詞;蘇東坡;英譯;《蝶戀花·春景》
作者簡介:潘藝(1992-),女,漢族,四川眉山人,西華大學(xué)在讀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1-0-01
一.蘇東坡詩詞英譯研究現(xiàn)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唐宋是詩詞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給世代中華兒女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使世界各族人民領(lǐng)略到詩意的中國文化。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他所創(chuàng)作的詩詞為世代中華兒女千古傳誦。然而,其英譯版本卻十分罕見,唯有英譯的個別作品在國外廣泛傳播,而其他不計其數(shù)的經(jīng)典詩詞,英譯研究者甚寡或暫未取得顯著成效。就市場而言,這與當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將關(guān)注焦點轉(zhuǎn)向了電子科技產(chǎn)品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導(dǎo)致包括詩詞在內(nèi)的文學(xué)作品明顯遭受讀者的冷落。此外,由于宣傳力度和時空的局限性,使國外譯者難以獲取蘇東坡的詩詞,對其閱讀和了解也就受到很大限制。
二.《蝶戀花·春景》簡析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正因為一些苦難,人的潛能和斗志才得以激發(fā),在絕境中毅然崛起,涅槃重生。詩詞《蝶戀花·春景》是蘇東坡被貶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時所作,展現(xiàn)了蘇東坡少有的清新婉約的一面。
這首詩詞中“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千百年來世代流傳,婦孺皆知,在當代通常用于寬慰失戀之人的話。實際上,古時候的“芳草”常用來寫憂傷愁情,該詩詞中,詩人借惜春的傷感情懷,表達了遠行在外的失意心境。
三.譯文研究
Red Flowers Fade
Red flowers fade, green apricots appear still small,
When swallows pass
Over blue water that surrounds the garden wall.
Most willow catkins have been blown away, alas!
But there is no place where grows no sweet grass.
Without the wall there is a pass within a swing.
A passer-by
Hears a fair maidens laughter in the garden ring.
The ringing laughter fades to silence by and by;
For the enchantress the enchanted can only sign.
上述譯文摘自許淵沖先生。由于中英文字詞發(fā)音、語法結(jié)構(gòu)、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差異性決定了詩詞英譯的形式對等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詩詞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文學(xué)作品當中最具有美感卻也是最深奧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對于該篇詩詞的翻譯,既能實現(xiàn)原作意義的“重現(xiàn)”,又能展現(xiàn)出相同或類似的意美,音美,形美,堪稱譯作之上品。
意境美:蘇東坡該首詩詞當中運用了擬人、頂真、對照等寫作手法。“blue”這個詞,一語雙關(guān),既表示綠水,也具有“憂傷”的含義,以此創(chuàng)作出與原文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境效果;最后一句“多情卻被無情惱”,譯者巧妙地使用“enchanted”將其譯為對美好女子的迷戀而不得,唯能獨自哀嘆,這不僅符合意義的對等的原則,也具有豐富的意境美。
音韻美:蘇東坡該首詩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押韻,譯作中也有顯著的押韻特點。原詩中,“小-繞,道-笑”隔行押尾韻,譯文中“small-wall, swing-ring”也隔行押尾韻。原詩中第三至五行一韻到底,譯文中三至五行也一韻到底。此外,“with-without”、“enchanter-enchanted”等詞在音韻上與原文產(chǎn)生了類似的藝術(shù)效果,和原文的押韻效果基本一致。
形式美:從形式對等的角度大體來看,譯者在譯文的文本上與原文的羅列一一照應(yīng),句式結(jié)構(gòu)也大致與原文相仿,基本上符合形式對等的原則。
四.小結(jié)
作為詩詞翻譯者,不僅要追求意義的傳達,還要追求意美,音美,和形美,其中意美最為重要,是詩詞翻譯的精髓,而追求形美又能讓詩詞譯作的效果錦上添花。許淵沖先生的詩詞譯作稱得上是詩詞譯作中成功的典范,值得供詩詞翻譯者們細細品讀與借鑒。
參考文獻:
[1劉季春. 揚起創(chuàng)造的風帆——許淵沖學(xué)術(shù)思想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xué),2003年第1期。
[2 ]劉小群.論詩歌翻譯的形美再現(xiàn)[J].武漢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第21卷第2期。
[3]冉永平,何自然. 語用與認知[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4]田惠剛.中國古典詩詞翻譯原則與翻譯批評[J].外語教學(xué),1994年第15卷第1期。
[5]汪潔,張沉香.美學(xué)視角評析《蝶戀花·春景》三中英譯本[J].語言研究,2007年10月。
[6]楊玉英,郭政敏. 英語世界的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譯介研究[J]. 樂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