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英,魏小玲菏澤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電圖室,山東菏澤 274000
精神病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各項意識、動作等出現(xiàn)明顯異常,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該病治療難度極大,需要長期的服用抗精神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抗精神類藥物會極大的影響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因此長期的服用抗精神類藥物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心臟不良反應或者藥物性肌炎[1],甚至心臟驟停、猝死等嚴重后果,且同時會出現(xiàn)各種心電圖異常[2]。氯丙嗪、氯氮平等非典型藥物是臨床常用的抗精神類藥物,具有較好臨床療效,但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會引發(fā)嚴重的心臟不良反應,因此進行心電監(jiān)測具有重要價值[3]。該研究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心電圖改變,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均為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3]。將患者根據(jù)服用藥物不同隨機分為3組,利培酮組、氯丙嗪組、氯氮平組名30例,病程均3個月~3年,平均(1.61±0.21)年,利培酮組男性 13 例,女性 17 例,年齡40~65 歲,平均(52.39±3.95)歲;氯丙嗪組男性 12 例,女性 18 例,年齡 41~66 歲,平均(51.57±3.87)歲;氯氮平組男性 14 例,女性 16 例,年齡 39~65 歲,平均(52.67±3.87)歲;3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利培酮組患者給予維思通利培酮片(國藥準字:H20010309,規(guī)格型號:2 mg×20 片)4~6 mg 口服,1次/d;氯丙嗪組患者給予鹽酸氯丙嗪 (國藥準字:H12020222,規(guī)格型號:25 mg)25~50 mg/次,口服,2~3次/d;氯氮平組患者給予氯氮平片 (國藥準字:H22022677,規(guī)格型號:25 mg)口服治療,200~400 mg/d。記錄患者用藥前與用藥后2、4、8周的心電圖。
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療效比較采取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該組研究90例對象均進行3例次心電圖檢查,3組患者共270例次,共異常99例次(36.67%),氯氮平組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56.67%)顯著高于利培酮組(13.33%)和氯丙嗪組(40.00%),氯丙嗪組心電圖導演發(fā)生率(40.00)%顯著高于利培酮組(1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1.282 5、5.563 9、18.187 1,P<0.05)。 見表 1。
表1 3組患者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對比[n(%)]
利培酮組、氯丙嗪組、氯氮平組竇性心動過速在異常心電圖類型中占比分別為 41.67%(5/12)、66.67%(24/36)、70.59%(36/51), 氯丙嗪組與氯氮平組心動過速在異常心電圖類型中占比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6 9,P>0.05);氯丙嗪組與氯氮平組心動過速在異常心電圖類型中占比均顯著高于利培酮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10.660 7、12.587 6,P<0.05)。利培酮組、氯丙嗪組、氯氮平組ST-T改變在異常心電圖類型中占比分別為41.67%(5/12)、22.22%(8/36)、15.69%(8/51)。 治療后,利培酮組竇性心動過速出現(xiàn)5例,占比5.56%,氯丙嗪組出現(xiàn)24例占比26.67%,氯氮平組出現(xiàn)36例占比40.00%,具體見表2。
表2 3組治療后心電圖異常類型分析[n(%)]
研究顯示,抗精神病藥物不管是治療劑量,還是維持劑量,都有可能引起心電圖異常[4]。抗精神藥物的中樞作用會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臟,腎上腺能阻斷作用,藥物對血鉀的影響及變應性心臟損傷[5]。該組研究顯示,心電圖異常發(fā)生率為36.67%(99/270),表明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很容易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竇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率為24.07%(65/270),在心電圖異常類型中占比最高,原因為抗精神病藥物α1受體阻斷和抗膽堿能作用,導致竇性心動過速,氯氮平是苯二氮卓類抗精神病藥,具有很強的抗α1受體作用和抗膽堿能作用[6],所以3組中,氯氮平組竇性心動過速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利培酮組和氯丙嗪組(P<0.05)。ST-T改變總發(fā)生率為7.78%(21/270),原因有以下幾點:①抗精神病藥物具有拮抗乙酰膽堿受體作用,抑制迷走神經(jīng),興奮交感神經(jīng)功能,加快患者的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心肌缺血性改變[7];②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有奎尼丁樣作用,奎尼丁能抑制心肌細胞離子通道,調(diào)節(jié)心律,降低心臟傳導率,提高心室興奮性,表現(xiàn)為T波改變,ST段壓低,QT間期延長,嚴重會導致室性快速心律[8];③心肌復極化障礙導致鎂、鉀離子改變可能導致心肌復極化異常。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定期檢查心電圖,可及時發(fā)現(xiàn)心電圖改變,便于及時預防。
綜上所述,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心電圖改變的發(fā)生率較高,需要定期檢查患者心電圖情況,合理調(diào)整藥物應用劑量,及時預防。
[1]李均林,游志毅,謝彬,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應用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7,36(25):145-147.
[2]張珉.比較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QTc間期的影響[J].現(xiàn)代電生理學雜志,2017,24(2):98-101.
[3]張德倫,呂蘭,姚鵬,等.183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7,14(2):109-112.
[4]魏素華,李金桂.住院精神病人猝死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186-187.
[5]雷麗軒.試論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對其心電圖表現(xiàn)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5):98-99.
[6]郭世錦.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及心肌酶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7):110,112.
[7]張瑞林,閆冬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榮軍患者心電圖的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8):21-23.
[8]王月惠.對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所致心電圖改變的觀察及護理 [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17):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