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風和日麗的日子,如果你在吉林松花江畔閑逛,會被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吸引:草地上,碩大的滑翔傘攤開著,紅艷耀眼;滑翔傘的一端,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人全身戶外裝扮,精神矍鑠。只見她動作嫻熟地牽引傘繩,迎著風小步快跑,傘翼兜滿風在她身后飄起,好像神奇的翅膀。她兩腿收起,滑翔傘帶著她像一只大鳥一樣忽忽悠悠地飛向遠處。圍觀者贊嘆不已:“這老太太,可真棒!”
這位老人叫李佳新,今年69歲。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動力滑翔傘結緣,從此一發(fā)不可收。她愛上了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的感覺,從此成為國內滑翔圈年齡最大的女“飛人”。
退休前,李佳新在當地一家塑料廠上班,過著跟大多數人一樣波瀾不驚的生活。2003年夏天,55歲的李佳新退休了。那時她老伴去世不久,唯一的女兒又去了外地工作,告別忙忙碌碌的生活狀態(tài),一下子閑下來,她有些無所適從。一個人蝸居在7樓的兩居室里,沒個知心人說話解悶,吃飯也不覺得香,她常常一整天都不愿意下樓。
得知這種情況后,原先跟她在一個廠上班的老姐妹們很擔心,于是周末一起來到她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邀請她參加騎友會。一向喜歡運動的李佳新很快買了輛二手車,成為騎友會的活躍分子。她們或在市區(qū)來場說走就走的微旅行,或沿松花江往返騎行上百公里,欣賞沿路風光,同時愉快地分享各自的故事。
仿佛無意間啟動了某個程序,此后,李佳新又相繼迷上了冬泳、漂流等等。看到別人滑翔時,她還站在那里,兩只腳像被釘在了地上似的怎么都挪不動。見她這樣癡迷,有人熱心地遞給她一張滑翔傘教練的名片。
拿著名片,李佳新騎上自行車就去找教練楊寶全。楊寶全讓她背上20多斤重的動力傘包試跳,她腳步穩(wěn)健,連跳了幾十下。就這樣,李佳新成了楊教練年齡最大的學員。
練習滑翔傘,需要先配齊裝備。李佳新打聽到,一套新的動力滑翔傘需要5萬來塊錢。她每月退休金1209元,盡管平時吃穿簡單,也沒有攢下多少錢。于是她上網查看二手滑翔傘的信息,花了近3萬元,終于把滑翔傘買回了家。這套滑翔傘是大紅色的,兜風而起時,仿佛一團燃燒的火焰,李佳新興奮地給它取名“大紅”。
“大紅”買回來后,李佳新就開始跟著教練練習“斗傘”。剛開始,她找不到傘感和風感,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傘翼像揉皺的一團紙,剛剛飄起又耷拉下來,落到地上。雖然吃了不少苦頭,但她從沒想過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李佳新終于能輕松自如地操控傘繩了。她深有感觸地說:“‘斗傘看上去簡單,其實里面學問挺大。說是‘斗,卻不能與它為敵。只有把傘當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人傘合一了,才算真的掌握了要領。”
正式滑翔前,先要練習滑行。這時,要把發(fā)動機和螺旋槳等近50斤重的設備背在身上,至少跑50步,傘翼才能完全張開。傘翼兜了風以后變得更重,要拖著傘翼飛跑起來,才能做到低空滑行。李佳新畢竟已是60歲的人了,速度和體力都不能跟年輕人比,一開始因為速度不夠,總是無法達到滑翔要求。李佳新就充分休息后,開始再一次練習。
終于,在隊友的幫助下,李佳新順利完成了“斗傘”。在楊教練的指導下,李佳新奮力助跑,借助發(fā)動機的推力和傘的升力,雙腳離開地面,緩緩滑向了藍天,地面響起一片歡呼。李佳新開心地笑了。她欣賞著如畫的美景,享受著御風而行的愜意,飛行8分鐘后安全降落。
從買回滑翔傘到第一次滑翔成功,李佳新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這期間反復練習的辛苦、親人的不理解、周圍人的議論,在她像鳥兒一樣飛在幾百米的空中時,一下子都煙消云散了。她說:“一開始有一點兒緊張和害怕,但很快就覺得渾身放松,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好感覺,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了自己和藍天。”
這次成功起飛給了李佳新信心,她開始經常跟著傘友們四處滑翔。在碧藍的天空,紅艷耀眼的“大紅”成了她的獨有標志。
對李佳新來說,滑翔似乎有著一種無法抵擋的魔力。從高處看世界,江河、山丘、田野、廣場,云淡風輕,歲月靜好。
由于年齡大了,李佳新不能考取滑翔傘飛行證,不能參加比賽,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她對滑翔傘的熱愛和對飛翔的渴望。她說,至少她可以鍛煉身體。拉拉傘,跑一跑,舒展筋骨,覺得渾身輕松,心情也好。
妹妹擔心地勸她:“年齡大了,要愛惜自己,不要再做這樣冒險的事情了?!彼f:“其實我非常注意安全,只要沒有把握就不會飛?!?/p>
當然,李佳新也經歷過驚險的時刻。滑翔傘操控過程中,技術占三分,判斷占七分,滑翔者對天氣、風力和氣流等得要有正確的判斷。當風力不穩(wěn)定、風向不固定時,滑翔傘的控制難度就比較大。有一回風力較小,起飛之后,李佳新出現了操作失誤,著急之下又沒有聽清教練的指令,結果飛起后不久就落進了莊稼地,弄了一身泥。李佳新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休息后,等風來了再次起飛,這次動作利落,降落漂亮,她露出了孩子一般開心的笑容。
8年過去了,陪伴李佳新一路走來的“大紅”傘齡過長,并且有了破損,已不適合繼續(xù)使用。李佳新明白這一點,但想到每月不多的退休金,就又打消了換新傘的念頭。2016年年底,57名滑翔傘比賽選手現場捐助了2.28萬元,店家又優(yōu)惠了1萬多元,讓李佳新?lián)Q了一套新的滑翔傘。對于這樣做的原因,發(fā)起者是這樣說的:“是緣于敬佩。因為有她在,滑翔傘的世界才多了一份傳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