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貢王府的井

      2018-06-26 04:52韓偉林
      民族文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諾爾王府

      韓偉林,又名布魯,蒙古族,生于內(nèi)蒙古庫倫旗。在邊防軍營服役23年,現(xiàn)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社科聯(lián)社科普及部副部長。1995年開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神劍》《中國邊防警察》及《人民日報》《人民公安報》副刊等,著有《黑棋子 白棋子》《畫中故鄉(xiāng)》《心想的邊界》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學員。

      進得王府,抬頭看到的是府門上的門匾,由左至右以蒙古、滿、漢文分別上書“喀喇沁親王府”,兩扇紫紅色大門釘有縱九橫七計六十三顆門釘,這是清代親王等級的象征。新的時代,不再有過去的威儀和繁文縟節(jié),購了票,正如大門外引導牌上寫的那樣,每一位衣冠整潔者都可以進去。規(guī)定暖人,誰又不是含著敬意而來的呢?殿堂屋宇間穿梭,觀看舊物,觀賞勃勃萌發(fā)的新草舊樹,歷史的現(xiàn)場,于我過于盛大,其實我只是奔著一眼古井而來。朋友說,別看不起眼,有看頭。

      喀喇沁親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右翼旗王爺在此襲政,而以最后一任王爺貢桑諾爾布聞名。想來再偉大的建筑,如果沒有與之相伴的著名人物終究會是落寞的。蒙古喀喇沁部歷史上一直游牧而生,居無定所,三次遷移,最先是在大寧一帶駐牧,后來才有了現(xiàn)在這一固定的府第。很多人初次來此觀瞻為的是看看貢桑諾爾布的時代和他的生活,感受慢時代的一切豐富,但貢桑諾爾布之于后世的意義,還真不限于這一北靠柏山,南臨錫伯河,內(nèi)蒙古地區(qū)現(xiàn)存年代悠久、等級最高的宏大建筑群,整個近代漠南蒙古的發(fā)展都與這個名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清朝為了完全征服蒙古,一則要很好地依靠守衛(wèi)廣闊之地的威武力量,再則“分建以分其力,崇釋以制其生”的政策如凋葉之下的細流,也要放任漫溢,四分五裂的漠南、漠北及漠西蒙古諸部,被劃分成百十來個旗及若干個盟,統(tǒng)統(tǒng)加以王封,互不統(tǒng)屬,互相不能走動,且蒙古族人不能參加應試科舉,不能學習漢文和漢族交往,這樣的禁令多到不能枚舉,是為“分其力”?!俺玑尅本褪墙ǜ嗟膹R,推廣喇嘛教,強令蒙古家庭充當喇嘛,三丁抽一或戶出一丁。清末內(nèi)蒙古有寺廟一千六百多座,喇嘛大約有十萬之眾,十個男人中差不多四個是紅袍飄飄的喇嘛,人口談何增長,“制其生”非常成功。當然,歷任喀喇沁王爺不會感覺多少不快,作為成吉思汗開國功臣“四狗”之一者勒蔑的后裔,自第十四世蘇布地在天聰二年(1628年)歸附后金,成為喀喇沁部第一任首領始,清廷“北不斷親”多次把公主下嫁過來,喀喇沁部三百余年保有了一貫的權勢和榮華富貴。《清史稿·藩部傳一》記載:“喀喇沁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師七百六十里。東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東土默特及敖漢,西察哈爾正藍旗牧廠,南盛京邊墻,北翁牛特?!逼渲锌哂乙砥熳顬檫|闊。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這一年二十七歲的貢桑諾爾布被清廷冊封為喀喇沁右翼旗札薩克多羅杜棱郡王,人們開始習慣稱他為貢王。貢桑諾爾布承襲王位后,做的頭一件大事就是革除父親時代的舊制,停用其父耗費巨資修建的戲樓,停止歌舞娛樂,將戲班弟子和府內(nèi)二十歲以上的婢女遣送回家,使他們得到自由。改稅收為定額制,減輕屬民負擔,廢除跪拜禮,提倡鞠躬禮。鼓勵新式結婚,凡按新禮者,他特地在紅紙上題“文明結婚”幾個大字,差人送去以示慶賀和提倡。據(jù)說管旗副章京海山是勸說貢桑諾爾布實行新政的倡導者之一,想必正合王意,風未到,貢桑諾爾布已經(jīng)感知到了遠處的徐徐悸動。

      喀喇沁親王府,人們習慣稱之為貢王府,南北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為大堂、二堂、回事廳、議事廳和承慶樓,每座正堂兩側(cè)各有配房,五進院落均有東西廂房。百聞不如一見,蒼松古柏,幽雅恬靜,對于初到的人,真可以用眼花繚亂來形容了。轉(zhuǎn)身又一想,當今的人們什么沒有聽過見過,這些還真不算什么新鮮,貢王府有銀安殿,北京故宮還有皇帝的金鑾殿,更高大威嚴,建筑的魅力從來依附于人,知名建筑背后必然有故事有文化,否則看它何用,無非一堆碼放整齊的漂亮磚石而已。大家絡繹不絕地來到貢王府,來到中國清代蒙古王爺博物館,也就是喀喇沁親王府博物館,更多的是奔著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貢桑諾爾布而來。他,何以在茫茫暮色中的看到民族的危亡,何以就能夠站在高處振臂一呼?這一話題好大,本是作為游客的我無法承受之重,但是走進去,又由不得不去想。

      很多人說,貢桑諾爾布最重要的貢獻是興辦學校和辦實業(yè),有貢桑諾爾布給清廷的奏折,有學堂的課程表、成績單,還有保留下來的學生畢業(yè)證書為證。初始,我在院中本聆聽到了舊日的聲音,日子斑駁,百靈低鳴孩童歡笑,匆匆的是下人的腳步,王爺和福晉在悠悠踱步。一閃,進了他的居室竹友齋,卻是另一番景象。貢桑諾爾布身著莊重華麗朝服或總裁威武行頭,面目和善、若有所思的照片懸掛當中,有貢桑諾爾布夫婦與一身和服的日本教師河原操子、鳥居龍藏的照片,有他創(chuàng)辦的三個學堂師生們的合影。梳著長辮子的學生在國外的海灘嬉戲玩耍,想想真是一幅有意思的留影,塞外牧村的窮孩子,在外面的廣闊天地快樂地吸納陽光雨露,高聲歡歌,與世界相擁,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那是吶喊,勁風,也是靈光。

      王府曾經(jīng)執(zhí)行公務作為居室的房屋大多成了陳列室,展示著一個個貢桑諾爾布時期的文物,印信,公案,床榻,櫥柜,刀劍,鎧甲,馬鐙,頭盔,箭弩,火槍,桌椅,車轎,壺杯茶具,古玩書畫,佛教法器,這些原物說來原本都已散失,王府作為舊時代的腐朽之物荒廢日久,待到重新修繕,人們才從公家單位和平常人家征集了一些舊物,有貢桑諾爾布整理出版的他父親的詩集,有他為王府圖書館購置的《古今圖書集成》《佩文韻府》等大部頭藏書,有他的手書詩稿影印件,最珍貴的當屬兩方碩大的壽山石篆字印章“世守漠南”“喀喇沁王之寶”,是乾隆皇帝的御賜之物。也有天南海北仰慕貢桑諾爾布的人主動捐獻過來的,當然展示的大多不是什么稀奇之物,貴重的當年都被貢王變賣用于辦學之需。這些有過溫度的物品,貢桑諾爾布把玩過走過神,但最終被遺忘舍棄于一邊,他憋著一股勁,蒙古民族想要生存,非要興辦學校,培養(yǎng)有作為的青年,趕上時代腳步不可。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貢桑諾爾布上書清廷“要求訓練新軍”,清廷批復“就現(xiàn)有兵力,進行訓練”。第二年,通過清廷的大紅人、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袁世凱介紹,貢桑諾爾布聘請到了原保定武備學堂畢業(yè)生周春芳為教官,他們同乘一輛馬車從北京回到喀喇沁右翼旗,選拔青年對王府衛(wèi)兵進行整編,北洋新軍的教范和操典確實大不一樣,后來這支新軍在保衛(wèi)治安、剿滅土匪的行動中打出了威風。王府在多年前還有從征之役,但自親王僧格林沁領蒙古箭丁抗擊英法聯(lián)軍于大沽、天津,次年在山東曹州被捻軍圍殲始,清政府的軍權漸次由湘、淮軍曾國藩、李鴻章統(tǒng)領,湘、淮軍擴充士兵僅在內(nèi)地,蒙古各旗也就再無從征之舉了??哂乙砥爝€算不棄舊習,每年在春天到來之時或秋后,王府上下總會熱熱鬧鬧,那是他們在做行圍采獵的準備,含有不忘記從前的軍征武備的意思。王旗駐地西伯格川,俗稱東圍場,與木蘭圍場緊相毗鄰,山峻林密,野獸時常出沒,虎、豹、熊、狼、野豬特別多,尤其老虎兇猛非常,時常傷人傷斃牲畜,所以在喀喇沁右翼旗還保留有虎圍官制,這是由當年乾隆到木蘭圍場圍獵之時,喀喇沁右翼旗奉旨領受六十桿虎槍,管理三旗虎槍營事務保留下來的遺風?;霭l(fā)前,由王府家廟的喇嘛念經(jīng)大壯聲勢。一次,尋蹤隊牽著一只大肥狗上山,人員全部撤下山,拴在大樹上的狗號叫不止,正好引得老虎過去撕咬吃凈,第二天待老虎在附近吃飽酣睡之際,尋蹤隊根據(jù)點點桃花虎跡,立即報告王爺準確地點,圍獵者如冒險探敵,彼此互通暗號,各加警戒,戰(zhàn)戰(zhàn)兢兢圍堵過去,看到虎先看毛色再分辨雌雄,雌的性柔而狡猾,不易制服,雄的性剛猛而氣大,卻是容易捕獲。驚動的老虎咆哮躍起,虎圍隊員早已將槍之柄端插入地面,右腳踏住,左腳向前弓起,兩手緊握槍柄,槍頭向前等候,借老虎落下之勢,將槍頭遞入虎口,槍頭正好從其舌根刺入腦間,此時要其前爪不能著地,防備兩只前爪相拍,一拍則槍柄斷裂,前爪落地不知要傷害多少人,說時遲那里快,槍頭入虎口之際,兩旁的炮手立即開槍擊斃老虎。之后大喊:汗山之主賜予無疆。這是古語,也是流傳下來的習俗。在貢王府還有當年碩果僅存的花斑虎皮一張,可作為久遠消逝之物的一番回味。

      貢桑諾爾布醞釀日久的大事開始了?!皡f(xié)助國家使民眾習文習武”,是其美好的初衷,1902年歲尾,王府西側(cè)的一座院落修繕一新作為校舍,準備已久的學堂開學了。開學典禮隆重熱烈,貢桑諾爾布站起來激動地說:“我身為王爵,位極人臣,養(yǎng)尊處優(yōu),可以說沒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可是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高興,因為我親眼看到我的旗民子弟入了學堂,受到教育,將來每個人都會擔負起恢復成吉思汗偉業(yè)的責任?!敝螽攬鰧懥恕俺缥纳形錈o非賴爾多士,正風移俗是所望于群公”的楹聯(lián)懸掛在學堂正廳的明柱,“崇正學堂”由此得名。第一批學生由原來官員們的子弟十數(shù)人和王府青年隨員組成,加上王府的義學并入。旗民還在懵懂,不解貢王的良苦用心,不知送孩子上學有什么用處。新式學堂開起來了,辦得頗費周折,在貢王的想象里這還遠遠不夠,他想去外面看看。日本只是一個東海島國,數(shù)十年間比大清國這樣一個大國還要強盛,和西方列強并駕齊驅(qū),他早就想去看個究竟,于是這位勇敢的王爺帶著隨員秘密輪渡到了日本,他覺得冒險是值得的。日本的維新政治、振興教育、發(fā)展工業(yè)、充實軍備等等許多方面都是可以拿來效仿的。朝廷的大事他無能為力,旗政他還是說了算的?;氐狡靸?nèi),他馬上召集官員討論增設軍事學堂、女子學堂的議案,公布訓令。他的心情是急迫的,“仰全旗民眾,善體此意,務將學齡幼女以及同等文化水平之青年,限期送至本札薩克衙門,以便分別送入女子及軍事學堂學習為要。毋負本王之滿腔熱忱。”軍事訓練的動靜大,他將守正武學堂設在了遠一些的王府西大溝門舊邸,當年清廷官辦的《東方雜志》詳盡地作了報道:“……又自京城領到曼里夏新槍五百桿及藥彈、操衣、皮靴、皮帶、藥囊、書籍、地圖、儀器等件,運至府第。另有蒙古抽選少壯子弟五百人,亦由該堂中日教習授以日本操法。”從這些報道可知,聘請日本教師,操演軍事并非什么秘密之舉。此時,請來的日本河原操子教師和當朝狀元的女兒徐小姐二人也到了王府,她們將成為蒙古族最早的女子教育——毓正女學堂的教習,而校務由貢桑諾爾布的福晉親自主持。為了發(fā)動女童入學,王府內(nèi)的侍女、官員的女兒、王妹蘭珍都被招收入學,以示垂范。貢王下令招募學齡兒童,還是不見有多少人送來孩子入學,人們嚇破了膽,誤會美意,他的耳邊嗡嗡作響的還是一些聽起來幼稚好笑的謠傳,說什么“學堂和天主教堂沒有什么區(qū)別”,“王爺去日本借用債款無法償還,要送童男童女五百人去日本還債,去則挖目剖心,用做照相材料”等等,于是人心惶惶,東南半邊旗民一時蠢蠢欲動,倒房賣地,欲向北逃跑避禍,貢王聽了沒有生氣反倒篤定了主意。麻木是一種重疾,現(xiàn)在已到了必須醫(yī)治的地步。他差人開導并禁止旗民走出旗境,卻只聽得柴門外的狗叫個不停,無果,派員去通往北部的要道攔阻,追回八百余戶,而由其他道路逃出去的五百余戶沒有能夠追回來。造謠生事受到極大損失的還是無知的旗民,出走者失家喪產(chǎn)流落他鄉(xiāng),被追回來的,房屋已經(jīng)典當,無家可歸。貢桑諾爾布手書一道令:“今后對于送來學生的人戶,免去戶稅,并且在他家門首懸掛解除賦役的特許木牌,以資獎勵?!边@樣,封閉的人心才漸漸敞亮,小小的長衫馬褂破衣裳們陸續(xù)坐到了完全免費的新式學堂,北京城新式師范畢業(yè)的教員等著他們,校長貢桑諾爾布和福晉微笑著等著他們。各色人等聚到一起鬧出了不少笑話,就說授課,開始河原操子說的日語由大福晉及福晉用漢話譯成蒙古語,所幸河原教習很快掌握了漢語,以后很少在翻譯上耽擱太多時間。所以但凡從這里畢業(yè)的學生,蒙古、漢、日語都是樣樣精通的。

      崇正學堂、守正武學堂和毓正女學堂,貢王創(chuàng)辦的三個學堂開啟蒙古民族教育之先河,就像濁世里難得的一眼深井,打撈出來的是人們被滋潤了的心田。當年,皇帝收到奏報亦深為嘉許,御書“牖迪蒙疆”“壺教暢明”匾額不遠千里被一一迎送而來,高高掛在了學堂之上。貢桑諾爾布這位有膽有識的王爺,可以說與漠南蒙古特別是東蒙古的近代化深深聯(lián)系在了一起。清代的內(nèi)蒙古地區(qū),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地方行政區(qū)劃,而是各盟旗分受北部和東北邊疆的五六個將軍都統(tǒng)兼轄統(tǒng)攝,實行的是蒙、漢分割統(tǒng)治政策,“民國”建立后內(nèi)蒙古盟旗向分屬各?。ㄌ貏e區(qū))直接管轄過渡,而以旗為單位的分立隔絕狀況并無多少改變。在種種困境交織下做事,難度真是非常人所能夠想到。

      王府看了近半,有了一些對過去歷史的回味。老井深深,修繕一新的敗落古屋,山川秀水,好像讓當下里麻木日久的心,稍稍有了一點安放。

      貢桑諾爾布,字樂亭,號夔盦,姓烏梁海氏,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日后成就大事,皆因他有一位給予他良好教育的父親??哂乙砥斓谑卧_克、第十一世王、親王銜郡王旺都特那木濟勒,字衡齋,號如許主人。這位王爺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yǎng),擅長書法、繪畫,喜歡吟詩,著有《如許齋集》,書法和所繪蘭竹花卉都有存世。其人在兒子六歲那年,從山東請了名儒丁錦堂教孝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百家訓等各種漢文古籍,使得貢桑諾爾布詩詞文賦書畫無不精通,又請喀喇沁中旗的伊慶賢教蒙、滿兩種文字,請西藏喇嘛教藏文經(jīng)卷,聘河北的武術家馬雪樵教以軍事、騎射和拳腳功夫,使得貢桑諾爾布未及弱冠就已經(jīng)在學問、品德和體魄上受到了較好的鍛煉。旺王位高權重,深得皇帝寵信,教育公子更是堪為模范。然而傳說中的他以對下人施加血腥酷刑為樂事,是一位名聲很壞的王爺。這好像是矛盾,然而人性就是如此的復雜。聯(lián)想當年喀喇沁右翼旗以及東蒙古所處的險惡之境,好像會對旺王的變化無常有些別樣的體會。清廷的凋敝垂死之狀自不待說,金丹道暴亂突起于朝陽府屬的敖漢、土默特交界的大黑山地方,屠殺肆虐,遍地悲涕號哭,當年的見證者稱為蒙古二百年來未有之慘禍,然而蒙古各旗武備早已廢弛,兵沒有一員,每十年由盟長報理藩部發(fā)下來的軍械還是古代社會的物品,計有弓箭、撒袋、綿甲、竹槍、單刀、鐵炮、火繩、鉛子,并且都有定額。幾桿洋槍,是王府自備之物。旺王急報熱河都統(tǒng)派兵拿賊不果,此時四方匪亂蜂起,喀喇沁右旗王府除了收容難民,能做的就是派人購買市面上沒有多少的火藥、鉛鐵,日日請喇嘛念經(jīng)消災,堵塞要隘晝夜防范,王府衛(wèi)隊招募難民編隊前往迎敵消滅了一些匪徒,才得以避過絕境?!冻柨h志》說,僅“朝(陽)、建(昌)兩縣蒙漢人死者約十萬有奇”。

      從回事處往東一拐就到了東次配房,上掛“尹湛納希文學館”的牌子,這里似乎藏著不少故事?!澳仙窆P”尹湛納希和喀喇沁右翼旗王府有太多的淵源,剪不斷理還亂。其父旺欽巴拉是卓索圖盟土默特右翼旗的武協(xié)理,鴉片戰(zhàn)爭期間,于1841年奉命率卓索圖盟五旗官兵鎮(zhèn)守寧遠城,防御英軍有功,受到道光皇帝嘉獎,曾撰歷史小說《青史演義》至第八回。母親滿優(yōu)什卡就是當時這座深院的格格,喀喇沁右翼旗札薩克郡王布呢雅巴拉的女兒,少年尹湛納希在外祖父家度過許多美好歲月。那是在1845年,九歲的尹湛納希跟著父母到皇城僧格林沁王府,當時他舅舅色伯克多爾濟與夫人帶著九歲的二女兒紫蘭、七歲的三女兒紫檀,還有兩歲的長子旺都特納木濟勒也來到僧王府,大人們看到孩子們在一起親密無間,就一起商定將色王的二女兒紫蘭與僧王的兒子伯顏訥漠祜、色王的三女兒紫檀與尹湛納希訂下親事。這可謂門當戶對,親上加親。以后十余年,尹湛納希經(jīng)常往來于忠信府與喀喇沁王府,他放不下喀喇沁王府的藏書,還有水汪汪望著他的紫檀。1856年,在他二十歲時,剛剛十八歲、與他一起讀書、玩耍、兩情相悅的紫檀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在尹湛納希心中留下難以平復的傷痛,仕途已無意義,他已經(jīng)心死,孤燈一盞靜靜寫作吧,或許可以抵近那無盡的哀愁和美麗。許多年過后,他未婚妻的弟弟亦是表弟旺都特納木濟勒王爺寫下《懷朝陽潤亭》的詩:“朝邑潤亭蓋世才,遨游四海自徘徊。而今何事雄心息,唯有孤燈照素梅?!焙孟袷窃跒樗锵?。文學家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也是廣闊的,尹湛納希常常托腮妄想,甚至是癲狂,他已經(jīng)分不清哪些是他的想象,哪些是在喀喇沁王府經(jīng)歷的愛情和苦痛,他留下這樣一句話:“假如不能使人感動,那何必動筆呢!”他寫下長篇小說《月鵑》《紅云淚》,尤以《青史演義》《一層樓》和《泣紅亭》而聞名。《青史演義》是蒙古族文學史上第一部歷史小說,寫的是成吉思汗率諸將領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英雄業(yè)績。尹湛納希喜讀《紅樓夢》,他的長篇小說《一層樓》《泣紅亭》有著《紅樓夢》的影子,表現(xiàn)的是清末蒙古地區(qū)的社會現(xiàn)實,純真的愛情、王府的內(nèi)幕、民眾的疾苦都有真切的反映,在尹湛納希的筆下封建制度行將崩潰,這是極為深刻的。最終他倒在了這個小說一樣離亂的現(xiàn)實情節(jié)里,光緒十七年十月(1891年11月),忠信府在金丹道暴亂中遭到焚掠,家產(chǎn)被搶光,書稿散失大半,尹湛納希和家人逃到錦州,次年的正月里病逝于安身避難的藥王廟。

      原路再返,那是回事處的西次配房,里面展示的也是與貢桑諾爾布有著密切關系的著名人物,現(xiàn)代中國蒙古文鉛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家、出版家、教育家、翻譯家特睦格圖(漢名汪睿昌)的生平事跡。特睦格圖出生于平民家庭,從小聰明好學,得到貢王的賞識被收為義子,不久又被一金姓大戶引到家中,陪伴其女兒金淑貞讀家塾,貢王給予了特睦格圖很好的教育機會,先送進崇正學堂讀書,之后派到北京東省鐵路俄文學堂學習俄文,后又和其他同學一起到天津的北洋工廠學習織布、染色、制造蠟燭等技術,1906年初選派赴日本留學學習軍事和醫(yī)學,期間與毓正女學堂留日的少年伙伴金淑貞喜結連理,回旗后行醫(yī)。1914年,他受義父貢桑諾爾布邀請到了北京,在民國政府蒙藏院任職,他痛感蒙古文書籍出版技術之落后,世面只有少量的木版和石版印刷的蒙古文書籍流傳,嚴重制約了民族文化教育的發(fā)展,決心攻克蒙古文鉛字印刷術這一難關,在義父的支持下,經(jīng)過八年的艱苦探索,終于在1922年冬天成功創(chuàng)造了蒙古文鉛字印刷術,接著他又先后創(chuàng)造了滿文和藏文鉛字印刷術,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三項重大發(fā)明。后來他被任命為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常任編審兼科長。1934年被日偽脅迫到內(nèi)蒙古東部的王爺廟,擔任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蒙文教授,1939年一次感冒被日本校醫(yī)治療后突然離世,終年五十一歲。“特睦格圖印刷館”珍藏了他的業(yè)績,以及一代英杰未竟的命運。想來,東西次配房展示的兩個著名人物的遭際何其相似,令人唏噓不已。

      進到王府的第三進院坐下歇息,伸伸腰捶捶腿,頭頂?shù)年帥鍪峭α⒌母叽笊?,枝葉繁茂共四棵,這是勃勃生長的記存,從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一點點遮蔽過來,擴大到如今的好大一片。那時的貢桑諾爾布除了辦學堂拼了老本,興辦實業(yè)也是闖勁十足,從浙江購買的三萬株桑樹苗,先運到上海,又用輪船運到天津,從天津用火車運到北京,然后再用騾馬車運回喀喇沁右翼旗,在王府后花園和福會寺前專門空出百畝地,把桑樹苗交給老百姓種植,還請人教他們怎么把蠶蟲吐出來的東西變成光亮柔軟的絲綢。貢桑諾爾布出訪日本考察在大阪舉行的工業(yè)博覽會,所見所聞令他深感中國的落后,對民族地區(qū)粗放的經(jīng)濟深為憂慮。后來他派崇正學堂四名學生前往天津北洋實習工廠學習織布、染色等技術,在王府東坯場子村設立了一個綜合工廠,請他們做技術員,并招收青年旗民為學徒工,自己多次親臨查看。后來,貢桑諾爾布又從天津高薪聘請了一位織地毯的老師傅傳授技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廠收到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生產(chǎn)的洋布、洋蠟、洋胰子、地毯等日用品小量投放市場,其絲織品銷往俄羅斯,接著開金礦,創(chuàng)建警察局。為了及時接收和傳遞信息,貢桑諾爾布派人專程赴圍場縣接洽,雙方協(xié)議,由王府出資架設從喀喇沁右翼旗到圍場縣衙所在地克勒溝的九十里地的有線電報線路,王府設電報收理處。屆時,喀喇沁人就可以把電報從王府拍發(fā)至全國各地。為了保證工程質(zhì)量和工期,貢桑諾爾布親自督工,砍伐樹木,埋置電桿,架設電線,很快,一個頗具現(xiàn)代通訊速度的對外聯(lián)系窗口便建立了起來。周邊旗民不知,紛紛盯著空中長長的鐵絲,吧唧著嘴,琢磨著滴答滴答的聲音怎么可能在電線中穿了過去?貢桑諾爾布卻深知,通過這個窗口,已經(jīng)和駐北京的外國使館取得了聯(lián)系,得到了許多的科技新知識,封閉的塞外有了對外聯(lián)絡的便捷通道,這是破天荒的大事。他還設立了郵政代辦所,從旗內(nèi)精壯青年中挑選三人,分三班往返于本旗和北京之間,定期郵遞報刊、信函,使喀喇沁地區(qū)與京津等各大城市間有了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他又創(chuàng)辦蒙漢合璧的《嬰報》作大范圍的免費分發(fā),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少數(shù)民族文字報紙。《東方雜志》記載了這件盛事:“蒙古喀喇沁親王近就該王府創(chuàng)辦一蒙文報,系匯選各報譯成蒙文。總館設在京師,凡內(nèi)外蒙古及奉天、吉林、黑龍江等處均設分館,專為開通蒙人風氣,以期自強?!?/p>

      從涼爽的桑樹下站起來,過去跟負責保潔澆溉的師傅攀談,水管流出的水伸進手涼爽無比,掬飲一口有著鄉(xiāng)間的別樣甘甜清冽,師傅說大院的綠化用水不少都是從王府古井抽取出來的。那可是除了樹木外,舊時已經(jīng)不多的活著的見證。圍著古井的四棵依戀著塞外土地的有心的樹,它們的皮已經(jīng)足夠遒勁粗實,飄揚著的枝葉嘩嘩作響,突然間內(nèi)心交集出一絲感動,默默地,我叫它們?yōu)榱x樹。

      貢桑諾爾布不得不離家遠行了,他太顯眼了,他是“新派”王公,性情本是恬靜,卻是敢想敢做,這可是與清廷乃至后來的“民國政府”對蒙古的羈縻政策相左,這還了得。振興文化教育,啟發(fā)民眾覺悟,帶領蒙古民族走向富強繁盛,清廷沒有一件希望他去做,然而在“維新”的外衣下又不能明令禁止,于是干脆下令他到北京供職,歷任滿洲正白旗都統(tǒng)、資政院參議,前后都是閑散職位,管他有沒有事情可做,把他留在北京,放在視線內(nèi)才好放心。直到德宗駕崩幼帝溥儀小小年紀爬上皇位,貢王的內(nèi)兄肅親王奏議,他才得以解放使用,朝廷派貢王回旗在卓索圖、昭烏達盟廣招新兵加以訓練,以充禁衛(wèi)軍。接著的時局已經(jīng)突變,孫中山下野,袁世凱當了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袁世凱的統(tǒng)治策略與清廷并無二致,這邊封貢桑諾爾布為親王,那邊開始擔心像貢桑諾爾布這樣有才能的人久居本旗,對他不利,便召他到北京,任命為蒙藏院總裁,總理蒙藏事務。貢王又住進了位于北京地安門內(nèi)太平街米糧庫胡同的喀喇沁王府,從此羈留于北京,旗務長期委囑協(xié)理、管旗章京等官員代理。無可奈何,詩酒書畫解愁,曾經(jīng)裁撤了王府戲院的貢王,在北京也時不時捧起了角兒,梅蘭芳梅老板的戲更是非看不可的了。

      喀喇沁右旗地當京城屏障,康熙帝曾數(shù)次親臨,留下了題為《過喀喇沁》的詩:“古木蒼山路不窮,霜林颯沓響秋風。臨流駐蹕歸營晚,坐看旌旗落日紅?!鼻〉垡苍鴣泶搜惨暳粝略娋?,其詩想象著承繼先代的功業(yè):“列帳沿岡道左迎,羊群馬酪各將誠。親藩眾建堪同例,外域羈縻豈近情。漫似星辰環(huán)北極,也知稼穡望西成。百年化育皆先德,繼緒心殷惕捧盈”。王府議事廳西配房的如許齋,就是早期老王爺旺王的書房,貢王也曾在此讀書繪畫,如今作為陳列室可以看到不少的名家字畫。細細打量,乾隆帝在七十歲之時為忠誠的老臣題寫的“期熙介景重香山”的嘉勉對聯(lián),落款處鈐印兩方,一為“古稀老人之寶”陽文,一為“猶日孜孜”陰文,可惜這只是現(xiàn)存的一軸下聯(lián),上聯(lián)“中外宣勤標武庫”,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才得以對齊。慈禧太后工筆彩繪《牡丹圖》,透著富貴艷麗,有濃有淡構思小巧,畫幅上方正中鈐“慈禧皇太后御墨之寶”朱紅大印一方,上款題“慈禧皇太后寫意,光緒乙未仲冬日”。據(jù)稱是慈禧太后六十歲時所繪。還有南宗宮廷畫師所繪長卷,禮親王世鐸手書聯(lián)、肅親王隆勤手書聯(lián),乾隆時期的宰相劉墉寫的掛聯(lián)“有猷有為有守,多福多壽多男”,用墨厚重,貌豐骨勁,件件作品無不顯露尊貴,喀喇沁右旗在清廷的地位,可窺一斑。在王府議事廳的院子里有一條高出地面的甬道叫丹陛橋,這是大有講究的,丹陛橋不是隨便一個王府都可以有的,只有皇帝來過的地方才可以修建。當年康熙、乾隆皇帝都來過王府,丹陛橋只有他們才可以行走,所有的文武官員只有在橋(路)兩邊跟班的份兒。

      貢桑諾爾布自小就深受清廷的恩寵,十五歲時娶了和碩肅親王隆勤的三女善坤為福晉,滿語稱王妃為福晉,這是清代制度,以后的歲月中他又娶了三位福晉,二福晉是他母親身邊的丫鬟叫瑰姑娘,育有二女。三福晉是大福晉身邊的丫鬟叫季兒,白姓,生下一女后亡故。四福晉是貢王在北京任職時娶的苗姓漢族人,育有兩個兒子。貢桑諾爾布在十七歲時世襲了郡王,又被任命為喀喇沁右翼旗第十四任札薩克、卓索圖盟協(xié)理盟長。蒙古喀喇沁部原屬烏梁海氏族,《蒙古秘史》記載他們原是“林木中的百姓”。其先祖曾為大蒙古國、元朝、清朝立下赫赫戰(zhàn)功,成吉思汗將女兒下嫁給者勒蔑之子吉伯格,從而享有塔布囊(駙馬)稱號,康熙帝曾為喀喇沁右翼旗御筆親題“大邦屏藩”匾額。在貢桑諾爾布心目中,“大邦”的“屏藩”是忠臣良將,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寅吃卯糧的王公,為了服務國家發(fā)展,他也曾向清廷奏陳《管見八條》,就創(chuàng)辦改進銀行、鐵路、礦山、農(nóng)工商、外交、教育、新軍、巡警等事宜積極條陳政見,但是清政府推行的移民放墾等所謂新政,徹底打破了貢桑諾爾布及所有蒙古王公們自強圖新的一絲幻想。

      國家內(nèi)憂外患,邊疆積貧積弱,剛剛擔任“中華民國”蒙藏事務局總裁不久,此時,同盟會、共進會等組織在北京開會成立國民黨,會上貢桑諾爾布作為唯一的蒙藏代表當選為以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九名理事之一,九理事還有黃興、宋教仁等人。孫中山曾致貢桑諾爾布等蒙古各王公電,其中云:“漢、蒙本屬同種,人權原自天賦,自宜結合團體,共謀幸?!睆拇?,貢桑諾爾布開始了擁護共和的新的政治生涯。1912—1928年是他在“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后為蒙藏院)總裁任上的十六年。雖然不過是一個虛銜,稱帝的袁世凱死去,數(shù)年之間,“民國政府”更換了幾任總統(tǒng),閻錫山當了新成立的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貢桑諾爾布失業(yè)了,留居在了此時改名為北平的府中。作為長期主管中央邊疆民族事務機構的貢桑諾爾布,他和部屬們做了許多有益工作,既繼承了清代經(jīng)營邊疆的傳統(tǒng)政策,又進行了改進、完善。比如,對于少數(shù)民族王公的封爵、俸祿、朝覲和藏傳佛教的寺廟興建、活佛轉(zhuǎn)世、僧官的升遷等事務都有專門的規(guī)章,民國初年他們就制定了《蒙藏回之王公及呼圖克圖等公謁禮節(jié)》《年班來京蒙古王公宴會禮節(jié)》《蒙回藏王公等爵章條例》《喇嘛印信定式》《蒙藏王公等服制條例》等規(guī)章,保有了管理上的連續(xù)性,又根據(jù)時代需要做了調(diào)整。同時,他們創(chuàng)辦白話報宣傳“五族共和”,組織選舉西藏等地的國會議員,開展邊疆調(diào)查,建議嘉獎、表彰、加封擁護中央的邊疆愛國人士,致力于蒙藏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有力地抵制了少數(shù)分裂分子在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活動,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

      議事廳前的“吳受卿醉臥處”不可不見,有趣的故事隨著導游腰間別著的擴音器忽大忽小。在京為官之時,貢桑諾爾布除了和清廷和民國的權貴多有交往,還和嚴復、梁啟超、吳昌碩、陳半丁、寶熙、羅振玉等文人過從甚密,據(jù)說每年他都會從旗里拉過來新鮮的牛羊肉、奶制品供應這些朋友。他常年寫字作畫的湖筆,都是嚴復送給他的。其中他與吳祿貞常有書信往來。吳祿貞(1880-1911年),字綬卿,湖北云夢人,時任練兵處軍學司訓練科馬隊監(jiān)督,革命黨人,貢王的摯友。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清廷派理藩部尚書肅親王善耆到內(nèi)蒙古東四盟視察,保密狀態(tài)下的革命黨人吳祿貞隨行??哂移焱醺撬麄冄惨暶善斓牡谝徽荆C親王是貢王的內(nèi)兄,吳祿貞是貢王的好友,貢王舉行儀式,熱情迎接。一次宴席大家喝得大醉,吳祿貞出來乘涼,醉倒在議事廳前臺階的垂帶石上酣然入睡。貢王看到好友的憨態(tài),過后提筆寫了“吳受(綬)卿醉臥處”6個字,命石匠刻在垂帶石上。貢王當時的戲謔之舉,誰知吳祿貞再也沒有聽到。隨著武昌起義,吳祿貞策動山西太原新軍聯(lián)合河北石家莊新軍組成聯(lián)軍,舉行起義,由于機密泄露,袁世凱花三萬大洋買通吳祿貞手下二人,將吳刺殺于石家莊火車站害時遇吳祿貞年僅三十一歲。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他撰寫祭文,稱之為“蓋世之杰”。吳祿貞墓今坐落于石家莊市長安公園。得知好友遇害,貢王悲痛之下寫下《浪淘沙》詞紀念,詞的上闋:“皓月又東升,松吼蒼龍。催人歲月太匆匆,階臺酒痕今宛在,氣壓崆峒?!蓖鯛斉c革命黨人珍貴的友誼已不是那條刻了六個拳頭般大字的垂帶石所能道盡。

      馬鞍山,內(nèi)蒙古赤峰市南境的一處俱佳去處,有山有水,迂回轉(zhuǎn)折向上攀爬,山坳有一飛來巨石正好用于或依或坐歇息,山石樹木的幽深處還有一處陳年的冰蓋橫亙,盛夏時節(jié)里洞天福地讓人直呼神奇。后來才知道,馬鞍山是從赤峰前往喀喇沁旗所在的王府博物館的必經(jīng)之地。遠遠望去,極似馬鞍的山巒靜臥于藍天綠地之間。遠遠望去,人們大呼神奇,直說“像極了”,癡心妄想一番:誰人制作了這一由山造就的馬鞍,誰人又可以騎上行旅天下?

      一邊聽著解說一邊前行,我到底惦念著朋友推薦給我的古井,導游是斷不會引導過去的。過后,還真應合了我的判斷。我選擇了一個人走馬觀花,主建筑群外,東西兩側(cè)建有跨院,左右對稱,每個跨院有若干四合院,由垂花門和回廊相連,建筑極有規(guī)律,何來迷路之虞。東跨院為王爺福晉起居處,分別布列有內(nèi)宅、臥寢、書房、燕詒堂及生活服務設施等。西跨院建有書塾、四角方亭、練功場、孔廟、關帝廟、宗祠、佛堂。遇到揖讓廳王姓講解員時,眉清目秀的她正在撥弄手機,過去搭訕,想了解她對貢桑諾爾布其人是怎么看的,她說貢王是一位很偉大的人,為老百姓做了太多的事情。打開話匣,稱她的太老爺陳管家就是貢王的貼身管家,姥姥亦從這院子里的女子國高畢業(yè),懂蒙古、漢、滿和日語,經(jīng)歷頗為曲折,先嫁的是一位出去打仗再沒有回來的將軍,后來嫁給了一位紅軍,在王爺府村也就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下瓦房村平靜地生活了一生。而她自己成了王府博物館的講解員,幾代人都與王府結下不解之緣。她說講解對她來說就是講身邊的故事,每次都會滿懷真情。我相信,而且我信守了與她的小小約定。

      貢桑諾爾布調(diào)任北京,學堂依舊,成了旗政極力維持的學務根本,社會風氣日新,吸收新知識的浪潮席卷全旗,學堂教師的每月薪餉和學生們的被服伙食、課本、筆墨紙張等費用,由旗散庫開支,再加上軍餉以及各項新政所需費用,每年需白銀數(shù)萬兩,由于旗政收入不足,加之王府世代以來從北京隆茂號及道勝、正金、匯豐等銀行均借有債務,填補虧損只有借錢,況且貢王已經(jīng)將原來蒙旗“按丁納課”的稅制改為有利于民眾生計的“按戶納稅”,戶稅已有定額,再不可以超額征收。為了把學辦下去,這位王爺算是想盡了辦法,自家?guī)状e存下來的數(shù)千兩俸銀撥給旗庫開支,后又將所藏一些古董、細軟及燕貽堂劇院的戲裝拿到北京琉璃廠變賣充當了學堂的開支,把王府下屬的三千畝荒地招佃,作為永久學田,還在礦產(chǎn)上想著辦法。情急之下,他將剛剛譯注出版的王府所藏的《蒙古源流》一書割愛賣給日本南滿鐵路株式會社所屬大連圖書館,圖書館請崇正學堂教師汪國鈞前往將蒙古文翻譯為漢文。崇正學堂從建立到1912年他調(diào)任北京的十年間,畢業(yè)學生達六百人之多,他們一一簽收了自己人生中的無形之物,比真金白銀還有用。

      甫一入京,貢桑諾爾布雖然有很高的名望,但職位卻只是空架子,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又一次想到了辦學,教育落后現(xiàn)狀不只是他的一個旗,而是整個中國的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在他的奔走下,1913年初蒙藏事務局獲準在京創(chuàng)立蒙藏學校,他親任校長,校址位于北京西單小石虎胡同,前身是明朝初年的常州會館,清初為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府邸。學校由蒙藏事務局管轄,課程設置、考試權屬教育部,招生對象為內(nèi)蒙古、青海和西藏的蒙藏子弟,實行全部官費,為蒙藏民族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李大釗、鄧中夏、趙世炎等人曾經(jīng)到蒙藏學校授課,傳播共產(chǎn)主義思想,許多蒙古族少年,烏蘭夫、多松年、榮耀先、李裕智、奎壁、吉雅泰、紀松齡、哈豐阿、特木爾巴根、烏力吉敖喜爾等革命先輩,就是在蒙藏學校接受了革命的理想。他們創(chuàng)辦的內(nèi)蒙古地區(qū)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農(nóng)民》就是由貢桑諾爾布義子特睦格圖的蒙文書社承印。這所學校無形中為日后中國北部邊疆的持久穩(wěn)固和發(fā)展培養(yǎng)了領導者,使得民族區(qū)域自治成為現(xiàn)實……

      在此任上貢桑諾爾布也為女兒找到了好的歸宿,當土爾扈特南部落盟長、札薩克卓哩克圖汗的叔父生欽活佛向貢桑諾爾布為汗王侄兒提親,貢桑諾爾布欣然應允,好好地為女兒準備了四十二只駱駝重馱的嫁妝,1930年初秋,女兒烏靜彬從北平乘坐火車繞道蘇聯(lián)西伯利亞入境到達伊犁,再到迪化(烏魯木齊)和土爾扈特汗王府所在的和靖,在那個交通極為落后的年代路上就用了足足三個月時光,她成了新疆土爾扈特汗王滿楚克扎布夫人,日后的和靖縣縣長、舊土爾扈特南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副盟長、新疆政協(xié)秘書長。他們亦有了東歸英雄渥巴錫的第十三代后裔、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的大校滿琳。這是后話。

      完成使命的貢桑諾爾布踏上了回旗之路,他不想預設一個日期,隨心最好,也不想表白心存的那份依戀,十多年過去了,沿途還是原來的老樣子,這多少在他的意料之外,硬硬的風是他喜歡的,接近的鄉(xiāng)音是他喜歡的,未老踉蹌的腳步好像也跟著輕便了,這些已經(jīng)足夠。談天說地,寫字作畫,溜達爬山……然而,僅僅兩個月,三百多年來祖輩父輩和他待過的府邸他待不下去了,他忠實的老部屬們以為王爺著急著趕回北平要去當蒙藏學校校長了,王爺什么也沒說,他們也不好打問,只是嘀咕而已。他們?nèi)绾沃啦辉偈⒛甑耐鯛斊鋵嵰呀?jīng)十分脆弱,內(nèi)蒙古的王公們和他培養(yǎng)的學生,新的一派認為他不夠新,舊的一派認為他太新,太不維持傳統(tǒng)。當崇正學堂的學生走出校門,抗議他將礦山開采權抵押出去時,當蒙藏學校的學子反對他為了維持生計想以擔任蒙藏學校校長的職務來糊口時,這樣一位存心善良,推動民族革新邁向進步的領導者,成了自己所造就的青年們要打倒的對象,貢桑諾爾布呆立在無人之處,驚愕無助。貢桑諾爾布于“民國”十九年(1931年)秋,在北京的府中因病離世,時年五十九歲。貢桑諾爾布在藏文里有“完美的寶貝”之意,在歷史長河面前,他個人所經(jīng)受的痛苦,在所創(chuàng)造的杰出歷史面前只是一朵浪花。王府在“文革”中沒有受到太大損毀,亦因長期用作校舍之故。教育,實在是王府乃至貢王的命中注定。

      一進二進,王府的連續(xù)五進四合院式格局,連同蒼松翠杉、花草競放也算浮光掠影匆匆看過,那是一個人的輝煌頁碼。此時,時間已經(jīng)不早不晚,太陽快要到了頭頂,過了大門又要回歸我們自己的熱鬧。不急,由右折返至東南一角,我好像才算遇到了王府曾經(jīng)有過的人間煙火,那是由底層沒有留下名字的下人們以及簡陋的屋舍組成,屋頂鋪設青色板瓦,望去,是一幢房屋,遠處是幾個圓頂圓形的糧倉,想必是當年王府裝糧自用的。碾坊五間,有石碾兩盤,文字上介紹大碾用于碾米,小的用作碾面,碾坊還有揚糧風車、升、斗、簸箕等器具,旁邊是磨坊,是做豆腐的地方,這里是勞動人民勞作歇息的地方。

      歷代喀喇沁王個個喜愛養(yǎng)馬,養(yǎng)的多為良種的蒙古馬,碾坊的斜對面就是馬廄,三間通連正面敞開,里面有鐵瓦車輪、籠頭、車馬挽具,梁上吊有馬燈,長長的石制馬槽斷作兩截,院中立有兩柱漂亮的拴馬樁,保持著韁繩磨來磨去的光滑,馬廄空曠,少了騎行拉車的駿馬,想想,偌大的王府里發(fā)生的一切冷漠快意,哪一個又不是那結實的車轎一一馱進來又馱出去?這樣想來,倒覺得空空落落的馬廄曾經(jīng)的妙處來。前面亦是一處極簡樣子的小院,土坯壘就的院墻,旁邊幾畦菜壟,幾苗油菜花盛開在無人照料的荒蕪里,一棵垂柳亭亭如蓋,旁邊是一眼水井,這水井難道就是我想看,卻是直到差不多要出了王府才得以一見的古井?聽說井在建造王府時就已開掘。有時感覺無關緊要的事物,恰恰是不可或缺的。王府缺少什么都可以,還真不能沒有一口好井。井臺上,取水的轆轤已經(jīng)枯朽不再使用,雕琢著云紋法輪的石制井欄卻還是那么漂亮,無疑,那漂亮之上漫長時光是靜止的。井邊設置兩條長長的石制水槽,水槽亦雕琢著左右對稱的花朵云紋,兩個水槽上下交錯、首尾相銜,汲水倒入上面的水槽,水可直接流入另一口水槽,便于牲畜飲用或是取水之用。站在井邊向下望去,條石盤起來的井壁上是從地下盤過去的樹根拱出來的嫩綠枝杈,井底那水還在輕輕蕩漾,我看水,水看著我。除了蟲鳥的婉轉(zhuǎn)低吟,周圍靜悄悄,再無一人,我頓時恍惚,有如舊時的人們腳步近了,那是他們過來取水,府內(nèi)清潔、烹調(diào)、磨坊、酒房都是要大量用水的,科學證明一個人的身體70%左右由水組成。又或是愛馬的貢王有了閑暇,記得也會過來飲馬,他的坐騎的橋鞍還未卸下。馬夫,以至后來的人們,傳說著那難得的鑲嵌,那喀喇沁的樣式。我想起了來時路上那一處天造地設的馬鞍,以及常年不化的冰涼。

      責任編輯 孫 卓

      猜你喜歡
      諾爾王府
      戰(zhàn)略變革的三條路徑
      草原上的清代官式王府
      石破天驚的一吻
      那些草裹緊我的身子
      蒂勒森不喜歡的女下屬高升為副國務卿
      北魏宗王官佐系統(tǒng)考述
      “紅樓”與王府四合院
      圈點
      打開王府大門,“不能再拖了”
      王府井是誰家的井
      尚义县| 五台县| 荥经县| 新兴县| 武义县| 靖远县| 平遥县| 宜州市| 泰宁县| 通榆县| 绵竹市| 达尔| 栖霞市| 绵竹市| 嘉峪关市| 桑植县| 绵竹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泰来县| 噶尔县| 大庆市| 翼城县| 海原县| 吉安县| 明溪县| 佛坪县| 治多县| 临安市| 于田县| 丹东市| 新巴尔虎左旗| 敖汉旗| 澄江县| 偏关县| 游戏| 磴口县| 广汉市| 和田县| 荔波县| 阿拉善左旗|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