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 文
國宴,是英國王室憲制角色的一部分,當外國元首獲邀訪英,在其國事訪問的第一夜,英國王室成員、政府官員和社會賢達,便會與這位國賓及其外交隨員歡聚一堂,這不但是一種歡迎儀式,也是鞏固兩國外交關(guān)系的重要一環(huán)。
英女王舉行國宴的地點,絕大多數(shù)在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內(nèi)的國宴設(shè)在“宴會廳”,當中擺放了一張馬鞍形的超長宴會桌,長23米,寬8.5米,長度有需要時可以調(diào)整。這個宴會廳于1850年由維多利亞女王建成,并于1914年設(shè)下第一場宴會,由喬治五世宴請丹麥王室,菜色包括龍利魚、鵪鶉、羊肉以及草莓。
至于在另一處國宴宴請地溫莎堡,國宴則設(shè)在圣·喬治禮堂,那里的宴會桌更長達53米,能夠款待多達160位嘉賓,較白金漢宮更為寬敞。這里的“大廚”是英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廚房,已經(jīng)侍奉過32位國王。
國宴的菜單,通常在幾個月前已經(jīng)定下來。先由主廚建議兩款菜單,再由女王最后定案,兩者擇其一。菜單以法文撰寫,因為法文被視為烹飪的語言,頂級廚師以此來溝通,即使在英國王室的廚房,也不例外。
在維多利亞女王及愛德華七世那個年代,英國國宴可謂十分豐盛,總共幾道菜呢?答案或會讓讀者發(fā)出驚呼——有12至14道菜!
以1906年英國王室在溫莎堡宴請挪威王室的國宴菜單為例,當中便有近10道菜,包括:
鱘魚魚子醬、西紅柿清湯、香魚醬、鵪鶉片、香煎燉羊腩片、春雞多士、再配以維多利亞式沙拉、蘆筍、西班牙式餡餅、雞蛋牛奶松布丁及精美小食。
但100年后的今天,在政治和經(jīng)濟的雙重作用下,王室厲行節(jié)約已是大勢所趨,國宴菜單也因此大為精簡,縮減至4道菜,與美國國宴一樣。頭兩道通常是魚和肉,后兩道是布丁、甜品或水果。以2007年在白金漢宮設(shè)宴的一份國宴菜單為例,當中只剩下4道菜:
皇家龍利魚柳卷;羊羔卷,配以豆類、馬鈴薯、西藍花、沙拉;朱古力餅;水果。
又例如2008年3月26日,女王在溫莎堡擺設(shè)國宴,共有158位賓客。國宴菜單共有4道菜,包括:
鰈魚柳;羊肉片,伴以洋薊、蠶豆、胡蘿卜、花椰菜、馬鈴薯;大黃餡餅,配以云呢拿忌廉;水果。
相信讀者的第一反應(yīng)大多是:“不是吧?國宴就如此?西式料理三大珍味:魚子醬、松露、鵝肝,一樣都沒有?”對,就是如此。時至今日,王室盛宴除了排場之外,菜色也真的沒什么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