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毛措
摘要: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越來越多的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都紛紛加入群眾舞蹈隊伍,為城市文化建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隨著群眾舞蹈日益流行,其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和影響也越來越大。本文將研究當前群眾舞蹈特征,對其影響力以及后續(xù)發(fā)展途徑做出分析,希望能夠為社會多元化發(fā)展提供一份力量。
關鍵詞:群眾舞蹈;作用;發(fā)揮途徑
一、新時期群眾舞蹈活動的特征
第一,豐富群眾生活的特征。例如社區(qū)開展的群眾舞蹈文化活動、舞蹈聯(lián)誼等相關公共部門的活動,這些舞蹈活動一般有著較強的感染力,讓群眾在緊張的生活壓力下得到足夠的放松。
第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眾所周知,我國地域廣泛,各地區(qū)都有著自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以閩南音樂為例,閩南舞蹈以閩南語和閩南文化為基礎,有著相應的生存土壤,因而在開展閩南音樂群眾文化活動中,相對而言其群眾組成也較為固定,多為喜愛閩南音樂的群眾團體。在相關活動中,人們可以受到閩南文化的熏陶,并對著進行傳承。
二、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分析
(一)群眾舞蹈具有愉悅大眾的作用
群眾舞蹈即大眾化的舞蹈,作為一種被社會廣泛接受的藝術形式,其具有愉悅大眾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喜歡在茶余飯后組織一些娛樂活動,群眾舞蹈的出現(xiàn)正符合了人民大眾的精神需求,人們在舞蹈中忘卻煩惱娛樂身心。
(二)群眾舞蹈具有強身健體、美化心靈的作用
舞蹈是一種運動,也是一門藝術。從運動的角度考慮,舞蹈能夠強身健體,而從藝術角度考慮,舞動具有美化心靈的作用。人們結(jié)伴在廣場上跳舞,共同流汗,一起歡笑,這本身就屬于一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藝術類的群眾運動。
(三)群眾舞蹈對群眾文化的推動作用
群眾舞蹈現(xiàn)正呈流行趨勢,其內(nèi)在的文化內(nèi)容極大的豐富了群眾文化內(nèi)涵,極大的拓展了群眾文化內(nèi)容,同時也對當下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廣場舞,常常是廣場文化中的一大亮點,無論是舞者還是觀眾,都能夠被群眾舞蹈文化所感染,從這個角度來說,群眾舞蹈具有展示群眾文化魅力的作用。
三、新時期群眾舞蹈活動的發(fā)展對策
(一)加強基礎設施,增強活動效果
無論什么樣的群眾活動形式,在發(fā)展過程中都需要相應的設施進行輔助,所以群眾舞蹈活動要想有一個優(yōu)良的發(fā)展前景,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堅實的后盾平臺,保證群眾舞蹈活動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就是群眾方面,要積極的借助自身的力量,拓展舞蹈活動多元渠道自籌,為自己喜愛的舞蹈活動舉辦募集更多的資金,不斷地完善文化設施,保證舞蹈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轉(zhuǎn)變?nèi)罕娝季S,融入多元化因素
思維轉(zhuǎn)變也是群眾多元化發(fā)展道路上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可否認的一點,目前群眾舞蹈參與者年齡層都偏大,甚至本片面的理解為群眾舞蹈就是老年人的活動,而老年人欣賞的舞蹈形式也被“誤解”為是過時的,造成了群眾舞蹈活動發(fā)展的怪圈。因此想要促進我國城市群眾舞蹈活動多元化發(fā)展目標,就要從根本上轉(zhuǎn)變?nèi)罕娢幕^于片面的思想,給大眾提供一個提升品味、陶冶情操的平臺。
(三)吸引年輕人群,增加活力
首先在思想認識方面要開展多方位的宣傳工作,比如通過社區(qū)微信、社區(qū)公眾號等網(wǎng)絡手段讓年輕人了解到新時代群眾舞蹈活動不僅僅局限于跳舞鍛煉,還能夠拓寬其人脈圈子,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們一起挖掘共同的興趣愛好,豐富生活。其次在具體舞蹈活動類型方面,要摒棄傳統(tǒng)老年人的思想方法,將多元的內(nèi)容和活動形式帶到群眾文化活動中,這樣,一方面能夠保持群眾舞蹈活動的先進性,逐步的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的加入,引起他們的參與興趣,使群眾舞蹈活動參與者逐漸地向年輕化轉(zhuǎn)變。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的實現(xiàn)群眾舞蹈活動的多元化與跨層化,即形成老、中、青三代共筑的主力軍,最終達到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開展,共造和諧的城市文化生活的目標。最后在活動舉辦方面要多開展時尚、流行主題類活動,其中要選擇合適的活動場地,同時活動內(nèi)容要有新意,例如舞蹈大賽、選秀活動等延伸類活動類型,因為年輕人喜歡有激情有創(chuàng)意的文化活動。同時還要合理安排活動時間,不要僅僅局限于晚上,周末休息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相信通過這些針對性的措施,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在群眾舞蹈活動中活躍起來,保證舞蹈活動發(fā)展的活力。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群眾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是非常多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發(fā)揮群眾舞蹈文化功能的社會價值,旨在為推進社會文明進步、建設先進文化、借舞蹈的功能起到鼓舞人、團結(jié)人、教育人、服務于人的作用。由此,群眾舞蹈在形成一種全社會廣為傳播、全民參與的文化現(xiàn)象時,它必將能承擔起建設和諧社會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