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紅
摘 要: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信息技術能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通過知識形成過程的展示,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激發(fā)求知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融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廣泛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又能實踐個別化、協作等方式教學,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就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談談幾點做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助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方面,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多媒體計算機集圖、文、像、音于一體,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生動形象,能以新穎、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好奇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樣的引入使整個課堂變得十分活躍,學生的心一直圍繞著新課的內容,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進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運用信息技術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破難點
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fā)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越容易理解和鞏固。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多重剌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受,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一課時,因為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學中若僅靠老師講解,或用傳統的教具,會使學生因感到非常枯燥而排斥聽課。于是在教學中,我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看到鐘面上有十二個數字、指針和格子;同時,通過圖象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鐘面被12個數分成了12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5個小格;接著,再動態(tài)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時和分;然后,通過色彩變化和動畫演示分針走一周的過程,時針剛好走一大格,讓學生得出60分鐘等于1小時;最后通過多媒體動畫創(chuàng)設了一個小學生一天作息時間的生活情景,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這一動畫形式的直觀演示,使學生很輕松地記住了理解了這一知識。
以眼見其形的動態(tài)新感受,突破教學重難點,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啟迪,探索精神的火苗燃燒起來了,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供材料,擴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知識的教學本身是比較抽象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對數學知識進行演示,可以使數學知識變抽象為具體,從而引導學生樂于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妙,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1.在課件中恰當“閃爍”,引發(fā)學生思維的“閃爍”
在制作計算機課件時,將有關的教學內容“閃爍”幾下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這幾下“閃爍”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卻不一般?!伴W爍”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能引發(fā)學生的思維。
2.在課件中適時隱去實物,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人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在前,抽象思維在后,小學生更不例外,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利用圖片、實物等,借助直觀形象去獲取抽象的數學知識,尤其是幾何知識的教學。
四、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數學素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睂嵤┧刭|教育的今天,創(chuàng)新教育要體現在教育觀念上,滲透在所有教育活動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成為所有教育活動的一種基本指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事例,如播放從電視臺錄制的我國科學家在計算修建三峽水庫時需要的原材料、挖掘的土石方和庫區(qū)的蓄水量、電站的發(fā)電量及對我國工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諸方面的直接貢獻等各種數據概況,不僅讓學生體驗到我國科技的創(chuàng)新情況,更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運用信息技術突破傳統,優(yōu)化練習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fā)展智力的活動,而傳統的數學練習只是數字與文字的組合,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學生易產生厭惡心理.運用信息技術形、聲、光、色的綜合優(yōu)勢,恰當、適量地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型開放式練習,讓學生輕松自如的積極參與,在游戲中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六、運用信息技術,注重課堂及時反饋,創(chuàng)建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是一種復雜的信息交流活動,通過反饋信息教師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學習難點的解決;而且,反饋越及時越有利于學習。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難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評價,而運用信息技術則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反饋評價。
實踐證明: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更能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不僅能使學生樂學,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素質,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曾曉華.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實踐[J].軟件導刊,2006,(18).
[2]邸同蓮.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整合的思考[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4).
[3]王東海.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