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毅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它憑借其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獨特優(yōu)勢贏得孩子們的喜愛。它是開啟幼兒閱讀之旅的“金鑰匙”,更是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載體。
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強化他們的正確想法,時時給予他們提示、引導、鞏固,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有針對性、有層次地幫助幼兒認識問題,利用討論、評價、故事等方法,強化幼兒正確的道德認識。下面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用繪本故事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的一些粗淺見解。
一、一日活動中的品德教育
幼兒品德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的:
晨間接待:利用故事《有禮貌人人愛》,幼兒學會主動跟老師說“早上好”“再見”,增強其文明意識。
晨間鍛煉:利用故事《孔融讓梨》,孩子們知道了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懂得了什么是謙讓。
午餐:故事《肚子里有個火車站》是幼兒良好自主進餐習慣培養(yǎng)的好繪本,通過故事,幼兒學會了自主盛飯菜并獨立進餐,懂得了吃飯時不挑食,不掉米粒、不剩飯菜,吃完后能自覺地將勺、盤分類擺放好,很好的克服了幼兒“飯來張口、衣來生手”的不良習慣。
午睡: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后,孩子們已經能自己穿脫衣服并疊整齊,能獨立上床并迅速入睡。
離園活動:在故事《大耳朵圖圖》中,孩子們學會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放學時依次排隊,不追逐、不吵鬧,安安靜靜等父母來接。
戶外游戲:戶外游戲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為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戶外活動跳繩、玩皮球,是對幼兒進行互謙互讓,不爭搶器械的最佳時期;滑梯、秋千等活動中,引導幼兒友愛、合作一起玩;在競賽性游戲中,幼兒的團結意識能得到提升,利用繪本故事《小黑魚》,孩子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大家團結一致、互相協(xié)作就會勝利。
二、班內環(huán)境的品德教育
對幼兒的影響和作用很大的另一方面是——環(huán)境。它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德育滲透在環(huán)境中。關鍵是它還能將某些難以用語言對幼兒講清楚的觀點滲透到環(huán)境中。
在工作實踐中體會到:生活在優(yōu)美、和諧環(huán)境中的幼兒,他們的情緒是愉快、態(tài)度也是積極的,更樂于接受教育。正是在環(huán)境的變化中,幼兒潛移默化地鑄造著自己的個性品質??紤]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和個體差異,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年齡、發(fā)展水平及品德教育的需要,讓幼兒參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在活動室內設置適于幼兒活動和操作的區(qū)域,如“寵物醫(yī)院”“夢想舞臺”“快樂悅讀”“巧手吧”等,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區(qū)域、自由選擇伙伴,在自由的天地里,他們能夠遵守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有操作,有說笑,有探索,有合作,有謙讓,樂趣無窮。
三、主題活動中的品德教育
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活動,也是德育教育的好時機,在歡慶節(jié)日的同時,我們會開展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主題教育活動,這樣會更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如“三·八”節(jié)我班進行愛奶奶、愛媽媽的教育。節(jié)前,學唱歌曲《媽媽,您辛苦了》,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蛋寶寶的幸運一天》,這些故事都能讓每個幼兒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和辛苦,從中幼兒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節(jié)日當天,進行了“我對媽媽說句心理話”活動來表達對媽媽愛意和祝福;節(jié)后,鼓勵幼兒在家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請家長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一起交流分享,在孩子之間起到榜樣和激勵的作用。在整個主題活動中,幼兒懂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和付出,并且明白了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并要付之行動的道理。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讓幼兒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故事《我的祖國》,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五·一” 通過故事《勞動最光榮》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六一”通過故事《我是好孩子》對幼兒進行好兒童教育等等。
四、多啟發(fā),善鼓勵
在幼兒園,當老師講故事時,孩子們就會安靜下來,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構建一個個美好的心靈,將孩子們帶進一個充滿愛的世界。用故事進行教育就等于讓孩子與親密的伙伴心貼心的交流。孩子在故事中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處事等。
幼兒的可塑性強,古人說:“少成若天性”,即幼兒期形成的好習慣能終生受益,它像天生的一樣非常鞏固。所以,教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優(yōu)點并給予適當?shù)谋頁P,讓幼兒親自體會到被表揚的快樂,積極情緒體驗更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同時就注意表揚的次數(shù)不能太頻繁,表揚不同于鼓勵,表揚就像是糖,吃多了,會蛀牙。鼓勵是一種看見,我看見了你所做的,我一直在關注你。表揚關注的是我們自己的感受,鼓勵關注的是孩子努力和進步。
五、家園攜手共教育
幼兒的品德教育培養(yǎng)不是幼兒園單方面能形成的,它需家園攜手。家長的習慣、品德個性、愛好特長、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等等,對幼兒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取得家長的配合。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加入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與老師相互協(xié)作配合,一定能更好的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需采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同時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有利時機。德育實施的途徑在于滲透,即滲透在幼兒游戲、生活的整個過程中,滲透在幼兒與同伴及成年人的各種交往之中。對孩子講一個小時的道理,不如講一則短小的故事。不論是對孩子美德的宣揚,還是對其缺點錯誤的指引,故事都采用了巧妙、幼兒愿意接受的方式。在溫暖歡樂的故事氛圍中,孩子們得到了引導和啟迪。精神也潛移默化地獲得了滋養(yǎng),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會有故事,故事——孩子品德形成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