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貴港市中西醫(yī)結合骨科醫(yī)院 廣西 貴港 537100)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骨質疏松成為常見疾病,由于骨質疏松,老年人摔跤容易并發(fā)骨折,尤其是肱骨近端骨折[1]。由于嚴重的骨質疏松,手術治療固定效果較差,并發(fā)癥較多,加之許多老年人身體一般情況較差,無法耐受手術。我們科自2016年采用肩關節(jié)可調節(jié)外展支具結合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并與常規(guī)的抗骨質疏松治療進行對比,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科就診的老年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74.34±8.3歲。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經(jīng)過線性對比,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肩關節(jié)外展架固定,常規(guī)給與利塞膦酸鈉結合鈣片、維生素D抗骨質疏松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口服正骨III號,局部采用中藥外敷治療。
(1)通過臨床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肱骨上端骨折;(2)骨折按Neer分型為Ⅰ、Ⅱ、Ⅲ型;(3)年齡≥60歲,經(jīng)骨密度儀測定,確診為骨質疏松癥;(4)治療方式為行骨折手法復位,支具外固定。(5)閉合性骨折,未合并神經(jīng)血管損傷。
合并血管神經(jīng)損傷,需急診手術探查患者;開放性骨折;多發(fā)骨折患者;合并顱腦外傷患者;老年癡呆,無法配合治療患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骨質疏松治療,利塞膦酸鈉35mg,qw。鈣片500mg/d,維生素D3 200u/d。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復位,拍片復查,骨折對位對線滿意后用肩關節(jié)可調節(jié)外展支具固定。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口服正骨Ⅲ號片”(組成:五指牛奶、雞血藤、千斤拔、杜仲、牛膝、五加皮、歸身、川斷),用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5片,功用:舒筋活絡,補益肝腎。上臂骨折部位用院內制劑外敷,四肢骨折燙療方(組成:白芷、天花粉、姜黃、生大黃、黃柏、桅子、紅花、沒藥、生乳香、川烏、草烏、三七、陳皮、生南星、劉寄奴);功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上藥研成極細末,混合均勻后備用。治療時用醋調成糊狀,加熱后外敷患處。
(1)疼痛評分:所有患者進行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采用疼痛數(shù)字分級法進行疼痛評分。(2)功能評分:治療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參照Neer 標準,評定兩組病例的臨床優(yōu)良率。優(yōu):>90分;良: 80~90 分;可: 70~79 分;差:<70 分。(3)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定期拍片復查,局部骨折線消失,無縱向叩擊痛判斷為臨床骨折愈合。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見表1,其中治療后1個月,治療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3個月,6個月兩組無明顯差異。
表1 各組治療后疼痛評分比較
治療后6個月,對各組患者進行功能評分,治療組優(yōu)良率85%,高于對照組的75%,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對照組有3例骨折畸形愈合,4例肩關節(jié)僵硬,1例合并肱骨頭壞死,肱骨頭壞死病例后期接受了肩關節(jié)置換手術。治療組2例畸形愈合,1例出現(xiàn)肩關節(jié)僵硬。所有肩關節(jié)僵硬經(jīng)過功能鍛煉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對照組平均愈合時間11.24±3.24周,治療組平均愈合時間9.89±3.82周。
表2 各組術后6個月功能評分比較
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一直以來都是臨床治療的難點,一方面,嚴重骨質疏松無法支撐堅強的內固定,導致鋼板固定不穩(wěn),手術失敗。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多合并許多基礎疾病,無法耐受手術,手術風險極大[2]。針對這些老年骨質疏松患者,一方面要進行有效的抗骨質疏松治療,另外一方面要給與確實有效的固定。肱骨近端骨折傳統(tǒng)的保守治療多采用三角巾、小夾板或者石膏固定,由于肱骨近端固定困難,骨折多容易移位,同時骨折端由于固定不牢固,多發(fā)生骨折不愈合[3]。我們采用可調節(jié)肩關節(jié)外展支具進行固定,在調整角度糾正骨折對位對線不良的同時,可以有效固定骨折端,為骨折愈合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同時肩關節(jié)外展架可以早起活動肩關節(jié),降低了肩關節(jié)僵硬的發(fā)生率,本研究中治療組只有1例發(fā)生了肩關節(jié)僵硬,骨折畸形愈合的發(fā)生率也低于對照組,這些數(shù)據(jù)證實了上述觀點。
此外,由于老年合并骨質疏松,如何促進鈣的吸收,改善骨密度是醫(yī)生的治療重點。目前臨床上標準的抗骨質疏松多采用鈣劑+維生素D3+利塞膦酸鈉治療[4],我們在此基礎上,結合中藥制劑正骨III號,同時外敷中藥,利于消腫、促進骨折愈合。我們的研究表明,中西醫(yī)聯(lián)合治療后,治療組的骨折愈合時間縮短,早期疼痛評分降低,這說明在常規(guī)抗骨質疏松的治療基礎上,結合中藥內服外用,有利于縮短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康復時間,促進骨折愈合,提高術后的功能,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當然,我們的研究由于例數(shù)較少,隨訪時間較短,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1]韓亞軍,帖小佳,伊力哈木·托合提.中國中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的 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7):1129-1134.
[2]葉勇光,賀華勇,利云峰,等.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配合外展架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73例[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4,22(4):48-49.
[3]張大敏,郭杏花.鹽田區(qū)50歲以上居民骨質疏松癥的調查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9):143-145.
[4]Hassler N,Gamsjaeger S,Hofstetter B,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one material properties.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15,26(1):33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