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針刀配合跟骨減壓治療老年跟痛癥的療效分析*

      2018-07-10 08:15:48葛明富王金鐸房功喜王躍勝
      針灸臨床雜志 2018年6期
      關鍵詞:痛癥小針刀壓痛

      葛明富,王金鐸,高 曦,房功喜,王躍勝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老年跟痛癥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發(fā)病年齡多于60歲以上,以女性最為多見,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單側或雙側足跟部的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或腳底部酸痛有腫脹感,或劇烈的針刺感,不紅不腫,不敢著地,負重困難,甚則只能借助工具才能移步[1-2],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夜晚的睡眠質量。其發(fā)病原因多種多樣[1]。經過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普遍認為引起老年患者足跟痛的原因,主要由跟腱炎、跟骨滑囊炎、跟骨增生退變及脂肪墊變性、跟骨內的靜脈壓升高等疾病引起,發(fā)病多與慢性勞損有關。

      目前的一般治療方法如口服中藥或中成藥、口服鎮(zhèn)痛藥、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外用的膏藥、中藥洗液等[3]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病變的進展程度,對疼痛的緩解效果一般,而且病情極易復發(fā)。單純的小針刀療法作為一種具有較好的閉合性的療法,能針對足跟部粘連組織進行松解,使局部組織的動態(tài)平衡得到較好的恢復,并且副作用小,操作簡易。但是并不能解決全部的老年足跟痛的癥狀。有些學者認為跟骨內的瘀血阻滯和跟骨內高壓也可以導致足跟痛,經骨內壓測量儀測量跟骨內壓,測量值為 2.67~3.25 kPa,58 例(100%)跟內壓均大于2.67 kPa[4]。所以通過小針刀松解局部軟組織同時以小針刀對跟骨進行穿刺鉆孔減壓可以有效降低跟骨內壓力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故2012年6月—2016年7月采用小針刀配合跟骨減壓治療老年跟痛癥58例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6月—2016年7月期間到我科室就診的老年跟痛癥患者中選擇110例進行觀察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方法隨機分成兩組。其中治療組58例,男性18例,女性40例,年齡階段為60~75歲,足跟痛病史1~7年不等;對照組52例,男性16例,女性36例,年齡階段為61~76歲,足跟痛病史2~8年不等。其中雙側足跟痛者20例,右側足跟痛者46例,左側足跟痛者44例。參與治療的患者都有行走時疼痛難忍、負重困難,甚則只能借助它物移動的癥狀。在所有患者之中大多數(shù)曾從事站立工作且多次采用口服及外用藥物無效。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持續(xù)時間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足踝外科學》[5]及《臨床骨傷科學》[6]的有關診斷標準擬定:①漸進性跟骨跖側疼痛,病程較緩慢,晨起行走疼痛較重,進一步活動后可部分緩解,長時間活動后癥狀多加重;②查體時可見患足的足弓加深,患者足跟部前內側壓痛,壓痛點常位于跟骨內側結節(jié)及跖腱膜起點2~3 cm處;③X線片示約50%患者可見跟骨結節(jié)跖側有骨刺形成,B超和磁共振成像(MRI)可顯示跖腱膜的增厚和水腫。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60~76歲;②病程1~8年;③符合本病診斷標準;④患者同意參與并接受臨床療效觀察,簽訂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60歲或>76歲;②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③合并有心、肝、腦、腎等其他內科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④患有精神疾病和依從性差影響療效評價者;⑤不能按要求完成調查、中途退出不愿繼續(xù)參加者。符合以上任一條可排除試驗病例。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采用小針刀配合跟骨減壓治療。操作:囑患者采取仰臥位或側臥位(側臥位時患肢在下),足內側朝上,必須保持穩(wěn)定,根據(jù)患者的體征,經查體后選取1~2個壓痛點進行標記,以壓痛點為中心用碘伏棉球進行常規(guī)消毒。每個進針點以2%利多卡因4 mL、醋酸潑尼松龍3 mL和生理鹽水3 mL相混合的液體進行浸潤麻醉,等待其起效后,選用漢章牌小針刀從標記點處垂直進針,刀口方向應符合足跟部皮膚的紋理走向,緩慢進針,手法輕柔,使針刀沿肌纖維的方向縱向松解跟骨下4~6次,再垂直于肌纖維方向貼于骨面橫向松解4~6次,待刀下有松動感時,稍退針,以針刀垂直于跟骨方向直刺,待有突破感后,提示跟骨骨皮質已穿透,提插3~5次,溝通跟骨內外,達到減低跟骨內壓力的作用,針刀在跟骨內盡量不擺動,以免針刀折斷,將小針刀拔出,傷口不予縫合。用多層無菌紗布迅速按壓針孔2~3 min進行加壓止血,包扎。一般傷口滲血不多,若敷料滲濕即行更換后加壓包扎。囑患者2~3天內使局部保持清潔干燥,抬高患肢,且不適合飲酒與食用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治療部位的充血增加,充分臥床休息。不能從事體力勞動或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3天后可拆除敷料。執(zhí)行小針刀的操作時應先緩慢進針,當出現(xiàn)緊滯的感覺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這樣既能達到松解患處的目的,又不會損傷正常的局部生理結構。

      2.2 對照組

      采用小針刀局部松解療法。囑患者取仰臥或側臥位,操作與治療組基本一致,選取壓痛點,常規(guī)消毒,局部麻醉,對壓痛點行松解治療,即與治療組相同選用漢章牌小針刀從標記點處垂直進針,刀口方向應符合足跟部皮膚的紋理走向,緩慢進針,手法輕柔,使針刀沿肌纖維方向縱向松解跟骨下4~6次,再垂直于肌纖維方向貼于骨面橫向松解4~6次,待刀下有松動感時,退針。即行加壓包扎止血。治療后注意事項同治療組。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3.1.1VAS疼痛評分VAS疼痛評分標準(0分~10分):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影響食欲,影響睡眠。

      3.1.2療效評定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與尼莫地平法相結合擬定,疼痛緩解百分數(shù)=(治療前VAS評分-治療后VAS評分)/治療前VAS評分×100%。治愈:疼痛基本消失,疼痛緩解的百分數(shù)≥95%;顯效:有輕度痛感,95%>疼痛緩解的百分數(shù)≥70%;有效:痛感有所減輕,70%>疼痛緩解的百分數(shù)≥30%;無效:痛感無明顯改善,疼痛緩解百分數(shù)<30%。

      3.1.3后足功能評分根據(jù)美國足踝外科協(xié)會(AOFAS)對后足的功能進行評分,優(yōu)等為90~100分;良好為76~89分;尚可為50~75分;差為小于50分。針對足跟部治療前后的痛感和運動、步伐及穩(wěn)定程度等進行綜合性功能評估[8]。

      3.2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治療結果

      3.3.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疼痛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兩組在治療前后及停止治療2個月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及停止治療2個月后治療組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表明針刀配合跟骨減壓療效優(yōu)于單一小針刀局部松解。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疼痛評分比較

      3.3.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兩組經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9.6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08%。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患者停止治療2個月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4.1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7.7%。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停止治療2個月后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3.3.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停止治療2個月后的后足功能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足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兩組在治療前后及停止治療2個月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及停止治療2個月后治療組后足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針刀配合跟骨減壓療效優(yōu)于單一小針刀局部松解。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后足功能評分比較

      4 討論

      老年跟痛癥是骨科門診患者的常見疾病,其致病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的軟組織損傷合并跟骨內壓力增高及跟骨內靜脈回流受阻。其基本特征大多表現(xiàn)為足跟部疼痛劇烈、局部壓痛明顯、行動異常困難。在中醫(yī)學中屬于“骨痹病”的范疇,在《黃帝內經》中跟痛癥被歸類于“踵痛”的范疇內,《諸病源候論》中記載了:“腳跟頹者,腳跟忽痛,不得著也,世俗呼為腳跟頹”?!兜は姆ā分幸灿蓄愃频挠涊d。雖然在歷代記載中的本疾病的病名不盡相同,但是在對于本病病因病機的理解上還是基本一致的,《醫(yī)宗金鑒》中記載:“此癥生于足跟,頑硬疼痛不能步履,始著地更甚,由腳跟著冷或遇風侵襲于血脈,氣血疲滯而生成”。《諸病源候論》也記載:“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所以大都認為跟痛癥是因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筋骨不能得到濡養(yǎng),同時長期的慢性勞損,風寒侵襲,氣滯血瘀,血不榮筋所導致。一般的傳統(tǒng)治療手段均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小針刀療法[9]是憑借小針刀作為治療工具,臨介于手術療法與非手術療法之間,以其特有的理論(小針刀閉合性手術理論、慢性軟組織損傷動態(tài)平衡失調理論等)指導著我們在臨床上的實踐操作。小針刀不僅能疏通經絡,使氣血通暢,還能松解局部軟組織,能針對該疾病的致病原因對癥治療。

      本治療方法是以小針刀松解局部軟組織,選取的針刺部位多為局部壓痛點(內部包含無菌性炎癥或局部軟組織粘連),雖不能去除骨贅,但刺破跟骨骨皮質后,可以達到降低跟骨內部壓力的目的,改善局部靜脈回流,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從骨皮質的針孔內又有新生的毛細血管逐漸長入跟骨髓腔[10]內,從而使跟骨內的血流動力學平衡得以改善,足跟部疼痛的癥狀得以緩解。其他治療老年跟痛癥的治療方法多操作繁雜,本方法系首次將小針刀及跟骨減壓相結合,可有效降低對患者的二次損傷,只需1次操作就可達到松解及跟骨減壓的效果。

      小針刀配合跟骨減壓的方法治療老年跟痛癥不僅使二者聯(lián)合使用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而且操作極其簡單、安全、不需要患者住院,隨治隨走,緩解病情所需要的總費用低,極大的降低了患者就醫(yī)成本,是治療老年跟痛癥的有效療法之一。

      猜你喜歡
      痛癥小針刀壓痛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癥經驗淺析
      中醫(yī)治療跟痛癥的研究概述
      小針刀聯(lián)合九步八分法治療膝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
      壓痛點密集型銀質針溫針灸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臨床觀察
      內熱針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近期及遠期臨床療效觀察
      泡腳加點藥,跟痛癥拜拜
      壓痛點推拿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35例療效觀察
      小針刀治療腦卒中后遺癥踝內外翻的效果觀察
      小針刀配合鉆孔減壓術治療跟痛癥的療效觀察
      小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118例
      胶州市| 柘荣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坝县| 密云县| 城固县| 海南省| 堆龙德庆县| 贵阳市| 华池县| 桓台县| 浙江省| 吉木萨尔县| 客服| 信阳市| 从化市| 丹阳市| 西充县| 万全县| 绥滨县| 长丰县| 忻城县| 临安市| 珠海市| 黔西县| 宁津县| 东乌| 唐海县| 江北区| 舒兰市| 阳城县| 寻乌县| 安远县| 江阴市| 宁城县| 东阿县| 那曲县| 合江县| 湘潭县| 武冈市|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