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婭穎
第一部分:論述證明
本次主題班會是在學生們自己根據(jù)學生個體和群體的需要,從班級成員相互作用的角度創(chuàng)造班級生活,班級成為展現(xiàn)學生多方面才能、主動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舞臺。
第二部分:案例呈現(xiàn)
一、班會主題
呼喚幸福
二、主題選擇過程
(一)曾經(jīng)考慮過哪幾種選題?為什么?
幸福在哪里?
尋找幸福
讓幸福來敲門
(二)學生對這些選題發(fā)表了哪些看法?
光尋找,沒有
(三)最后選擇了這個選題的理由是什么?
1.可以解決學生發(fā)展中的什么問題?
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究竟什么是幸福?了解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更要知道幸福需要我們?nèi)?chuàng)造。
2.這個問題的成因有哪些?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接受著家庭,社會給予的無微不至的愛,孩子們覺得那些愛是天經(jīng)地義的,從來沒有過其他想法,有時還會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而發(fā)脾氣。
3.為什么大家認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這是中央臺傾力打造的一堂主題班會,組織策劃都是專業(yè)級的。
其次,節(jié)目中有孩子們的文藝體育明星,孩子們的偶像榜樣,看著偶像們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比單單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再次,草根明星,自強不息的好少年又給大家?guī)砹艘还晒傻恼芰俊?/p>
最后,我們看著這些節(jié)目,結合自己身邊的事例進行討論,效果會更好。
三、策劃準備過程
(一)班主任的策劃過程
結合學校要求觀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班級組織班會并做好布置寫觀后感。
(二)學生的策劃和準備過程
1.學生策劃小組的分工
小沙負責召集班干部會議,小史和小張負責班會主持,小李撰寫班會串詞,小程負責節(jié)目編排,小楊做會場布置協(xié)調(diào)后勤保障工作。班主任參與指導。
2.學生準備分步驟做哪些事情?
討論主題班會內(nèi)容,安排工作,分工準備,彩排節(jié)目,串場合排。
四、主要實施過程
詩朗誦《幸福是什么》
舞蹈《好日子》
觀看開學第一課
一分鐘體驗:
請同學一分鐘內(nèi)寫下自己認為幸福的事情,
再用一分鐘寫下自己覺得不幸福的事情。
小品《幸福在哪里》
辯論賽《今天的我們幸福嗎?》
五、實施效果描述
(一)班會整體效果
通過主題班會的活動學生們感受到幸福,明白了一個幸福的人,必然善于認識幸福、尋找幸福和放大幸福。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會將自身投入到集體中去,享受到更大的幸福。
(二)學生在主題班會后寫的體會
胡家亮在日記里寫道:“說幸福是什么?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每個人都會不一樣的幸福感。那些旅居國外的華人、華僑受到祖國人民的關心,他們會感到;流浪在外的人有母親的牽掛就是他們的幸福。那些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杰出的人,他們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把自己的知識、本領報效給國家,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他們心里是幸福的;那些在福利院的老人、智障殘疾人他們能被社會關注、被大家關心,他們就是幸福的;在自己受難被別人幫助了就是幸福的,同樣我們?nèi)椭枰獛椭娜诵睦镆矔錆M幸福;每天在家人的照顧下,我們是幸福的;每天有愛人的關懷,我們是幸福的;有朋友無私的關心,我們是幸福的;愿我們都能去給他人幸福,也用心去感受別人給我們的幸福,相信大家都去幫助他人去關愛他人,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充滿幸福。幸福每個人都能得到,他不分高低貴賤。我想告訴大家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家人、老師、朋友給我的無私關愛。”
沙莉雅在日記里寫道:“年僅十歲的劉浩,雖然雙眼失明,但是卻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苦練鋼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就是他的幸福;最美女孩孟佩杰,雖然父母雙亡,她和養(yǎng)母相依為命,每天做著我們從來不會想到的家務活,每天她幫著養(yǎng)母做運動,讓養(yǎng)母開開心心的,她每天到九點多才靜下心來做自己的功課,這就是她的幸福,聽到這,我感動地留下了眼淚。
李玲芳在日記里寫道:“鄧亞萍阿姨,她所講的打球故事,我聽在耳邊,記在心里。因為什么,都是因為這份愛,這份樂觀,這份奉獻,這份努力,這份自信??!此時的我已經(jīng)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不是一個生日蛋糕、不是一件漂亮衣服,而是你對別人的幫助和對別人的關愛,這才是真正的幸福?!?/p>
(三)在這次班會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個體的表現(xiàn)情況
表演小品的幾個男生,平時成績中等,體育也不突出,是任課老師時常會忽略的一個團體,但是在這次的排練中不怕苦,不怕累,為了做到更好,放學回家還聚在一起,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為了更有可看性,還把現(xiàn)在社會上的一些流行語加了進去,惹得觀眾哈哈大笑,是我們的開心果。
寫稿的小李網(wǎng)上查找資料,寫完一稿和其他同學商量再改。小沙的領導力也得到很大的鍛煉,小楊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協(xié)調(diào)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四)全班在這次主題班會前后發(fā)生的變化
1.主題班會之前的班級狀態(tài)
孩子們身上的驕嬌二氣太多,獨生子女的缺點比較顯著,理所當然的接受著家庭,社會給予的無微不至的愛,有時還會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而發(fā)脾氣。
2.全班同學主題班會策劃和實施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可從班干部、策劃小組、學生小組、學生個體等方面來寫)
3.主題班會之后的班級狀態(tài)
從全班來看,精神面貌好了很多,怪話少了很多,對待老師、同學的態(tài)度好了,班級更團結,人與人更容易相處。家長也反映在家也能更體貼家長。孩子們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