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遠
摘 要:針對我國氣候這一高考高頻考點,本文描述了我國的氣候特征,并從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多山的地形與青藏高原的影響、大氣環(huán)流三個方面,對氣候特征的形成因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國地理;氣候特征;形成因素;高考
高考地理試題的設計往往選取我國或世界某區(qū)域作為切入點,考查學生的地理基本素養(yǎng)和知識遷移能力。作為中學地理的主干知識,氣候和氣候形成因素是高考高頻考點。因此,掌握我國的氣候特征及形成因素,對高考備考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氣候特征
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溫和降水差異很大。我們根據(jù)氣溫和降水的各項指標,將我國劃分為五種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在東部的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部的秦嶺—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qū),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在云南西雙版納、廣東雷州半島、臺灣島南部、海南島、南海諸島等地,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內(nèi)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高原氣候則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qū)等高海拔地區(qū)。
2.季風氣候顯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季風氣候顯著。在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盛行偏北風。由于冬季風寒冷干燥,所以冬季風的出現(xiàn)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季普遍低溫少雨。在夏季,我國東部很多地區(qū)盛行偏南風。由于夏季風溫暖潮濕,導致很多地區(qū)夏季炎熱多雨,雨熱同期。
3.氣候大陸性強。我國氣候大陸性特點突出,具體表現(xiàn)如下:(1)氣溫年較差大。很多地區(qū)氣溫年較差高達10℃—30℃,其中甘肅、新疆地區(qū)達35℃—45℃,普遍比同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qū)大。(2)氣溫日較差大?;春印⑶貛X和川西、滇東諸山連線以北以西,年平均日較差大于10℃,其中西藏定日達18.2℃。(3)降水集中在下半年。我國多數(shù)地方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5%~98%。
二、氣候形成因素
1.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1)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首先與我國國土南北所跨緯度較大有關,南北跨越近50°。由于緯度差異大,我國南北熱量的差異很大,自北向南,依次從溫帶、亞熱帶過渡到熱帶。(2)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及大陸性氣候強,與其所處的海陸位置有直接關系。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岸,東臨太平洋。由于兩側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很大,冬季大陸出現(xiàn)冷高壓,風從大陸吹向海洋,很多地區(qū)受干冷的冬季風影響;夏季大陸出現(xiàn)熱低壓,風從海洋吹向大陸,暖濕的夏季風深入大陸,導致我國很多地區(qū)季風氣候顯著。我國幅員遼闊,西北地區(qū)距海很遠,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段)—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線以東以南,受夏季風影響明顯,該線以西以北的地區(qū)幾乎不受夏季風影響。我國越往西北方向,距海越遠,受夏季風影響越小。自東南向西北,氣候的大陸性越來越強。
2.多山的地形和青藏高原的影響。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也與我國多山的地形有關。我國多高大山脈,且走向復雜,對冷暖空氣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的作用,導致相距很近的地方氣候差異很大。我國很多東西走向的山脈常常成為南北冷暖氣流的屏障。例如:秦嶺因為對冬季風的阻隔,而成為暖溫帶與亞熱帶氣候的重要分界線。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性。青藏高原的存在還使我國的季風氣候更加突出。冬季青藏高原原面降溫迅速,加上地勢高、冰雪面積大,形成冷高壓中心,使冬季風影響增大;夏季青藏高原成為熱源,氣流在高原面上輻合,形成青藏熱低壓,使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得以增強。
3.大氣環(huán)流。我國低層大氣的環(huán)流方式主要是季風環(huán)流。冬季影響我國的大氣活動中心主要是亞洲高壓(又稱“蒙古高壓”或“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以及赤道附近的低壓等。我國冬季風從大陸的亞洲高壓吹向海洋的阿留申低壓和赤道附近的低壓,受位置和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東北地區(qū)為偏西風為主,華北地區(qū)以吹西北風為主,南方地區(qū)以吹東北風為主。夏季我國大陸東側的北太平洋形成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南亞形成亞洲低壓(又稱“印度低壓”)。這種東高西低的氣壓形勢,加上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使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受到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影響,而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qū)乃至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qū)。這使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qū)形成了冬季低溫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的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也導致我國很多地區(qū)的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氣候的大陸性特點突出。
三、結語
我國南北跨度大,加上多山的地表和青藏高原的影響,所以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由于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岸,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青藏高原對季風的加強作用,導致我國氣候受大氣環(huán)流影響明顯,季風氣候顯著,很多地區(qū)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加上我國幅員遼闊,西北地區(qū)距海很遠,我國氣候的大陸性較強,且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強。
參考文獻:
[1]趙濟.我國自然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徐淑英.近三十年我國季風氣候的研究[J].氣象科技,1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