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雨,趙虎,金曉艷,*
(1.昌吉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新疆昌吉831100;2.昌吉州中醫(yī)醫(yī)院,新疆昌吉831100)
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 是唇形科(Labiatae)一年生藥食同源植物[1]。紫蘇葉含有蛋白質(zhì)、揮發(fā)油、多酚、黃酮、色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防過敏、解熱及抗氧化、調(diào)節(jié)血脂、抗腫瘤、改善肝機能等健康促進功能[2-5]?;ㄇ嗨厥且环N黃酮類的水溶性色素,一般來源于梗、葉片和果實。目前經(jīng)常借助水提法[6]和酸化乙醇法提取[7],其中因水提法費時、提取量少、效率低、雜質(zhì)較多等缺點應用較少,酸化乙醇法應用較廣泛,可防止非酰基化花青素降解。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是借助超聲波來提高得率的一種新技術(shù),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廣闊。張鑫[8]等對紫蘇葉花青素提取得出其最優(yōu)條件為料液比1∶30,50%乙醇體積,50℃處理120 min,此時提取率為5.6%。熊何健[9]等采用DPPH法測定桑葚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李敏[10]等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鐵還原抗氧化能力測定(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 assay,F(xiàn)RAP)、氧自由基吸收容量測定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assay,ORAC)與細胞抗氧化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等方法對比了黑莓、黑米麩、藍莓、紫心苷中提取的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此外,有報道對紫蘇葉揮發(fā)油以及紫蘇全草的抑菌活性進行研究[11-13],但對紫蘇葉花青素的抑菌性研究較少。
近些年,花青素因其天然、安全性好、優(yōu)良效果、資源可更新等優(yōu)勢在保健品、香料、醫(yī)藥及化妝品等領域都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14]。本文以紫蘇葉為對象,探究其花青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和相關抑菌特性,旨在為開發(fā)紫蘇葉花青素這一天然色素資源提供理論支撐。
紫蘇:采摘于浙江濱江區(qū),洗凈后烘干,粉碎后用60目篩過濾備用。DPPH:日本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2,4,6-tri(2-pyridyl)-1,3,5-triazine,TPTZ):Sigma-Aldrich 公司;無水乙醇、雙氧水(30%)、硫酸亞鐵、VC、鄰苯三酚(焦性沒食子酸)、水楊酸、醋酸鈉(均為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FZ-200i系列精密電子天平:上海統(tǒng)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DHG-9075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林頻儀器股份有限公司;RE-52D旋轉(zhuǎn)蒸發(fā)水浴槽:上海青浦滬西儀器廠;722N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PH-103B超凡型小容量恒溫培養(yǎng)振蕩器:上海世平實驗設備有限公司;HPX-9052MBE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博迅醫(y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90 mm培養(yǎng)皿:南通市衛(wèi)寧實驗器材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腸桿菌(ATCC44102)、熒光假單胞菌(Ip01)、腐敗希瓦氏菌(AEG10146.1):昌吉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藥學與醫(yī)學技術(shù)分院實驗室保藏。
2.1.1 乙醇提取法
2.1.1.1 單因素設計
提取溫度: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加入60%乙醇溶液,2.0%HCl,料液比為 1 ∶20(g/mL),提取 2.0 h。考察提取溫度分別為 40、50、60、70、80 ℃時花青素的得率。
提取時間: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加入60%乙醇溶液,2.0%HCl,料液比為 1 ∶20(g/mL),60 ℃的條件下提取,考察提取時間分別 1.0、1.5、2.0、2.5、3.0 h 時花青素的得率。
HCl體積分數(shù):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加入6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為1∶20(g/mL),60℃的條件下提取2.0 h,考察HCl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1.0%、1.5%、2.0%、2.5%、3.0%時花青素的得率。
乙醇體積分數(shù):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分別加入40%、50%、60%、70%、80%的乙醇溶液,2.0%HCl,料液比為 1∶20(g/mL),60℃的條件下提取 2.0 h,考察花青素的得率。
2.1.1.2 正交試驗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乙醇提取法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1 The table of factor-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using ethanol extraction
在單因素基礎上,考察提取溫度、提取時間、HCl體積分數(shù)、乙醇體積分數(shù)等因素對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的影響,利用L9(34)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工藝條件。
2.1.2 超聲波輔助提取法
2.1.2.1 單因素設計
在乙醇提取工藝的基礎上,選擇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60%,進行試驗。
超聲功率: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在料液比1∶30(g/mL),40℃提取20 min,考查超聲功率分別為350、400、450、500、550 W 時花青素的得率。
超聲時間: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在超聲功率450 W,料液比1∶30(g/mL),40℃下提取,考查超聲時間分別為 10、15、20、25、30 min 時花青素的得率。
料液比: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在超聲功率450 W,40℃提取20 min,考查料液比分別為1∶10、1∶20、1 ∶30、1 ∶40、1 ∶50(g/mL)時花青素的得率。
超聲溫度:稱取紫蘇葉粉末5.0 g,在超聲功率450 W,料液比 1 ∶30(g/mL),提取 20 min,考查提取溫度分別為 20、30、40、50、60 ℃時花青素的得率。
2.1.2.2 正交試驗
選擇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溫度、超聲提取功率4個因素,進行L9(34)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工藝,見表2。
表2 超聲波輔助提取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2 The table of factor-level of orthogonal test using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pH 1.0緩沖液:配制0.02 mol/L的KCl溶液及0.2 mol/L鹽酸溶液,以25∶76的體積比混合,再用KCl溶液調(diào) pH(1.0±0.1)。pH 4.5 緩沖液:稱取 1.64 g NaAc溶解于 100 mL 蒸餾水中,調(diào) pH(4.5±0.1)。
取1.0 mL紫蘇葉花青素溶液,分別用pH 1.0和pH 4.5的緩沖液稀釋,反應平衡120min后,測定其吸光值。
式 中 :A=(A520nm-A700nm)(pH1.0)-(A520nm-A700nm)(pH4.5);V為最終體積,mL;MW 為分子量,其值為449;DF為稀釋倍數(shù);ε為摩爾吸光系數(shù),其值為29 600;m 為樣品的質(zhì)量,g。
2.3.1 總抗氧化能力測定
FRAP法[15]:取4.9 mL FRAP試劑與0.1 mL樣品溶液,反應10 min后測593 nm處吸光值,每組試驗重復3次。
FRAP試劑:0.3mL醋酸緩沖液(pH 3.6):10 mmol/L TPTZ(溶于40 mmol/L鹽酸):20 mmol/L FeCl3=10∶1∶1(體積比),避光儲存。
2.3.2 DPPH·清除率的測定[16]
用無水乙醇配制0.1 mmol/L的DPPH溶液,儲存于棕色瓶中。將3.8 mL DPPH溶液和0.2 mL樣品溶液混勻反應30 min,測定517 nm處吸光度A1;將3.8 mL DPPH溶液和0.2 mL樣品溶液、稀釋液(60%乙醇)混合搖勻,測定吸光值A0。試驗重復測3次。
2.3.3 羥自由基(·OH)清除率的測定
參照Meng L等[17]方法,取2 mL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pH=7.4),依次加入20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和 12 mmol/L FeSO4混合溶液 0.1 mL,一定濃度的紫蘇花青素溶液1 mL、100 mmol/L H2O20.1 mL,用磷酸鹽緩沖液定容至5 mL,迅速混勻,置于37℃水浴培養(yǎng)15 min,水浴完成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并在510 nm波長下測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A0為未加花青素溶液的體系其吸光數(shù)值,A樣品為加入一定濃度紫蘇花青素溶液測定其吸光度值,記錄數(shù)據(jù),按下式計算清除率(%)。
2.3.4 超氧陰離子(O2-·)清除率的測定
參照Meng L等[17]方法,在各管中加入4 mL Tris-HCl(pH 8.2),2 mL 鄰苯三酚溶液(10 mmol/L),樣品溶液2 mL,2 mL超純水為對照。將各試管置于37℃水浴中反應10 min。水浴完成后,各試管加1 mL鹽酸(6 mol/L,約22%)溶液終止反應,冷卻至室溫,并在325 nm波長下測吸光度。A0為未加花青素溶液的體系其吸光數(shù)值,A樣品為加入一定濃度紫蘇花青素溶液測定其吸光度值,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公式如下:
2.4.1 菌種活化及菌懸液制備
將保存的菌種反復活化2次,細菌置于30℃孵育24 h。取活化好的供試菌采用梯度稀釋法用90 mL生理鹽水制成菌懸液,使菌液濃度到1×106cfu/mL~1×107cfu/mL,于4℃冰箱保存,備用。
2.4.2 抑菌活性測定
采用牛津杯法測定:取上述制備好的各待測菌液0.1 mL置于LB瓊脂平板表面,涂布均勻后置于30℃培養(yǎng)箱中10 min,表面干燥后等距離平放做好標記的牛津杯,每支杯內(nèi)分別加入150 μL不同濃度樣品,對照采用無菌水,30℃孵育24 h~48 h,記錄抑菌活性,重復3次。
2.4.3 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測定和最低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用對倍稀釋法將紫蘇葉提取液稀釋至0.312 5 mg/mL~10 mg/mL 6個梯度,分別吸取各個濃度梯度的紫蘇葉提取液1 mL與約15 mL培養(yǎng)基充分混勻,制備含樣液的平板,吸0.1 mL菌懸液均勻涂布后于30℃恒溫培養(yǎng)24 h,以完全無菌生長的平板相對應的濃度記為MIC。
將MIC試驗中的無菌生長的平板放回30℃培養(yǎng)箱,繼續(xù)孵育24小時后記錄,以完全無菌生長的平板所對應的濃度記為MBC。
3.1.1 單因素試驗
提取溫度、提取時間、HCl體積分數(shù)、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的影響見圖1。
從圖1A中知,花青素得率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多,60℃時花青素得率最大,為3.932 mg/100 g。溫度大于60℃時,所得花青素得率反而降低。可能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滲透和運動速度變快,利于花青素物質(zhì)的溶出,然而溫度過高會使溶劑中的乙醇濃度降低,也會使花青素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而被分解,導致得率降低,因此選擇60℃為最佳。
圖1 提取溫度、提取時間、HCl體積分數(shù)、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的影響Fig.1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extraction time,HCl volume fraction,ethanol volume fraction on the yield of anthocyanin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從圖1B中看出,花青素得率在2.0 h時達到最大,為3.967 mg/100 g。低于2.0 h,花青素溶出的量較少;超過2.0 h,長時間處理使得的花青素穩(wěn)定性下降,所以最佳提取時間為2.0 h。
從圖1C中看出,隨著鹽酸體積分數(shù)的升高,所得花青素得率增大,鹽酸體積分數(shù)在2.0%達到最大,為3.944mg/100g;大于2.0%時,所得花青素得率有所下降,說明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2%時,此時,花青素結(jié)構(gòu)穩(wěn)定。
從圖1D可知,花青素得率隨著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減少趨勢。最終選擇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60%是因為60%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與花青素粗提物的極性相近,此時花青素溶解程度最好,更便于花青素類化合物的溶出。乙醇濃度過低時,不利于花青素的溶出;過高時會增加紫蘇葉中其他類物質(zhì)的溶出,干擾因素增加。
3.1.2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的基礎上進行正交試驗,乙醇提取法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乙醇提取法正交試驗結(jié)果表Table3 Thetableoforthogonaltestresultsusingethanolextraction
從表3中看出,對紫蘇葉花青素提取影響因素由大到小依次為提取溫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HCl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由極差分析知,最佳因素水平組合為A2B3C3D2,即提取溫度為60℃,提取2.5 h,乙醇和鹽酸體積分數(shù)60%和2.5%,在此條件下,進行驗證試驗,重復3次,所得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為4.003 mg/100 g,略多于正交試驗最優(yōu)組合(處理6)A2B3C1D2的3.978 mg/100 g,所以選擇A2B3C3D2為最佳提取工藝。
3.2.1 單因素試驗
超聲功率、超聲時間、料液比、超聲溫度對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的影響見圖2。
圖2 超聲功率、超聲時間、料液比、超聲溫度對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power,ultrasonic time,solid-liquid ratio,ultrasonic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anthocyanin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由圖2A知,超聲功率為450 W時,花青素得率最高。過高的超聲功率對花青素有破壞作用,高提取功率下,樣品溫度會升高太快,花青素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得率下降,低提取功率下,反應溫度不會升高過快,得率隨功率(小于450 W)的增加有增大的趨勢。
由圖2 B知,當超聲時間為20 min時,花青素得率最高。隨著超聲波加熱時間的延長得率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超聲波在短時間內(nèi)即可造成細胞破碎,增加花青素的溶出,得率升高;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花青素在長時間加熱過程中,熱穩(wěn)定性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也會增加其他高分子雜質(zhì)的進出,從而得率降低。
由圖2 C知,加大料液比,花青素得率會不斷增大,在料液比為1∶30(g/mL)時,花青素得率達到最大,隨后,得率基本維持不變。是因為料液比較低時,花青素的浸出率低,而料液比較高時,浸提液中花青素濃度高,得率也相應增高。
由圖2D知,隨著溫度的升高,所得花青素得率逐漸增多,40℃達到最大,為5.282 mg/100 g。溫度超過40℃時,所得花青素含量反而降低??赡苁且驗楦邷叵?,滲透和熱降解速度變快,花青素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而被分解,導致得率降低。
3.2.2 正交試驗
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正交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正交試驗結(jié)果表Table4 The table of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using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由表4表明,各因素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次序為:超聲功率>超聲溫度>料液比>超聲時間。由極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藝為A'2B'2C'3D'2:超聲功率450 W,超聲時間 20 min,料液比 1∶40(g/mL),超聲溫度 40 ℃。在此條件下,進行驗證試驗,重復3次,所得紫蘇葉花青素得率為5.489 mg/100 g,略多于正交試驗最優(yōu)組合(處理 6)A'2B'3C'1D'2的 5.424 mg/100 g,所以選擇A'2B'2C'3D'2為最佳提取工藝。
3.2.3 乙醇提取與超聲波輔助提取花青素對比分析
不同提取方法比較見表5。
表5 不同提取方法比較Table5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由表5可知,超聲波輔助提取法較乙醇提取法,花青素得率提高了0.37倍,提取時間縮短了86.67%,提取溫度降低,降低了成本,進一步對得到的花青素進行活性研究?;ㄇ嗨仉m有多種生物活性,但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天然色素[18],其穩(wěn)定性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給花青素的保存、開發(fā)、利用造成一些不便,可在以后試驗中嘗試膜過濾等方法提取純化,其組成成分及含量變化可通過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分析鑒定,其單體制備和合成途徑等均需進一步探討。
3.3.1 FRAP法
FRAP法[19]反映的是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二價鐵離子的能力。紫蘇葉花青素和VC的鐵離子還原/抗氧化能力見圖3。
圖3 紫蘇葉花青素和VC的鐵離子還原/抗氧化能力Fig.3 The ferric reducing/antioxident power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and VC
由圖3可知,在測定濃度范圍內(nèi),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具有一定的鐵離子還原/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隨樣品的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強,VC對Fe3+還原能力明顯強于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紫蘇葉花青素抗氧化活性與其化學結(jié)構(gòu)組分有關系,改變芳香環(huán)上的基團種類及位置,抗氧化性隨之改變;紫蘇葉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小于VC,主要是因為提取物為粗提物,含非活性物質(zhì)及雜質(zhì)。
3.3.2 DPPH·清除能力
DPPH·是一種穩(wěn)定自由基,在517 nm處存在最大吸收值,其吸光值與濃度呈相關關系,當加入自由基清除劑時,未配對電子被配對,自由基被抑制,吸光值會變小,以此來評價自由基清除能力[20]。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DPPH·的清除能力見圖4。
圖4 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DPPH·的清除能力Fig.4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and VCon DPPH·
由圖4可知,當質(zhì)量濃度低于5%時,VC對DPPH·的清除能力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強,而花青素粗提物對DPPH·清除率緩慢增強;當質(zhì)量濃度繼續(xù)增大,清除率趨于平緩,這與蔣其忠[21]和王彥平[22]中的結(jié)果趨勢一致。VC清除DPPH·能力明顯高于花青素粗提物,這一結(jié)果與FRAP法結(jié)果相對應。
3.3.3 ·OH清除能力
·OH是迄今所知生物體毒性最強、危害最大的一種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幾乎可以和所有的細胞組分反應。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OH的清除能力見圖5。
由圖5可知,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測定范圍內(nèi),其濃度與清除率呈正相關關系,VC對·OH清除能力大于同濃度下紫蘇葉粗提取物。
圖5 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OH的清除能力Fig.5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and VCon·OH
3.3.4 O2-·清除能力
O2-·是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在短時間內(nèi)引發(fā)自由基鏈式反應,能引發(fā)體內(nèi)脂質(zhì)過氧化,加快機體的衰老,危害人體健康。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O2-·的清除能力見圖6。
圖6 紫蘇葉花青素和VC對O2-·的清除能力Fig.6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and VCon O2-·
由圖6知,紫蘇花青素粗提物對O2-·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同濃度下,清除能力低于VC,清除O2-·能力強于·OH能力,說明其對不同自由基的清除具有選擇性,可以有針對性的清除某種自由基,提高清除能力。
表6 不同濃度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的抑菌情況Table6 The antibacterial situation o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不同濃度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的抑菌情況見表6。
采用打孔法觀察體外抑菌活性,發(fā)現(xiàn)抑菌圈直徑大小不一。不同濃度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不同的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對腐敗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差。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供試菌的MIC及MBC見表7。
表7 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供試菌的MIC及MBCTable7 The effect of anthocyanins from Perilla frutescens leaves on MIC and MBC of tested bacteria
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的MIC值越小,其抑菌性越強,抑菌效果越好。由表7知,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在濃度為5 mg/mL對4種菌均具有抑制效果,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較強,其MIC和MBC分別為1.25 mg/mL和2.5 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熒光假單胞菌的抑制效果相當,其MIC和MBC分別為2.5 mg/mL和5 mg/mL,對腐敗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差?;ㄇ嗨貙δ承┘毦种品矫嬗幸欢撃?,而其抑菌和殺菌機理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乙醇提取法提取紫蘇葉花青素最佳條件為2.5%HCl-60%乙醇60℃提取2.5 h,得率為4.003 mg/100 g;超聲波輔助提取法紫蘇葉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藝為超聲功率 450 W,超聲時間 20 min,料液比 1 ∶40(g/mL),超聲溫度40℃,得率為5.489 mg/100 g;超聲輔助提取法較乙醇提取法,花青素得率提高了0.37倍,提取時間縮短了86.67%,提取溫度降低,降低了成本。通過檢測FPAR法,發(fā)現(xiàn)紫蘇葉花青素具有較強的鐵離子還原氧化能力,此外紫蘇葉花青素對DPPH·、·OH、O2-·有特定的清除能力,因此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濃度紫蘇葉花青素粗提物對不同的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性能,對大腸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分別為1.25 mg/mL和2.5 mg/mL,對腐敗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