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結(jié)構(gòu)主義視角下的蒙藏天葬文化

      2018-07-23 14:42:34張程程
      青年時代 2018年12期
      關(guān)鍵詞:天葬蒙古族藏族

      張程程

      摘 要:蒙藏兩個民族因為地緣的相似以及歷史上的交流關(guān)系,在生活習(xí)俗等許多方面有很多共通之處,本文以結(jié)構(gòu)主義為視角,選取蒙藏文化中的天葬這一個側(cè)面,通過對比蒙藏天葬文化的相似與差異,找出影響文化的內(nèi)在因素,探尋文化的根本。

      關(guān)鍵詞:蒙古族;藏族;天葬

      藏傳佛教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習(xí)俗、藝術(shù)、文學(xué)等很多方面都有體現(xiàn),喪葬文化方面也不例外。藏族的葬禮有很多種,例如:水葬、火葬、土葬、塔葬、天葬等。蒙古族的喪葬形式和種類與藏族的除了具體實施措施和方法外,其余大體一致。下面就以天葬為例,簡單比較一下蒙藏兩個民族的喪葬形式。

      一、蒙藏天葬的相似與差異

      藏族天葬開始于十一世紀,人死了以后把他背到天葬臺上,處理完尸體以后在尸體旁點起桑煙,以便盤旋空中的禿鷲看到。如果尸體被禿鷲吃干凈了,代表很吉利,說明死者生前做了很多好事,他的靈魂可以升天,如果尸體沒有被吃得干干凈凈,這說明死者在生前做了很多壞事,靈魂就不能升天,這是不吉利的。

      蒙古族傳統(tǒng)的天葬儀式,是將“死者的尸體面孔朝天,蓋上一塊寫有經(jīng)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狐貍、狼、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后,親屬前來探視,如果尸體被鳥獸吃得干干凈凈,或所剩無幾,意味著死者生前行善,靈魂歸天。如果動得很少或原封未動,就被認為生前作惡,連鳥獸都不愿啄噬。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它們的相似性在于二者都是將尸體置于野外,并放置幾日,然后都是通過動物進行處理,而且對于結(jié)果的認知都是尸體被食盡是吉利的,靈魂可以升天,反之則認為是身前罪孽太多。而不同在于,對尸體的處理、捆綁方式不同,置于的地點也不同,藏族是置于高處而蒙族是置于草原。在處理尸體動物的選擇上,藏族偏于禿鷲并以桑煙為信號,而蒙族則相對隨意,任何鳥獸都可以。

      二、影響蒙藏天葬異同的因素

      (一)環(huán)境地理因素

      任何地域的文化現(xiàn)象都是對該地域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的結(jié)果。青藏高原地域遼闊,但是由于海拔高、氣溫低造成大部分地區(qū)長期處于凍土狀態(tài)。因此,挖掘地穴埋葬尸體是很困難的。而且高原上也鮮有樹木,這就為做木棺增加了難度。此外,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如果把親人的遺體置于難以常常顧及之地,會給他們心理及情感上帶來很大的壓力。讓親人回歸大自然便成了他們最純樸的愿望,也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而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直接表達方式便是天葬。

      而影響蒙古族采用天葬的主要社會因素則是草原游牧生產(chǎn)方式。這種方式?jīng)Q定了蒙古族祖先不可能用修造墳?zāi)沟姆绞絹砑腊萃稣摺R驗榱昴沟男藿ㄖ饕菫榱朔奖愫笕诉M行祭拜的,但對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來說,去固定地方祭拜先人需要舟車勞頓,奔赴千里這顯然既不現(xiàn)實也不合乎情理。

      (二)倫理觀念、思想根源

      藏族全民信仰藏傳佛教,對藏傳佛教堅定的信仰使得人們對待生命存在也按照佛教的思維。在看待個人生命的歸宿問題上,則把天葬作為臨終時所追求的生命目標之一。藏族的天葬文化也包含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思想。苯教把萬物有靈作為世界觀,認為宇宙萬物都有神靈,自然界時刻與人類發(fā)生著關(guān)系,并制約著人類的行動。

      蒙古族天葬儀式的信仰基礎(chǔ)是原始圖騰崇拜和薩滿教。按照蒙古薩滿教傳統(tǒng)觀念,人死后靈魂升天轉(zhuǎn)世再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藏傳佛教傳入后,天葬開始作為蒙古族的傳統(tǒng)喪葬方式,在貧苦牧民和下層喇嘛中盛行。對元朝蒙古族來說,天葬把尸體獻給動物是一種具有施舍意義的行善行為。在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qū)之前,天葬時如果尸體在原野之中毫發(fā)無損,就會請薩滿跳神超度亡靈。藏傳佛教傳入以后,則改請喇嘛誦經(jīng)超度亡靈,實際這也是藏傳佛教風(fēng)俗對傳統(tǒng)薩滿教習(xí)俗形成的有力沖擊。

      (三)生態(tài)需求

      在藏族天葬中,最后執(zhí)行天葬的是禿鷲。禿鷲在清除野生動物尸體的時候,對保持大自然環(huán)境衛(wèi)生起著積極地作用。它們不僅能清除腐敗的尸體,而且它們的消化系統(tǒng)還能殺滅細菌,甚至排泄物也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據(jù)說禿鷲用它來涂刷自己的腳。

      而蒙古族天葬儀式得以實施的重要生態(tài)保障則是完整健全的食物鏈。草原食物鏈的生態(tài)平衡問題關(guān)系整個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及其功能的穩(wěn)定和良性發(fā)展。肉食動物在草原生態(tài)食物鏈中通常占有頂級捕食者的地位,它們不僅以草食動物等為食,也食腐肉。蒙古高原上大批食肉性禽獸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得以實施的重要條件,它使得天葬的尸體被它們叼噬進腹中,避免尸體腐爛,發(fā)出濃烈氣味,滋生有害細菌,破壞草原生態(tài)。

      三、結(jié)論

      相似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方式這一切都為天葬民俗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雖然在當今世人眼里, 天葬是一種奇特神秘的葬俗, 但是藏族人通過天葬將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 天葬也是藏族同胞人與自然處于相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方式。而且天葬極大地節(jié)約了土地資源, 與現(xiàn)在正提倡的建立科學(xué)、文明、健康的新喪葬形式和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指導(dǎo)思想是相一致的。本文通過對蒙藏天葬文化的對比分析找出影響文化形成的因素:自然、社會環(huán)境,地理位置,原始崇拜,宗教因素,倫理觀念,思想根源等。希望通過對這些因素的了解可以加深人們對不同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同時對合理保護民族文化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焦治平、胡冰霜.論藏族的喪葬風(fēng)俗[J].青海民族研究,2003(3)。

      [2]蒙古族簡史編寫組.蒙古族簡史[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3]柏爾.董之學(xué),傅勤家譯.西藏志[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出版,1920。

      [4]熊坤新,陶曉輝.天葬起源之探索[J].西藏研究,1988(3)。

      [5]霍巍.西藏天葬風(fēng)俗起源辨析[J].民族研究,1990(5)。

      [6]呼日勒沙.蒙古神話傳說的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哈·丹碧扎拉桑主編.蒙古民俗學(xué)[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天葬蒙古族藏族
      地球流行“天葬”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創(chuàng)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黑龍江蒙古族古籍考錄
      天葬臺
      蒙古族“男兒三藝”傳承研究
      《演變》《藏族少女》
      青年生活(2019年14期)2019-10-21 02:04:56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拍天葬?別說我沒提醒你!
      淺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西充县| 柳河县| 莱西市| 江口县| 当雄县| 都昌县| 共和县| 延庆县| 会同县| 二连浩特市| 信丰县| 溧水县| 东乌| 柳河县| 荔浦县| 于都县| 方城县| 郁南县| 博兴县| 镇康县| 承德县| 启东市| 嘉鱼县| 陇西县| 恩施市| 丰都县| 金堂县| 龙陵县| 北辰区| 怀远县| 湾仔区| 中西区| 莱西市| 睢宁县| 全州县| 阿拉尔市| 信宜市| 惠东县| 东安县| 永和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