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燕 李斯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作為美學和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美學和藝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視覺傳達設計不僅需要表現出設計者對藝術的感知,還需要給消費者帶來獨特的視覺效果,這是藝術和視覺形象的結合,對設計者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將會對視覺傳達設計中抽象圖形的針對性提煉與表現進行探討,希望給勇于創(chuàng)新的設計者們一些參考。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抽象圖形;提煉;表現
藝術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需要由設計者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設計里面,以一種高于生活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藝術,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視覺傳達設計作為藝術中的一種,對它的設計也該是如此。但是設計者們出現的嚴重抄襲現象,已經和藝術背道而馳了。這是設計者的失職,從而導致視覺傳統設計的發(fā)展受阻,使得消費者開始漸漸對設計者失去信心。因此,改善視覺傳達設計的現狀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1 視覺傳達概述
視覺傳達設計是藝術范疇的一種,所以其也叫作“藝術設計”。其主要是設計者為了向消費者表達一種具體的信息,借助設計的手段,將具體的信息通過圖像、平面設計等形式來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其中影像形式和文字組合的設計更能使受眾產生共鳴。隨著視覺傳達設計的發(fā)展,其傳達的對象也產生了變化,傳達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在視覺傳達設計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它的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復雜,一開始只有靜態(tài)設計,即圖像作品。后來就漸漸地變得復雜了起來,不僅有圖像作品,還有影像作品等,已經處于一個動態(tài)化的狀態(tài)。
2 抽象圖形及其特點
2.1 抽象圖形的含義
抽象指的是通過復雜的事物表面,抽取出事物最本真的特性。在哲學范疇上是指透過繁雜的表層現象,提煉出事物的本質。而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表現在傳達設計領域是指主要以形象思維,再加上邏輯思維的輔導幫助下,通過多種不同的手段,如夸張、簡單等手段,來表現出事物的本質。簡單來說,就是當人們在接觸到一個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時,他們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能夠提煉出一種最簡單的信息。
2.2 抽象圖形的特點
抽象圖形是相對于具象圖形來說的,它不再是單純地描繪一個事物,是對具象圖形的抽象、美化、精簡,抓住了事物最真實的特質,使形象簡潔鮮明、很好地展現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和信息。抽象圖形的形式可以給受眾帶來一種明顯的、強烈的感覺,在傳達作品內涵時更具表現力和視覺沖擊力,引發(fā)正面、積極的聯想,使其更好地感受作品傳達出來的情感。
3 抽象圖形在視覺傳達設計上的作用
3.1 更能抓住設計作品傳達的含義
當人們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會夾帶一些個人的情感。他們可能會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觀察這個事物,也有可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觀察這個事物。其實這也就算是人們對事物進行抽象化的一個過程。即使事物表面再復雜,人們也會根據自己的主觀情感對事物有一個比較簡單明了的認識。例如,人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不少的商標,商標其實也就是一個視覺傳達設計中抽象圖形的一種。如果商家把商標設計得五顏六色、過于繁雜,那么就會導致其自身的關注點太多,并不能輕易提煉出其所蘊含的本質特征,最終導致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事物本質的表現,有時并不用過于復雜,簡單就是一切,簡簡單單的筆畫能夠勾勒出事物的全部。
3.2 更能傳達出設計作品表現的信息
抽象圖形其實是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的一個過程,設計者會通過簡單的、抽象的設計來向消費者傳達出一種豐富的情感。相對于具體的圖形而言,抽象圖形可以傳達更多的信息量。因為透過簡單的抽象圖形,能夠給消費者更多的想象,從而使得他們挖掘出更多的信息量。我國的太極是一門悠久歷史的哲學,視覺表達設計上僅僅是用了黑白兩種單調的顏色來展開設計其中的萬物化生的過程,透過這種作品,人們卻能看到簡單圖形的背后蘊含著萬物化生的復雜轉變。因此設計者要想設計出好的作品,就得不斷加強對事物的認識,通過簡單的作品傳達更多的信息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體現出設計師的設計水準。因為只有了解,才能化繁為簡,才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才能設計出其精華所在。
3.3 更能讓消費者產生豐富的想象力
對于復雜的圖形,人們往往在觀看的第一眼時,就被它們吸引。但是由于過于繁雜,反而導致沒有一個突出點,人們在第一眼過后就容易將它們遺忘。因為沒有多余的留白來給予人們想象。當然,人們也沒有多余的心思對作品展開想象,因為繁雜的外表已經將他們吸引住了。而越簡單的圖形,它有越多的留白,能夠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從而更容易讓人對其念念不忘,產生強大的心理作用,使設計作品讓消費者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達到宣傳推廣的作用。
4 抽象圖形的針對性提煉與表現
4.1 抽象圖形提煉的思維方式
思維就是當人們接觸到一個事物時,大腦自動就會對該事物的特質、結構等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是大腦的直接反應、本能反應。所以人們提煉一個抽象事物的特質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過程。
思維方式分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等。形象思維是人的一種本能思維,是感性的、模糊的。一般而言,人們對于形象思維的理解也只能是通過于美學方面和藝術方面而來。而邏輯思維在眾多的思維中有著最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它主要是指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的方式。有了邏輯思維,設計者就會更加理性地去認識事物,通過推導和分析去認識事物的本質。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種腦力活動,是指人們在事物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的一種活動,更多的是關乎人的大腦對事物的一個創(chuàng)造性認識,這種思維對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設計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需要對事物有著清晰的了解,綜合考慮事物的各方面因素,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探索和尋求新的發(fā)現。創(chuàng)造性思維可以在體現事物的本質情況下,不斷地對事物的形態(tài)進行抽象設計,進而可以開發(fā)出更多新的視覺形象;可以推動設計者設計出更多新穎、獨特的作品??偟膩碚f,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比,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是存在著較大的不同。
4.2 抽象圖形提煉的表現形式
(1)打破常規(guī)。設計是一件需要花費心思的事情,所以對于設計者來說,細心是他們必備的一個特質。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設計者很難設計出有創(chuàng)新表現力的作品,所以設計者需要時刻保持一顆敏銳的心,注意打破常規(guī),隨時對外界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在不同的角度下觀察事物,發(fā)現事物在不同角度下的一個特征。只有從常人不能輕易觀察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去思考事物,這樣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也只有在了解事物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特別的作品。往往在設計師不注意的時候看到的事情,那就可能是最好看的一個景象,可以給他們提供很好的靈感來源。所以說藝術在于發(fā)現,也就是這個道理。
(2)尋找事物的內在聯系。除此之外,設計者也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狀態(tài)下去提煉抽象元素。因為事物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和其他的事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所以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狀態(tài)下,事物的狀態(tài)和形態(tài)可能又不一樣。例如對一條褲子進行發(fā)散思維,發(fā)現這條褲子又跟剪刀、勝利的手勢在外形上有相似之處,三種不同的事情竟然找到了它們的內在聯系,所以需要設計者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學會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狀態(tài)下發(fā)現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去提煉抽象元素。這樣才能使得作品更加有深意,富有藝術氣息。
(3)重構事物。當設計者已經把握住事物的本質,提煉出抽象圖形之后,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采用創(chuàng)造思維重新構造事物為新的事物形象了。通過抽象圖形體現出事物的本質,又能賦予圖形美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它關系到作品的成功,關系到作品是否可以通神地傳達出具體的信息。所以設計者需要在構建抽象圖形時,注意切合設計主題,與情景、狀態(tài)、時空等進行構建和勾勒,這樣才能使得作品不僅可以有著自身的特質,還有著圖形自身的形式美。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具有吸引力的作品。重構時,不僅要從大的方面去考慮,還要考慮細節(jié)部分,要真正做到統籌全局、協調全局。
5 結語
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如果想要突破目前的困境,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必須讓設計者們知道當前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困境,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改善。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語境下去觀察,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合理構建抽象圖形的框架,這樣才能設計出好的作品,才能推動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易西多,袁紅霄.扁平化設計的創(chuàng)新曲線解讀[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10):50-52.
[2] 高源,張玉霞.論色彩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所傳達的視覺效應[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09):50-53.
[3] 徐振庭,李都金.基于視覺溝通的圖形語言教學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8(16):104-108.
[4] 宋博.圖形和文字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大眾文藝,2018(11):101-102.
[5] 茹毅.曼德拉山巖畫景區(qū)視覺形象系統設計探索[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6] 陶誠.視覺傳達設計中抽象圖形的針對性提煉與表現[J].藝術科技,2017,30(12):310.
[7] 王俊.視覺傳達設計中抽象圖形的針對性提煉與表現[J].藝術科技,2017,30(11):283.
[8] 李萌,劉春雷.視覺傳達設計中抽象圖形的針對性提煉與表現[J].包裝工程,2014,35(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