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合唱這一藝術形式得到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廣泛關注。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創(chuàng)作于2001年,由金波、李眾作詞,孟慶云先生作曲,原唱由靈氣十足的武赫與銀河少年合唱團共同演繹而成。舒緩的旋律、輕快的節(jié)奏、令人振奮的歌詞,使作品倍受喜愛和推崇。本文擬從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特征、教學實踐等方面,對童聲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進行分析,希望對廣大學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合唱教學;《我仰望五星紅旗》
1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之創(chuàng)作背景
在學校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不可或缺,而“合唱”作為一項集體歌唱教學,更是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合唱藝術更多地追求諧和、均衡、立體化的和聲美,注重的是協(xié)調一致、富有變化的音色美。中小學合唱藝術的推行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增強集體觀念,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真切地感受到音樂的美,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美育之目標,促使中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段已鐾逍羌t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呼之欲出。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是一首清新活潑、朝氣蓬勃的合唱作品。該作品以鋪陳敘述的方式打破了以往用故事貫穿的手法,通過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歌聲傳遞著積極向上的無限美好,折射出祖國的繁榮富強。該作品力圖通過孩子們純真的眼睛和心靈,用他們純真的幻想和真善美的精神風貌來展現祖國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成就。該作品創(chuàng)作的初衷便是突出電視畫面中符號化的元素,突顯強烈的節(jié)奏感,試圖把全國3億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的赤子之情表現出來。這種通過小視角烘托大主題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整首作品不僅透著孩子們的純真與美好,還飽含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2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之藝術特征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全曲統(tǒng)一在F大調上陳述,采用4/4拍寫成,中速,曲式結構為帶再現單二部曲式。曲調清新悠揚,平緩而細膩,是一首十分適合兒童演唱的曲目。作品在旋律和節(jié)奏兩個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藝術特征:
2.1 如歌的旋律
旋律是一首歌的靈魂,優(yōu)美如歌的旋律往往更加能夠打動人。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的主題旋律采用波浪式、上下起伏的音型構成,節(jié)奏時緩時急,張弛有度。旋律多采用二度、三度音程進行創(chuàng)作,體現自然松弛的感受,表現出靜謐的情緒。五度、六度音程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抒發(fā)了內心的感受,充滿恢宏大氣的同時,又不乏婉轉細膩的情懷。旋律線條跌宕起伏,高聲部悠揚明亮,低聲部含蓄平滑,并且采用級進上下行的旋律走向,加以突出單音的大幅度跳進,營造出一種動靜平衡的律動。同時,高低聲部之間互相交錯、相輔相成、融會統(tǒng)一,對話般地展現出莘莘學子對祖國無限美好的祝福和憧憬之情。
2.2 頓挫的節(jié)奏
許多人常常會忽視節(jié)奏的重要性,而在一首樂曲中,節(jié)奏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在一首作品中,節(jié)奏常常是推動旋律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同樣的旋律線條配合不同的節(jié)奏音型,就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音樂風格,會有截然不同的音樂表現力?!段已鐾逍羌t旗》這首作品,采用級進上行的節(jié)奏音型,同時配合大量的附點節(jié)奏和切分節(jié)奏,使得旋律頓挫而又有不斷前行的動力,配合如歌悠揚的旋律線條,粗中有細,刻畫出主題的動力與張力,營造出一幅祖國大好河山、氣概豪邁的山水畫卷。
3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之教學實踐
3.1 音色的統(tǒng)一與節(jié)奏的把握
一首合唱作品的演繹成功與否,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聲音音色是否統(tǒng)一。將一群具有個性的聲音融為一體,這是十分有難度的。合唱是一門多聲部的藝術,因此各個聲部之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唱詞發(fā)聲的統(tǒng)一就與音色的統(tǒng)一密不可分,只有統(tǒng)一唱詞的發(fā)聲,才能使音樂整齊劃一地向前不斷前行。在節(jié)奏方面,要注意突出附點節(jié)奏和切分節(jié)奏的韻律,加強字頭重音,如“飄”“他”“太”等強拍節(jié)奏上的音,令整個作品強弱有致,給人一種“呼吸感”。從而一張嘴營造出晴空白云的場景,瞬間將人拉入場景。
3.2 氣息的訓練與游戲法的運用
面對童聲合唱團,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每個人都想在集體中“脫穎而出”,因此則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系統(tǒng)的氣息訓練顯得十分重要。要在練聲環(huán)節(jié)中強化孩子們對聲音共性的概念,而學生的自制力較弱,傳統(tǒng)的練聲方法對于他們來說顯得有些枯燥無味。筆者在這里建議可以借助“游戲”來輔助教師進行氣息訓練。例如,注意力強化訓練,將所有的孩子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教師通過指令,學生迅速作出反應,令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強化,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看指揮的習慣。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營造場景,如將自己想象成一輛小火車,慢慢地不斷加速開走了!從而不斷加深氣息練習。在演唱的第一句“我仰望五星紅旗她在萬里晴空飄呀飄呀”時,需要提醒學生控制力度,在白嗓、直聲的基礎之上,強調高位置哼鳴,增強學生對聲音的控制力,循序漸進,從而達到輕亮的音色。和聲聲部需要注意音量的控制,輕輕附和著主旋律,切忌“喧賓奪主”,蓋過主要旋律。這樣整個作品才會顯得層次鮮明,才會給人收放自如的感受。
4 結語
作品《我仰望五星紅旗》以孩童的視角構寫作品,以孩童稚嫩的音色演繹作品,展現了3億少年兒童對祖國繁榮的美好祝愿和美好未來的展望。本文主要從作品的藝術特征和教學實踐等方面入手,結合游戲教學法剖析了該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合唱教學實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陶冶性情,還能在本質上領悟作品的審美旨趣,從而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實現音樂教育的美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孟樂.童聲合唱常見問題分析與解決路徑[J].當代音樂,2017(11).
[2] 孫彩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北方音樂,2018(11).
[3] 王燕平.童聲合唱排練中常見問題的解決[J].黃河之聲,2012(05).
作者簡介:王建芳(1979—),男,福建龍巖人,本科,小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