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一、在課堂上營造“說”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表達
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我精心設(shè)計每一個問題,并且弄清問題的難易程度與梯度。容易回答的問題讓那些特別膽小、平時不善言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對于難度稍大的問題則建議小組內(nèi)的交流討論,一來小組內(nèi)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起到帶動作用,二來不做聲的學生在小組這個小的空間內(nèi),在同伴面前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對于膽小的學生和不善交流的學生只要在課堂上表達出自己的看法,我都給予表揚,對于他們獨到的看法讓全班同學鼓勵他們,讓他們分享回答問題的喜悅,心中不再膽怯,在班級內(nèi)有一種成功感與自信心。我想這種良好的開端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久而久之,他們就愿意回答問題了。因此,我們教師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剛剛萌發(fā)的說話欲望加以保護,要有意識地多提問,并對他們?nèi)〉玫奈⑿〉倪M步給予鼓勵,這樣就會慢慢調(diào)動整個班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達欲望。
二、在辯論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與口頭表達能力
實踐研究顯示,辯論可以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學生針對同一問題出現(xiàn)多種看法,實質(zhì)上這是非常難得的。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善于把握機會,充分激發(fā)學生討論欲望,在爭論當中鍛煉其學習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大大拓展學生思維。教學活動中我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引導學生辯論。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我利用視頻給學生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賽,在觀看的同時學生為這些口齒伶俐、聰明且思維能力強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精彩的表現(xiàn)所折服。第二天的課堂上我趁熱打鐵組織了一次辯論賽。當時我們正在學《陳太丘與友期》一課,文中最后一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蔽易プ∵@句話設(shè)計了辯論題目:甲方:元方是一個有禮的孩子,乙方:元方是一個無禮的孩子,然后大家分組進行辯論,學生采用生活與自己學習中的積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雖然我們的辯論稱不上唇槍舌戰(zhàn),但在辯論中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表達了情感,關(guān)鍵是激發(fā)了學生說的欲望,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開展“課前3分鐘演講”,在演講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鑒于學生的現(xiàn)狀,我和學生的商議是這樣的:在材料搜集方面,沒有做過高的要求,只是讓他們根據(jù)他們的喜好,講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一篇好的文章,還可以有感情的朗誦一首詩等。萬事開頭難,所以先從能力強的一號開始。練習初期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是站在靠前的位置,相對來說語言運用非常生硬,且表情也不夠自然。我讓旁邊的學生進行點評,在指出優(yōu)點的同時糾正錯誤。這樣,不僅被點評的學生可以快速接受,而且點評學生的水平也可以得到適當提升。隨著時間地推移,已經(jīng)有更多學生喜歡參與該活動,并學會了精心準備材料,并熟記在心,向老師以及同學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對演講內(nèi)容做出明確規(guī)定,必須要結(jié)合口語交際需要,通過搜集名人故事以及探險故事等,增強趣味性。一學期,每個學生有兩次演講的機會。經(jīng)過練習,學生對自己想說的內(nèi)容充滿了信心,就連過去只能說一兩句話的學生,現(xiàn)在也能圍繞一個意思說上幾句話,而且態(tài)度自然,目光平視。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不僅積累了很多的古詩,還聽了很多的故事,不僅使學生的知識得到了積累,更可喜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四、在角色扮演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分角色進行表演。童話是學生們樂于學習的。如在學完《皇帝的新裝》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角色的扮演,學生在課下認真準備素材,小組內(nèi)互相斟酌與研討,在扮演中每個孩子都參與了,雖然角色有大有小,但在交流中學生的性格開朗了,在互相的交流中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學生課堂上表演得惟妙惟肖,口頭語言得到了鍛煉,并且對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體會得更加深刻,課堂效果大大提升。
經(jīng)過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原來的“一言堂”不在了,現(xiàn)在的課堂學生成為了真正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語言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習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效率也大大提升。
★作者通聯(lián):山東淄博市臨淄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