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爽(散文家):
《熱草》通過一個出租車司機的第一人稱自述,交叉呈現(xiàn)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兩種人生,以及二者之間的微妙關聯(lián)。對深夜搭車女孩的種種猜測,通往懸而未決的諸多可能;而對于講述者來說,夢想的夭折如此輕而易舉,小概率事件造就不可避免的轉折……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人生和世界同樣是脆弱的。
劉曉閩(作家、編輯):
《熱草》是一篇精巧的短篇小說,首先吸引我的不是小說內容,而是這位年輕作者對小說時空的切割與拼貼的處理。其次是兩個故事的互為映照:一個是發(fā)生在現(xiàn)在的,高中女生對她的物理老師卑微的愛;另一個是十二年前,年少輕狂的“我”,為了作家的理想,在可能無意間被輕慢的情形下,因極強自尊心的驅動,竟然自戕掉右手兩根手指,以如此慘烈又決絕的行為來為自己的理想正名。兩者共同指向了這篇小說的主旨:堅忍的、不被人了解的愛,我們卻可以為之默默付出,犧牲再多也在所不惜。這種卑微是熱草的命運,也是它的寓意所在。王佳玉骨子里有一種自我、張揚、不羈的氣質,誠然這篇作品尚有瑕疵,在語言、細節(jié)方面還需錘煉與打磨,但已展露出作者較強的敘事和架構故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