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仲
摘 要 在初中階段,為提高生物教學質量,需要教師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通過有效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構建,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與興趣,并且在有效實驗教學課堂,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B01,D03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5-0152-01
中學生物實驗教學課堂,存在一些不足因素,有效分析其不足能夠提高認識,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科學措施,以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希望本文的進一步分析能夠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水平。
一、中學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沒有充分接受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中學生物課程中必須增加實驗課程的比例,以求更好鼓勵學生學會動手實踐,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但在實際上,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沒有切實領會全新教學方針的意義和價值,即使開展了更多的實驗課程,但其教學方法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主。這就導致了學生實驗教學與教材初衷相背離,實驗教學的目的沒有落實。
(二)師生之間欠缺有效溝通
受限于傳統(tǒng)教育理念,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往往只在課堂中的問答展開,缺乏具有深度和廣大的交流和互動。所以,教師難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也難以落實更有針對性的實驗教學開展,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例如,在“自然界的生物鏈”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存在如下的疑惑,生物鏈沒有循環(huán)和頂點嗎?細菌等微生物是否需要歸為生物鏈之中。如果教師沒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自然就不能了解學生的實際困惑,學生對生物鏈的知識也只是一知半解。
二、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對策
(一)多渠道地積累知識
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的一大作用,即為通過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積累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盡管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為薄弱,但其學習速率十分快,能夠對全新的理念和知識快速消化,所以此時更是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時期。例如,“膽汁對脂肪的乳化”的課程中,教師就要組織好學生的實驗課程。首先,為學生準備兩支裝有脂肪試管,分別向其中滴加清水和膽汁,并讓學生做好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記錄工作,從實驗現(xiàn)象出發(fā)進行思考。在滴加清水的試管中,學生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變化,而此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做出分析和總結,并自主展開如比較試驗等其他實驗,從而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實驗教學,教師也要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使用多媒體設備、聯(lián)系學生生活情境展開等教學方法,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課程中,教師即可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在吃饅頭的過程中,為什么能夠感受到一絲絲的甜味。而學生能夠展開主動的思考,是否是因為饅頭的主要成分——淀粉具有甜味。此時,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契機,組織學生展開實驗課程。實驗通常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出質疑,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達到更好的綜合教學效果。
(三)熟練采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作為一項新的現(xiàn)代教學工具正逐步進入我們的生物實驗課堂。想要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多樣化的實驗手段,如,借助幻燈機進行實物投影,有助于學生更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利用計算機多媒體電教化設備,可把一些教師做不了的實驗和不合適做的實驗制成教學軟件,在課堂上反映,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展示功能播放視頻、動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探索欲望;學生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圖片拖動功能,組裝儀器,演示實驗流程,更好地熟悉實驗步驟;利用白板存儲記憶功能收集處理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另外電子白板的截圖放大功能、記時功能以及軟件中攜帶的測量、繪圖工具在實驗課上也經常用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性技術引入和呈現(xiàn)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根據(jù)需要隨時增減調整教學內容,增強師生參與和互動,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大都是操作模仿式,即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實驗——小結實驗結果。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被動性”大于“主動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只是“觀察者”、“驗證者”,而不是“探究者”、“發(fā)現(xiàn)者”。學生沒有機會去發(fā)現(xiàn)問題,也不需要去分析、解決問題,這樣最終會扼殺學生的探究欲望,抑制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貫徹新課改所倡導的探究性理念,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構建“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要深入了解并科學調控探究實驗過程,做一名“引導者”,讓學生獨立設計,分組探討,通過動手實踐來探究實驗過程。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合作與交流,通過互動體驗,實現(xiàn)資源共享、差異互補、協(xié)同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之,為了進一步保證生物實驗教學質量,教師應該不斷重視提高自身教學認識,明確教學過程存在的不足,并積極采取有效方法,幫助學生提高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琦.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研究[J].現(xiàn)代鹽化工,2018,45(0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