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雨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北京100029)
2017年,我國合成樹脂進口總量達到3451萬噸,同比增長4.4%,增幅較2016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其中五大通用合成樹脂的進口總量為2045萬噸,較上年增長了13.7%,占合成樹脂進口總量的59.3%,所占比例較2016年提高了4.9個百分點。近年來盡管煤制烯烴(CTO)和甲醇制烯烴(MTO)的發(fā)展使得我國合成樹脂保持一定的增長,但石腦油制烯烴的增長缺失,導致了供應增長遠不能滿足需求增長,合成樹脂的進口量逐年上升。
2017年我國合成樹脂進口總量達到3451萬噸,用匯51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4%和15.0%;合成樹脂進口平均單價為1501美元/噸,比2016年1363美元/噸的平均價格增長了10.1%(見表1)。
2017年我國合成樹脂出口總量達到907萬噸,同比增長10.5%,但增幅較上年降低了1.4個百分點;合成樹脂出口單價為1657美元/噸,比2016年1488美元/噸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1.3%(見表2)。
表1 2012?2017年合成樹脂進口變化
表2 2012?2017年合成樹脂出口變化
2017年我國五大通用樹脂進口量達到2045萬噸,較2016增長了13.7%;2017年五大通用合成樹脂進口量占合成樹脂總進口量的59.3%。2017年五大合成樹脂進口均保持了一定的上漲,其中PE的漲幅超過了20%,PVC和PS進口也擺脫了多年的衰退,出現(xiàn)了4%~6%的增長,PP和ABS依然保持相對平穩(wěn)的增長。
從近5年來五大合成樹脂進口趨勢看(見表3),PE進口保持了較快的增長,2012?2017年年均增速達到了8.8%,其他樹脂產品中除ABS產品在5年保持年均增速1.4%外,PP、PS和PVC產品均呈現(xiàn)下降。2017年受到全球和國內經濟好轉的影響,國內合成樹脂進口均出現(xiàn)了增長,但這種現(xiàn)象估計很難持續(xù)。
表3 2012?2017年五大通用樹脂進口量變化 萬噸
2017年五大通用樹脂進口有如下特點:
1)五大通用樹脂在合成樹脂的進口中仍占主導地位,且所占比例在不斷提高,近年來雖然國內規(guī)劃了多套乙烯及丙烯裝置,但由于大規(guī)模投產集中在2020年后,因此五大通用樹脂進口仍將是合成樹脂進口增長的重要動力。
2)專用樹脂保持了較快增長,2017年海關總署新增了“其他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編碼,從統(tǒng)計看,2017年該編碼下進口量達到了22.4萬噸,同時丙烯共聚物的進口量也達到172.4萬噸,表明了國內專用樹脂進口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3)PE進口大幅增加,增速達到20.9%,其中LDPE、LLDPE和HDPE進口增速分別為15.7%、24.3%和21.2%。雖然2017年國內產量增加了4.2%,但進口大幅增加表明國內PE市場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
4)PVC進口量連續(xù)兩年呈現(xiàn)增長,表明經過近10年的去產能,國內PVC已逐步擺脫多年來產品過剩的壓力,一些高品質的PVC產品需求出現(xiàn)回升。
近年,我國五大通用樹脂的進口基本來自中東和亞太地區(qū),如韓國、中國臺灣省、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見表4),2017年來自美國的合成樹脂產品在顯著增加。
表42017 年國內合成樹脂主要來源 萬噸
在我國五大通用樹脂的進口量中,來自亞太地區(qū)的國家和地區(qū)約占45.6%,比2016年的48.4%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2017年來自美國的五大合成樹脂大幅增加,進口量為112萬噸,較2016增長了50.8%,是2017年增幅最大的國家和地區(qū);來自沙特的數(shù)量為303萬噸,同比增長了29.3%,2017年沙特已成為我國五大合成樹脂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在從亞太地區(qū)的進口中,來自韓國、中國臺灣省和新加坡的產品分別為293萬噸、246萬噸和170萬噸,分別占我國總進口量的14.3%、12.0%和8.3%,在國內進口份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近年來亞太地區(qū)由于乙烯項目產能擴張有限,同時經濟發(fā)展也拉動了當?shù)氐男枨?,盡管在PVC、PS和ABS上仍是國內合成樹脂的主要來源地,但在聚烯烴產品的優(yōu)勢正在逐步喪失。
中東地區(qū)近年來聚烯烴產量增長迅速,出口到我國的產品不斷增加,2017年達到778萬噸,約占國內五大合成樹脂總進口量的38.0%,其中PE進口量為669萬噸,約占55.6%,PP產品為104萬噸,約占21.2%。
2017年來自美國的產品增長很快,主要為PE、PP和PVC。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PE為60.1萬噸,PP為17.2萬噸,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22.5和9.9萬噸,占聚烯烴進口的10%左右,美國繼沙特之后也已成為重要的聚烯烴來源地。從未來發(fā)展看,北美地區(qū)將成為近年來全球乙烯產能增長的主要地區(qū),因此未來幾年來自于美國的PE產品將明顯增加。
2017年我國五大通用樹脂進口量最多的省市是廣東、浙江、上海、山東、江蘇、福建、天津和北京等(見表5)。廣東省五大通用樹脂進口近20年來一直保持領先優(yōu)勢,2017年進口量達到589萬噸,占全國進口量的28.8%,但所占比例已明顯下降,同2007年相比廣東占國內進口比例下降了近24個百分點;而長三角地區(qū)如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進口量卻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上升。2017年江浙滬三省市五大通用樹脂的進口量由2007年的313.9萬噸上升至2017年的873.7萬噸,增長178%,占全國五大通用樹脂總進口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24.9%上升至2017年的42.7%。從國內省市進口情況看,長三角和珠三角仍是五大合成樹脂的主要進口地,其中長三角以PE和PP為主,而珠三角除進口大量的聚烯烴產品外,PS、PVC和ABS都有較大的進口量。
表5 2017年全國主要省市五大通用樹脂進口量 萬噸
近年來我國合成樹脂進口貿易方式變化較大,其中五大通用樹脂來進料加工貿易進口占比繼續(xù)下降,而一般貿易進口逐步持續(xù)提高,2016年和2017年,來進料加工貿易所占比例分別為29.4%和26.1%,國內貿易占比的變化反映出國內合成樹脂需求強勁,同時也表明國內制成品出口增加將更多的依賴新產品、新技術的拉動,而傳統(tǒng)的來進料形式正在逐步萎縮。2017年國內五大通用樹脂不同貿易方式進口見表6。
表6 2017年五大通用樹脂不同貿易方式進口量 萬噸
2017年受到西歐經濟復蘇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全球經濟呈現(xiàn)較快復蘇。據(jù)IMF最新報告,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超過了3%[1]。經濟的增長拉動了世界合成樹脂的需求,據(jù)IHS估計,2017年世界五大合成樹脂的需求達到2.32億噸,較2016年增長了3.7%,同時原油價格也出現(xiàn)了較大回升,2017年布拉特油價全年均價為54.9美元/桶,較2016年的45.0美元/桶增加了近10美元/桶。需求和原料價格的增加,使得2017年合成樹脂價格總體呈現(xiàn)上漲格局,這也反映在2017年進口價格上。2017年國內合成樹脂進口價格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回升,平均漲幅在6%左右(見表7)。其中ABS漲幅最大,為20.3%,其他產品LDPE和HDPE上漲幅度均為3.8%,LLDPE價格同2016年持平,PP均聚物上漲了3.6%,PP共聚物上漲了6.8%,PVC上漲了8.5%,GPPS/HIPS上漲了9.1%,只有EPS產品出現(xiàn)了2.1%的下跌。
表72012 ?2017年進口價格對比 美元/噸
雖然五大合成樹脂出口也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國內合成樹脂出口真正形成氣候的只有EPS和PVC。從2017年看,國內只有這兩個產品的出口量大于進口量,反映出這兩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
2017年國內五大合成樹脂出口量為301萬噸,其中EPS出口量為27.5萬噸,凈出口量為24.2萬噸;PVC出口量為110.3萬噸,凈出口量為10.1萬噸。
從EPS和PVC的出口目的地看,EPS主要出口到韓國、巴西、越南、智利、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qū),PVC主要出口到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泰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qū)。因此,中國的合成樹脂產品出口主要面向發(fā)展中國家和周邊國家或地區(qū)。從未來出口趨勢看,由于產能較大,未來EPS和PVC仍具有較大的出口潛力,同時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將是出口的重點地區(qū)。
近年來隨著我國EVA、PC、POM、PBT和PMMA等工程塑料的生產裝置逐步增多,產量也出現(xiàn)了較快的增長,但國內經濟結構性轉型仍使得工程塑料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同時國內工程塑料普遍存在的品質問題也是近年來工程塑料進口維持在較高水平的原因之一。2017年EVA、PC、POM、PBT和PMMA的進口量分別達到103.5萬噸、138.5萬噸、30.9萬噸、15.3萬噸和19.2萬噸,同比分別上漲9.9%、5.0%、5.7%、17.7%和?3.3%(見表8)。
表82012 ?2017年國內主要工程塑料進口變化 萬噸
2017年,我國EVA進口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達到103.5萬噸,約占國內EVA消費量的70%以上。從近年來國內EVA的使用情況看,雖然鞋用EVA的所占比例依然最大,約占總消費量的35%,但EVA新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展。主要表現(xiàn)在:①太陽能電池封裝膜需求持續(xù)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全球太陽能裝機量達到98.9GW,較2016年增長29.3%[2],其中約70%來自于中國;②EVA在包裝領域的應用持續(xù)升溫,隨著國內冷鏈物流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EVA包裝產品的性能優(yōu)勢逐步得到體現(xiàn);③EVA發(fā)泡材料的用途逐步得到開拓。在國內EVA發(fā)泡材料主要用于鞋材,近年來其應用領域逐步開展,主要包括消聲材料、保溫材料等。
中國PC樹脂供需增長迅速,到2016年國內PC產能達到87萬噸/年[3],估計2017年產量近70萬噸。2017年隨著國內消費電器產品快速發(fā)展,國內對PC的需求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這也使得國內進口維持在較高水平,2017年國內進口量達到138萬噸。從未來發(fā)展看,盡管國內將新建大量的PC裝置,但受到需求的強勁增長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缺失,預計未來國內PC的進口仍將保持較高的水平。
2012?2017年,我國POM進口量的年均增長率為7.7%,2017年我國POM樹脂進口量達到30.9萬噸,較2016年增長5.7%。從目前國內供需情況看,2016年國內POM產能接近50萬噸/年,需求達到52萬噸。但由于國內POM產品均為中低檔產品,且企業(yè)缺乏必要的改性技術,使得國內產品很難進入到電子電器及機械工程等領域,因此進口保持一定的增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從未來發(fā)展看,盡管一些企業(yè)仍將會建設新的POM裝置,但如果企業(yè)不注重開拓市場,不再產品品質上做文章,未來進口產品占據(jù)國內市場的格局仍將持續(xù)。
中國廢舊塑料的進口始于上世紀90年代,受到國內合成樹脂需求的快速增長,為了彌補國內合成樹脂的短缺,中國政府容許進口一些能夠重復利用的廢舊塑料制品。由于廢舊塑料價格較低,因此受到了大量生產中低端產品的企業(yè)歡迎。特別是到2005年后原油價格高位,合成樹脂原生料價格居高不下,廢舊塑料及再生料進口快速增長,到2012年,國內廢舊塑料進口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887萬噸。
廢舊塑料的進口雖然填補了國內合成樹脂的供應不足,但同時也帶來了深刻的環(huán)境風險,一些企業(yè)為了追求利潤,竟然將國外的塑料垃圾進口到國內。雖然海關總署2013年發(fā)動了“綠籬行動”,對塑料垃圾進口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廢舊塑料進口帶來的環(huán)境風險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2017年6月,中國政府正式通知WTO組織,決定從2017年底正式停止進口廢舊塑料,正式開始根治塑料垃圾進口給國內環(huán)保帶來的沖擊。受此影響,2017年下半年國內廢舊塑料進口直線下降,全年缺口廢舊塑料582.9萬噸(見表9),同比下降了20.7%。
表92012 ?2017年國內廢舊塑料進口情況 萬噸
目前國內再生塑料仍有較強的市場需求,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各種塑料制品及塑料方便袋大部分由廢舊塑料再生制造,對廢塑料的需求很大。據(jù)塑料行業(yè)人士介紹,目前正規(guī)的塑料加工廠一般用廢舊塑料生產非食品包裝(如農藥、建筑涂料、工業(yè)零件、動物飼料等)、裝飾物及建筑材料等;同時受到環(huán)保的要求,汽車零件、塑料管材、家電等一些不對人類造成傷害的部件也在使用回收料等。因此未來國內對低價的回收料或再生料的需求仍很大。
從2018年廢舊塑料進口看,進口大幅減少將成為必然,因此替代進口廢舊塑料將成為2018年國內合成樹脂進口的主旋律。
1)從2017年中國合成樹脂進口看,國內經濟好轉,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是進口出現(xiàn)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中國合成樹脂及聚合物產量保持了較快增長,2017年國內合成樹脂產量達到了8378萬噸,表觀消費量突破了億噸大關,達到了1.08億噸。國內良好的需求環(huán)境,給全球合成樹脂生產商帶來了穩(wěn)定的市場。
2)近年來雖然中國乙烯及合成樹脂產能保持了較快增長,但由于受到2014?2018年沒有大型石腦油制乙烯裝置的投產,使得國內乙烯產能增長不能滿足需求增長,一些產品進口快速增加,如PE,2017年進口量達到了1200萬噸以上。從2018?2020年發(fā)展情況看,盡管國內有一些乙烯裝置建成投產,但仍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國內PE進口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3)合成樹脂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xiàn)在成本和品質上。近年來國內合成樹脂發(fā)展很快,一些產品的產能增長迅速,有些產品的產能已超過需求。但由于品質和成本的問題,國內裝置的開工率不超過50%,而大量的國內需求仍將依賴進口。因此,企業(yè)在建設新的合成樹脂裝置時,要優(yōu)先考慮裝置或產品的競爭力,因為即使是國內有較大的缺口,但也絕不是建設新裝置的理由,只有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4)大力拓展國外市場。盡管國內合成樹脂進口量很大,但也不乏出現(xiàn)如EPS、PVC及聚乙烯醇等凈進口的產品。這些產品也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在國際市場站住腳跟。未來隨著國內合成樹脂產能的快速增長,PP等產品將出現(xiàn)過剩,因此提早開拓國際市場將有利于國內合成樹脂產業(yè)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