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對曹丕養(yǎng)生觀的影響

      2018-07-27 11:27陳成文
      青年文學家 2018年14期
      關鍵詞:養(yǎng)生天人合一曹丕

      基金項目:2016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春秋至魏晉時期皖北地區(qū)著名歷史人物養(yǎng)生思想研究(SK2016A052)階段成果;2017年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魏晉時期“曹氏父子”養(yǎng)生思想研究(2017—B—9)階段成果。

      摘 要:道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一時,辟谷、氣功、御女術等道家學派養(yǎng)生方法在社會上影響較大,而魏帝曹丕則主張養(yǎng)生應該遵從自然規(guī)律,不能盲從世俗、相信方術,深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響。

      關鍵詞:道家;天人合一;曹丕;養(yǎng)生

      作者簡介:陳成文(1981.7-),漢族,安徽碭山人,講師,文藝學碩士,研究方向:古典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01

      魏晉時期,許多西方宗教傳入中國,佛教的興起和道教的盛行,打破了漢代“獨尊儒學”的局面,道家提倡的無欲無為、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了魏晉時期的將相帝王,尤其對魏帝曹丕的養(yǎng)生觀影響較大。

      一、曹丕與道家天人合一

      1.曹丕

      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文武雙全,博覽群書,通曉諸子百家,220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226年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v觀曹丕一生,戎馬生涯,七載執(zhí)政,改革吏制,英年早逝,讓人嘆惋。

      2、道家天人合一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天人合一在老子看來是與“道”一致的,就是要聽任萬物之自然。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就是對天人合一的界定?!吨芤住の难浴诽岢觯骸胺虼笕苏?,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而況于人乎?”,指的也是天人調和,一方面尊重自然規(guī)律,一方面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道家思想關于“天人合一”最全面的釋義。

      二、天人合一與養(yǎng)生之關系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與養(yǎng)生關系密不可分,我們可以從道家的天人感應、天人同律、天人同構的角度,考量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1.天人相互感應,要長壽需要順從天命。天人感應,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感應相通,一是人與神靈之間的感應相通。在古人看來,神靈往往是通過一定的自然現(xiàn)象來顯示其存在,即所謂“天垂象,見吉兇”《易·系辭上》。人們通過觀察天象就可以感知天意。故中國古代天子有用于觀天象的“靈臺”,感天意以察人事,以行其政。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則是客觀存在的,這對個體養(yǎng)生來說,就是養(yǎng)生要遵守自然規(guī)律,順從天命而為,而非為所欲為。

      2.天人同生同律,遵規(guī)守律才能延續(xù)生命。道教不僅認為人與天地在形體結構上是相應的,而且認為人生命活動的節(jié)律,如氣血之循環(huán)等,與天地日月、一年四季之氣的運轉規(guī)律、度數(shù)存在著一致性。《古文龍虎經注疏》王道疏曰:“人之一身,亦體天地,其中陰陽升降,亦與之符契。”

      3.天人同構同一,要控制喜怒思恐。道教把天與人相類比,認為人與天地具有同樣的形體結構,產生了“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觀念。這種人與天地相對應的思想,在最早的中醫(yī)典籍《黃帝內經》中便有表現(xiàn)。《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恐。”淮南子·精神訓》更具體指出:人“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jié)。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對曹丕養(yǎng)生觀的影響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響曹丕一生。無論是他對天命、相士的認可,還是對神仙方術的否定,以及他追求及時行樂消解人生苦悶的做法,都深受道家思想影響。

      1.認可“天命”。為了鞏固曹魏政權,并為其統(tǒng)治尋找合適的理由和輿論宣傳需要,曹丕選擇了順從“天命”。曹丕繼魏之位時,張魯部將李伏上表中曰:“殿下即位初年,禎祥眾瑞,日月而至,有命自天,昭然著見……今洪澤被四表,靈恩格天地……”指出曹丕建魏代漢是天命使然,為曹魏建立提供了輿論支持,在漢末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下,把天命歸屬轉移到曹魏之下。這對曹丕來說,是為了鞏固其政權的穩(wěn)定,也說明了他建魏之初,對“天命”的認可和對天人合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其養(yǎng)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2.否定神仙方術。魏晉時期,帝王將相爭相信奉黃老之學,神仙、方術之學得到傳播和發(fā)展。然而,作為帝王,曹丕不同于其父曹操一味追求長生不老,四處求仙問藥,而是持否定態(tài)度,警醒人們正確認識神仙、方術?!兜湔摗ふ摲叫g》中指出了辟谷、行氣、補導之術及仙道、問藥現(xiàn)象在社會上的盛行的現(xiàn)狀,指出是“愚謬”,告誡世人不能被神仙方術迷惑,要正視現(xiàn)實,積極出世。表明曹丕一方面敬畏生命,關注養(yǎng)生,一方面不盲目從眾,癡迷神仙方術,表現(xiàn)出他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3.及時行樂。曹丕詩文中有感于人生苦短的詩文不占少數(shù),在關注生命、敬畏生命的同時,他也指出應當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才能不朽。為了消解人生苦短的現(xiàn)狀,他并沒有想著去祈求靈丹妙藥延長生命,而是提倡珍惜當下,及時行樂。如在《大墻上蒿行》中,“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夏當服綺羅輕涼。行力自苦,我將欲何為?不及君少壯之時,乘堅車策肥馬良。上有滄浪之天,今我難得久來視;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何不恣意遨游,從君所喜?”寫出了年命無常之感、及時行樂之情,折射出曹丕對人生苦短的感嘆和及時行樂的養(yǎng)生觀。

      四、結論

      可見,曹丕養(yǎng)生觀深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一方面他主張法任自然,又主張不能盲目相信方術,對辟谷、學氣功、行御女術持否定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具有一定進步性,對后世養(yǎng)生思想產生了積極影響。

      猜你喜歡
      養(yǎng)生天人合一曹丕
      曹丕組織“驢叫葬禮”
      給曹丕的建議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中國學派”動畫片的審美解讀
      武術功法運動的養(yǎng)生價值探微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yǎng)生理論探析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
      淺談傳統(tǒng)審美對當代藝術的影響
      淺論莊子的養(yǎng)生之道
      淺說檔案工作者的保健
      遂平县| 扎鲁特旗| 门头沟区| 江门市| 忻州市| 武宣县| 阿鲁科尔沁旗| 伊吾县| 莎车县| 湖州市| 武隆县| 贵南县| 垣曲县| 红桥区| 贵定县| 青海省| 读书| 沙雅县| 新乐市| 建湖县| 余姚市| 兖州市| 五峰| 乌拉特前旗| 长汀县| 繁昌县| 黄平县| 浏阳市| 栖霞市| 富民县| 垦利县| 本溪市| 乌拉特前旗| 津市市| 云林县| 佛学| 彭山县| 舞钢市| 司法| 太仆寺旗|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