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明,黃巧玲,徐 凱
耳郭外傷是常見的臨床急診外傷,如若處理不當,可增加耳郭軟骨膜炎、軟骨壞死、耳郭畸形的風險,嚴重影響顏面部美容,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如何及早針對耳郭外傷進行一期救治,盡量避免二期修復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目前針對耳郭外傷救治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皮瓣修復常用于特殊部位的美容修復[1],筆者利用帶蒂筋膜瓣在急診聯(lián)合美容技術的基礎上完成1例耳郭外傷修復。
患者,女,61歲。左耳及左耳后發(fā)際線緣外傷1h后來我院就診,急診給予清創(chuàng),縫合耳后傷口,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 500 IU),靜脈滴注頭孢唑林2 g后轉(zhuǎn)入我科就診。體格檢查:患者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左耳部耳郭邊緣缺損,面積3 cm×2 cm,皮膚、皮下組織、軟骨膜缺損,左耳后發(fā)際線緣皮膚裂傷長約3.5 cm(圖1),余無異常。既往體健。手術方法:常規(guī)消毒頭面部,1%利多卡因浸潤麻醉耳郭和頭皮創(chuàng)緣之間的皮膚,接創(chuàng)緣末端沿著發(fā)際線平行于耳郭做一長約2.5 cm的切口,頭皮創(chuàng)緣與切口成“V”字(圖2a)。切開皮膚并在皮下分離形成上下兩塊帶蒂皮瓣(圖2b,2c),隨后切開耳后頭皮創(chuàng)緣處的淺筋膜,將淺筋膜向耳郭根部分離(圖2d)、折疊、覆蓋(圖2e)耳郭缺損處。用6-0尼龍線對位縫合兩塊單蒂皮瓣,以及皮瓣與耳郭缺損緣皮膚(圖2f),再將兩單蒂皮瓣與頭皮緣做VY縫合(圖2g,2h,圖3)。用凡士林碘仿油紗覆蓋皮片,在耳后溝用紗條加壓填塞,最后用紗布包扎耳郭。術后第2天開始靜脈滴注頭孢唑林2 g,每日1次,靜脈滴注4 d。同時給予紅外理療儀照射30 min,每日1次。
術后第2天,皮片紅潤有光澤,無血腫水泡。術后第4天,與耳郭創(chuàng)緣縫合的上帶蒂皮瓣皮片色澤變暗,血供可能受到影響,遂增加紅外理療儀次數(shù)為每日2次,每次照射30 min。術后第10 d拆線,第13天觀察皮片恢復良好,之前色澤變暗的皮瓣形成干痂。術后48 d隨訪,左耳郭皮膚整體愈合良好,痂皮已褪去,輕度瘢痕化,色澤恢復正常,無攣縮,耳郭形態(tài)良好(圖4),患者非常滿意。
圖1 耳郭受損術前
圖2 手術過程示意圖
圖3 耳郭受損修復術后即刻
圖4 耳郭受損修復術后48 d恢復情況
耳郭受韌帶、肌肉、 軟骨和皮膚的作用固定于頭顱側(cè)面,突起于周圍皮膚,在遭受嚴重挫、咬、切割、撕裂、火器等外傷后易發(fā)生部分缺損或全耳郭缺失。如果處理不及時、處理不當,可增加耳郭損傷的修復難度和工作量。急診科是收治耳郭損傷的主要科室,如若缺損面積較大,病情特殊、復雜、嚴重的耳郭缺損,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轉(zhuǎn)入整形美容科進行相應處置。目前,復雜的耳郭缺損修復方法還有以下幾種[2,3]:①利用耳后皮瓣向前推進,并做二期修復;②在耳后乳突區(qū)皮膚上與缺損緣相齊的部位做切口,將耳郭埋于耳后皮膚內(nèi),再行二期修復;③利用耳后淺筋膜做缺損處的軟骨支架覆蓋,其上植中厚皮片;④在以上方法不適用時用皮管形成皮瓣修復耳郭缺損,并做二期修復。該例由于缺損面積較大,患者也拒絕切除部分耳郭組織,并發(fā)耳后頭皮緣外傷,且耳后創(chuàng)緣高于耳郭創(chuàng)緣,耳郭修復的前兩者方法已經(jīng)不適用。筆者首先考慮結(jié)合外傷的特殊性,利用雙蒂皮瓣修復耳郭缺損,耳后淺筋膜作為耳軟骨支架材料進行修復。鑒于耳郭皮膚薄,皮下組織少,血供、神經(jīng)支配較弱,抗感染力和愈合能力較差,筆者從耳后頭皮創(chuàng)緣分離淺筋膜,一來可以為耳郭皮膚提供血供,二來可以作為耳軟骨的支撐材料。然而直接縫合雙蒂皮瓣和耳郭創(chuàng)緣皮膚,張力過大,拉攏縫合后耳外翻,因而最后行帶蒂筋膜瓣進行修復。盡管術后出現(xiàn)瓣尖血供較差,經(jīng)過多次理療后耳郭缺損愈合良好。當缺損面積很大,皮瓣修復已經(jīng)不能滿足缺損的需求時,植皮和皮管先行修復缺損面積后再進行二期修復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術后針對傷口的護理也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關鍵點在于確保皮瓣血供正常[2],可通過以下措施進行護理:①除了紅外理療外還可通過外涂肝素鈉、紅光照射、靜脈滴注擴血管藥等方法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②盡量減少皮瓣的張力,避免壓迫、牽拉耳郭,囑咐患者取健側(cè)臥位。
本例耳郭外傷并發(fā)耳后頭皮緣創(chuàng)傷,且耳后創(chuàng)傷的位置較特殊,筆者綜合了耳郭缺損和耳后創(chuàng)傷的情況,利用帶蒂筋膜瓣一期修復,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臨床上處置耳郭損傷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