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娟
摘要:高校師生信任關系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人際信任關系,對大學生學業(yè)進步與長久發(fā)展、教師教學科研等都有重要的影響。為了構建良好的師生信任關系,建設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筆者結合新時期的社會特點,列舉分析了當前高校師生信任關系面臨的一些挑戰(zhàn):部分教師綜合素質與學生期望有差距,一些師生溝通距離逐步擴大,個別師生關系趨于功利化等,并深入探討高校構建更好的師生信任關系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師生信任關系;構建
2014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作《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重要講話時指出,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信任的,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筆者對新時期高校師生信任關系面臨的一些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校師生信任關系構建的重要性
(一)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有助于學生學業(yè)進步和身心健康成長
大學生雖然基本上都為成年人,但因其未脫離校園環(huán)境,性格、心理等方面都不夠成熟。高校教師作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接觸最多、對大學生影響最大的成長導師,對大學生有重要的影響。構建良好的師生信任關系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和課后自主學習中,從而促進學生學業(yè)進步。此外,高校師生良好信任關系的構建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對其良好人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有助于教師獲得幸福感和激發(fā)責任感
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職業(yè)活動中所產生的認知滿意度和所獲得的愉悅的情緒以及情感體驗。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會使教師感受到自己被學生尊敬和愛戴,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工作得到肯定與認可。高校教師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滿足后,會激發(fā)他們的責任感,促使教師更加認真、負責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三)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促進高校長遠發(fā)展。
師生良好的信任關系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這也會有效化解師生之間出現(xiàn)的誤會,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二、新時期高校師生信任關系面臨的困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以及市場經濟的繁榮發(fā)展,信任缺失現(xiàn)象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部分高校師生的信任關系也面臨困境。
(一)部分教師綜合素質與學生期望有差距
當前,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生可以運用新媒體等獲取知識和各類信息?!耙恢Х酃P一本書”的傳統(tǒng)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高校教師在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有必要不斷學習其他相關知識來充實自己,將自己作為“活水源”為學生提供“知識之水”。同時,教師還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及人格魅力。但當前個別高校教師出現(xiàn)的學術不端、作風問題等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師的形象,這對高校師生信任關系的構建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二)個別師生價值目標出現(xiàn)錯位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個別師生的價值目標出現(xiàn)錯位。現(xiàn)代社會很多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yè)壓力,一些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職業(yè)技能證書的取得和實際技能的掌握上,而忽視了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理想信念教育。此外,一些高校教師忙于完成科研任務,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些都會導致師生關系的疏遠。
(三)一些師生之間的溝通距離逐步擴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fā)展,許多高校擴大了招生規(guī)模,一些高校的師生比例失調。這些失調的師生比例很容易導致師生之間接觸得較少,溝通也越來越少。此外,一些大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也不愿意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師生雙方思想、情感交流較少,缺乏了解,長此以往,師生關系會比較淡化,信任水平也會受到影響。
(四)個別師生關系趨于功利化
一些不良社會風氣也影響到了高校的師生關系,個別師生關系出現(xiàn)功利化的現(xiàn)象,這是非常讓人痛心的。比如,個別高校的班干部評選、評優(yōu)評先、獎助學金評定、考試掛科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重要事情染上了功利化色彩,這些都會影響師生的信任關系。
三、構建高校師生信任關系的有效路徑
構建高校師生信任關系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是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促進高校長遠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樹立教師權威
教師是學生在大學期間接觸最多的人群之一。教師的專業(yè)學識、教學能力、人格魅力、個人品德等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想贏得學生的信任,就要樹立教師權威,也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并具備廣博的知識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首先,具備廣博的知識是教師取得學生信任的重要因素,教師不僅要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領域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要盡可能地對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有所了解,也要不斷接受新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教師不僅能在課堂上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盛宴,贏得學生的信服,而且課下能夠與不同興趣、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建立起更好的師生信行關系。其次,教師的個人品德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道德修養(yǎng)較高的教師的言行更能讓學生信服,學生會積極地向他們學習,雙方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信任關系。
(二)積極運用新媒體,拓寬師生溝通的交流渠道
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師生配置比例不合理、教師科研任務繁重等狀況,這些都減少了師生間直接交流的機會,使得師生交流僅僅停留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上。新時期,高校師生應積極運用微信、QQ、微博等新的社交平臺,使師生間的交流從課堂拓展到課下、從校園延伸到校外,師生間也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因此,高校師生不僅要重視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方式,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短信、微信、QQ等新興媒介加強交流。比如,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公眾號或網站與學生就學習、生活等問題進行交流溝通,縮短師生間的距離。
(三)完善高校評價體系,提升師生問的價值契合點
要制定完善的高校測評指標、教師考評制度,對高校教師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評價。從高校測評指標來講,要把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放在首要位置,促進高校畢業(yè)生成才、就業(yè)。從教師考評制度來講,要不斷改革完善教師考評制度,加大教學成果評價權重,不能僅僅通過教師個人科研成果進行評價,應鼓勵教師多和學生合作,在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縮短他們之間的距離,為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師生信任關系是高校重要的人際關系,大學生與教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不僅是大學生學業(yè)進步、長久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責編: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