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效良
1971年5月的一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工作的我接到調令,到中央軍委副主席兼軍事科學院院長葉劍英首長辦公室工作。
第一次談話時間不長,簡單明了,葉帥給我布置了任務。他說:“除了研究國際形勢,我還要每天學一點英語,過去學了點,但時間長了,詞匯忘了不少,現(xiàn)在你來當teacher(老師),幫我補補課,我們了解和研究國際形勢用得著英語這個工具。”然后,他給了我一本新華社編發(fā)的英文版《參考消息》,并隨意指定了其中的一頁,讓我兩天內翻譯成中文。當時我想,這大概是首長在考察我的中文和英文水平。
第二天,我向他作了匯報。他拿著譯稿,瀏覽了一遍,然后留下了譯稿:“以后我們就以英文版《參考消息》做教材,每天學一二段?!本瓦@樣,我跟葉帥開始了我們的英語學習。我從一個大學英語教員成了軍委首長的秘書,開始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葉帥的英語底子很扎實,他會見外賓時,交談中有時能用英語來進行交流。有一次與外賓探討全球形勢時,他說地球可分為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人好比地球,可以分為上半球、下半球,并指著自己的腦袋用英語說,這就是人的“upper hemisphere(上半球)”。
由于葉帥的英語基礎較好,所以學英語并不是從“ABC”學起,而是強調閱讀,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因此,葉帥學英語時,我跟隨葉帥一起閱讀,不用講發(fā)音,也不用講語法,只是在他遇有生疏的單詞或短語時,提醒一下就行。
葉帥不僅自己堅持每天學英語,他還要求辦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秘書、保密員、司機、廚師、公務員等,都來學習英語。
1971年7月初的一天,葉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開會,動員大家認真學習英語。他說,以后陳秘書就是大家的teacher。會后,我從母校要來了十幾套一年級英語教材。我們每周星期二、星期五在一起學兩次。
由于大家是第一次學習英語,所以我們是從26個字母和48個音標學起。大家感到很新鮮、很好奇,學習時興致濃厚,熱情高漲,十分努力。辦公室的同志來自不同地區(qū),有四川的、山東的、河南的、河北的、江蘇的,因此大家在念字母、學發(fā)音、讀句子時,都帶有明顯的家鄉(xiāng)口音,朗讀聲猶如一曲悅耳動聽的交響樂。學習時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