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明
摘要:不管是怎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落實的必然是德育,其次才是文化教育,本文對新八德下的班級管理話題進行了分析。文章從分析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問題,如何介紹了初中教育階段的“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模式,德育教育對學生樂學善學的引領,最后探討了實施“新八德”案例。
關鍵詞:新八德;班級管理;德育問題;“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模式;案例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而在向來注重品德的古老大國里,加強德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育事業(yè)。近年來由于信息的發(fā)展,各種價值觀直接沖擊著中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價值觀扭曲,部分學生進而發(fā)展為道德素質下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出現(xiàn)厭學情緒。鑒于上述情況學校一直在探索如何轉變學生厭學思想,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兩年來學校一直在探索德育教育對學生樂學善學的引領作用。直至引進新八德教育,才使班級德育教育系統(tǒng)化,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對學生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問題
(一)德育工作未能系統(tǒng)化開展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但是在目前的教學工作中,老師往往更看重學生的文化水平,而忽略了學生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德育工作領域,大多數(shù)教育活動都是由學校的德育處例行公事所組織的“應季”類教育活動,因此往往是在特定的時期內接受的個別德育活動,相對零散,也不具備在理論方面的系統(tǒng)化支持,因此德育的效果長期得不到改善。
(二)德育的操作層面違背了教育原則
追求道德水平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情,而德育工作也應該是具有持續(xù)性的長期工作,每一個時期的德育都應該取得全新的進步,所以德育應該循序漸進,但是事實上,班級管理工作卻并沒有將這項要求進行落實,比如在班級管理中不教孝親,只以愛國、進步等簡單的概念作為追求,用一種急功近利、盲目向前的方式進行管理,而反觀學生,其身心完善發(fā)展都是循序漸進的;他們的認知水平也是次序進步,從淺至深;他們的生活范圍也呈現(xiàn)著從家庭到學校最后到社會的正常順序,那么在這個體系內,德育與班級管理工作都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要求,腳踏實地地切實開展。尤其是在學生未成年時期,是塑造個人品格、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時期,打好德育的基礎,不斷“漸進”,螺旋上升,才是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致勝之招。
(三)違背了“一桶水”原則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老師是主體力量,他們作為傳道受業(yè)解惑者給了學生一碗水,自己也有端著一桶水,這樣才能立足于扎實的教學資源基礎,使教學工作得到升華、深入淺出,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使他們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目前有教師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熏染,將功利心帶入了教學,就可能使享樂、拜金主義等等糟粕思想對學生造成不利影響,這將同時對老師和學生的三觀發(fā)展打上污點,而老師不能做出為人師表的榜樣,也就阻礙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初中教育扎根階段的“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模式
(一)縱橫兩條線
縱線指的是將主題活動作為德育和班級管理活動的載體,將“新八德”的八個道德主題分成幾個階段一步步有序地完成;而橫線則是指在每日之內用特定的活動載體落實新八德的內容要求,使學生的每日生活聯(lián)系八德、《弟子規(guī)》,使德育得到全面落實。以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為例,在縱線的具體施展過程中,可以其貫穿到各年級的不同階段中,分別明確各階段的主題目標,并且將每月份出現(xiàn)的節(jié)日作為德育的特定時間節(jié)點,在其時設置特定的主題,例如以國慶節(jié)開頭的十月可以對應學習愛國內容,而教師節(jié)所在的九月份則對應學習尊師篇內容。此外,對橫線的方案實施來說,每周七個主題的確定可以根據(jù)每天學生將要學習的內容和將要開展的活動來進行確定,做及時的變化和調整,當然尊師、孝親等基本內容應該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開展模式:循環(huán)遞進式
在學生學習階段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深化目標要求。比如老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提前設置好“小規(guī)則,大學問”的目標,從幫助同學們大致認識規(guī)則開始,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感受到規(guī)則的作用,形成集體和規(guī)則的意識。而當學生上升到更高一個學習階段后,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公共禮儀,幫助他們形成社會公共道德意識,做一個守法知禮的公民。最后,就是教導學生學會自立,從認識社會、職場等規(guī)則開始,學會掌握一技之長,樹立競爭意識,為使自己成為更好的社會人才做準備等等。
(三)常規(guī)+重點模式
在班級管理中,常規(guī)+重點模式可以理解成基礎兼顧+重點強調,在每天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必須牢記新八德的規(guī)范要求,老師也可以采取每日督促學生朗讀弟子規(guī)等方式進行德育與班級管理,這就是常規(guī)的要求。而強調重點則可以通過月度重要大型活動來體現(xiàn),由此強化新八德的作用。比如在每月內,設置一個重要主題,如三月“孝親”主題,同學們應該怎樣為母親慶祝“三八婦女節(jié)”呢?圍繞這個問題,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們舉行活動,如學習弟子規(guī)的內涵,給媽媽準備一份貼心的禮物等等。
三、實施“新八德”案例
以初中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為例,開展每月道德主題活動,規(guī)范禮儀:學生上學進教學樓門口向道德值日老師行鞠躬禮;每周一早自修全班起立向國旗,念感恩詞;學生上學或回家向家長行鞠躬禮等等。并且學習道德文化:念感恩詞、誦讀《弟子規(guī)》、《百孝篇》;吟唱九首感恩歌曲。組織八德教育故事演講會,八德教育讀書匯報會,誦讀比賽,“八德在我心中”征文活動;每周布置道德作業(yè),力行《弟子規(guī)》、學生填寫“道德力行表”反省自我;根據(jù)《“弟子規(guī)”力行表》每周均進行內省,家長、班主任考核;各班每兩周出一期有關學習“八德”黑板報;設立道德值日制度等,從而帶動全校師生進行認真參與及踐行。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新八德下的班級管理問題的分析,對于提升學生道德水平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意義重大。各位老師需要明確目前教學領域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問題,如德育工作未能系統(tǒng)化開展、德育的操作層面違背了教育原則、違背了“一桶水”原則;同時了解初中教育扎根階段的“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模式,包括縱橫兩條線、開展模式——循環(huán)遞進式、常規(guī)+重點模式等等;在此基礎上對實施“新八德”的案例進行探討,最后對開展新八德前后學生學習狀態(tài)進行分析比較。
參考文獻:
[1]米黑班·尼牙孜.以“新八德”教學為載體,促進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全面發(fā)展[J].赤子(中旬),2014-02-25
[2]李涵.班級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與新型學習共同體構建[J].中國教育學刊,2013-04-05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樂學善學研究》(JCJYC172513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