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本文對“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研學展導練”各個結(jié)構(gòu)進行認真的研究、解讀,結(jié)合“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兩個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主體”和“小組合作”說明“五環(huán)”教學模式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燦爛的文明之花》進行的教學實例,并對該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反思。
【關鍵詞】教學模式 教學結(jié)構(gòu) 教學策略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8-0153-02
一、“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教學結(jié)構(gòu)
鐘村奧園學校的“五環(huán)”課堂教學模式五個核心環(huán)節(jié)組成,即:研、學、展、導、練,結(jié)合奧林匹克的五環(huán)標志,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形成下面的結(jié)構(gòu)圖:
五環(huán)探奧研學課堂核心環(huán)節(jié)結(jié)構(gòu)圖
(一)研:研究與研討
1.三研究:課標、學情、教材
(1)研究課標。
(2)研究學情。教師要掌握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儲備、學習能力,要思考如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之投入學習。
(3)研究教材。研究教材是指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研究,基于新課標和學情,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取舍。
2.二研討:教師共研、備課組合研
(1)教師“自研”。根據(jù)自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撰寫研學案,形成“研學案”初案。
(2)備課組合研。在備課組上“研”,全備課組老師對“研學案”初案進行討論,取長補短,最終形成“研學案”定案,并印發(fā)使用。
(二)學: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提高學習能力,轉(zhuǎn)變學習方式的重要舉措。
2.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研學課堂”的主要方法之一,研學課堂的標準之一就是必須要有小組合作學習。
(三)展:展示與拓展
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一是展示,二是拓展。
1.展示顧名思義就是要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將課前自學、課上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在全班面前展示。
2.拓展是指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向現(xiàn)實生活有機聯(lián)系、延伸,使知識學習得到應用化、綜合化、生活化。
(四)導:引導、指導、輔導
1.引導主要是針對全班學生,主要就是從情感的角度去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欲望,可以通過設計小活動來進行。
2.指導主要是小組學生,主要就是根據(jù)不同小組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引導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討論,給以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主要就是采用小組研討的方式。
3.輔導是針對個別學生,就是根據(jù)部分學生遺留的問題,對個別學生的問題,采用有針對性的點評或者點名回答的方式來進行。
(五)練:集中訓練、分散訓練
1.集中訓練。2.分散訓練。
二、“五環(huán)”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過程中的教學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
1.以學生為主體的實施途徑
(1)以研學稿為依托。
研學稿,是學生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的設計方案。
“研”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發(fā)揮導的作用,這樣才能落實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2)以問題的形式啟發(fā)學生自主探究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需要有相當?shù)膭?chuàng)造性與非凡的想象力 。美國科技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與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 。現(xiàn)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解決是高級形式的學習活動。
(二)小組合作
“五環(huán)”教學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以小組作為單位,小組由規(guī)模、布局等要素組成。合理的規(guī)模,科學的布局,能凝聚學生的心,形成團隊精神。
“五環(huán)”教學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小組合作要堅持“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實施策略。
“五環(huán)”教學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小組合作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提前制定小組規(guī)則。
三、“五環(huán)”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中的課堂教學實例
(一)“五環(huán)”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實例:《燦爛的文明之花》
1.課前自主“研、學”
步驟如下:
(1)組長負責本活動方案的總體工作,第一步是分工。
(2)小組各成員按照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務。
這部分學生“研、學”的活動過程在課堂上就表現(xiàn)“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自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
2.課堂“研、學、展、導”
研學問題1:你最想?yún)⒓幽囊豁椥〗M活動?此活動可以針對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意義?
本部分在課堂實際操作如下:
這是“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研、學、展、導”的結(jié)構(gòu)。步驟如下:
(1)各小組按照課前的小組分工,對本組的“研、學”成果進行展示。
(2)在小組展示完PPT后,教師發(fā)揮“導”的作用,以問題的形式啟發(fā)學生思考,要求學生在小組內(nèi)圍繞問題進行合作探究。
(3)各小組進行“探究”后,選代表展示交流。教師對小組匯報進行點撥歸納,啟發(fā)引領學生得出知識點——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意義。
這部分學生“研、學、展”的活動過程在課堂上就表現(xiàn)“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自學、探究、展示的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導”的活動是在學生小組活動后的點撥歸納,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
3.課堂的“展、導、練”
本部分包括選擇題、問答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實際操作如下:
這是“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研、展、導、練”的結(jié)構(gòu)。步驟如下
(1)首先學生完成研學稿的“研學練習”操練。這是“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研、展、練”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表現(xiàn)為“探究”、“展示”、“操練”。
(2)教師最后對易錯題進行講解就是“導”的環(huán)節(jié)。
4.課后的“拓展、操練”
(1)教師會以課后作業(yè)的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總結(jié)建構(gòu)、拓展遷移。
(2)學生課上或者課后自主完成后,小組長回收檢查,在組內(nèi)評出優(yōu)秀的活動方案。這恰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一周只有兩個課時,因此,單憑思想品德教師一人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培養(yǎng)良好的小組合作探究習慣。在“五環(huán)”教學模式開始進入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時,首先需要班主任在班級進行合理的分組,建立小組規(guī)則,各科任老師遵循這些小組規(guī)則開展課堂的探究活動。這樣學生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小組探究習慣。
參考文獻:
[1][美]愛因斯坦.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M].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1962:66.
[2]波普爾.真理·合理性·科學知識增長[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184.
[3]徐琴.基于問題邏輯的教學相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1(7).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吳鐸,彭承福.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鄺麗湛.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模式[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夏惠賢.當代中小學教學模式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8]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