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金娣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薄墩n標》階段目標對第三學段也作了要求: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由此,我們在五年級下第五單元中制定了“選擇文中一個事例,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的單元目標要求。
第一步,我們查閱了復述的定義:指個體通過言語重復以前識記過的材料,以鞏固記憶的心理操作過程。
第二步,我們延伸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理解:它是幫助學生結合文章重點內(nèi)容、抓住關鍵詞句、把握層次結構,把課文的內(nèi)容、語言、情感進行內(nèi)化、重組和表達的一種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
第三步,我們在課堂實踐中對開展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有效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提高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能力可以從以下策略入手:
一、想象課文留白,擴展補充復述
首先,引導學生初讀課文,達到整體感知,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老師要聯(lián)系課文設計一系列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以問題探究為提綱進行復述。
其次,要指導學生細讀文本,在教學《養(yǎng)花》這一課時,我們通過讓學生梳理文章的敘述順序:摸索之樂、勞動之樂、分享之樂、痛亦是樂,從而找到復述課文的線索,方便他們?nèi)?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課堂實錄]《養(yǎng)花》(片段)
1、學習課文第3、4小節(jié)。
出示:
(1)我摸著一些門道: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喜干,就別多澆水。
(2)“多么有意思呀!”“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兩句分別是對什么來講的?
交流:
①“喜陰”與“喜干”,在養(yǎng)花過程中摸出的規(guī)律,增長了養(yǎng)花的知識。按花的生長特點來管理,管理得法使花老活著。
②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高興萬分,苦中有樂,是樂趣;
(3)兩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想象老舍先生家小院里鮮花盛開的景象,創(chuàng)造性復述:
我們是小院里的花草,我們非常感謝老舍先生,_________。
生1:我們是小院里的花草,我們非常感謝老舍先生,他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我們,時間一長,他還摸著門道,知道我們有的喜陰,就不放在太陽下曬;有的喜干,就一周澆一次水。不但把我們都養(yǎng)活了,而且開花的開花,長葉的長葉。
生2:我們是小院里的花草,我們非常感謝老舍先生,有一天天氣突變,狂風暴雨,老舍先生就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幾百盆花,很快就轉(zhuǎn)移到屋里了,我們安全了,他卻累得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轉(zhuǎn),他又把我們都搬出去,又一次累得腰酸腿疼,熱汗直流。
本單元的重點是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展開想象,可以用對話、神態(tài)等描寫使得文本“留白”處顯得更加豐滿。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交流、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
二、揣摩心理活動,轉(zhuǎn)換人稱復述。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記敘文大都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的,也有的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人稱相應進行變化,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地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重陶,從而加深對課文的充分理解。
創(chuàng)造性復述是學生對語言材料吸收、存儲、內(nèi)化、整理和表達的過程。指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揣摩文路,用自己的言語表達課文。同時,這種創(chuàng)造性復述比較適合篇幅長、故事性強的課文,學生在課堂上復述時常常有出彩表現(xiàn)。
[課堂實錄]《寬容》(片段1)
1、面對護士的膽怯與慌亂,妻子的急躁與憤怒,“我”是怎樣對待這位讓我吃盡了苦頭的小護士的。讀讀課文9-14節(jié),用“~~”描寫“我”的句子。
2、輕聲讀讀句子,談談讓你感動的地方。
3、想象說話:
填空:只見她頗有信心地彎下了腰。果然一針見血,心想:_________
4、因為我的寬容,護士終獲成功,(引讀15-17節(jié):)板書:微笑
引讀18節(jié),板書:輕盈 理解:輕盈
5、創(chuàng)造性復述9~18節(jié),請從護士的所見、所聞、所想來講述。
出示:兩次扎針都失敗了,當我轉(zhuǎn)身離開時,病人卻叫住我,讓我再扎一次時,我__________;當在病人的指導下,我一針見血,此時,我______________。
生1:兩次扎針都失敗了,我剛想走,病人卻叫住我,讓我再扎一次,我很感激他的寬容;在病人指導下,我果然一針見血。此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是他的寬容幫助我找回了信心。
2:兩次扎針都失敗了,當我轉(zhuǎn)身離開時,病人卻叫住我,讓我再扎一次,我很感動,當在病人的指導下,我一針見血,此時,我很感謝他的寬容讓我成功了。
……
當然,基于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教學方法一定不止以上這兩種,所以不能把他們當做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我們在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復述課文時,還是要結合文本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不能機械的要求學生用唯一的格式或模板來代替創(chuàng)造性復述。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積極的課堂評價,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配合與互補,讓更多的學生充分參與到這一語言活動中來,各抒已見,分享語言的魅力,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