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華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慶 400037)
選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的人工氣道建立的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齡32~91歲,58例人工氣道建立的患者最后成功拔管的有51位,住院時間3周~4個月。
一般情況下氣管插管的患者大都病情危重,自主呼吸或者在正常給氧情況下無法保證機體的需要,適當?shù)娜斯獾澜⒛芊浅S行У木徑獠∪说娜毖鯛顩r,從而增加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在人工氣道建立中,通過良好的氣道管理,能有效降低VAP患者的發(fā)病率,58位氣管插管的患者沒有發(fā)生一例VAP,使患者治愈率很大提高,不僅能增加患者的拔管指針,也能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機械通氣在危重患者的搶救中應用越來越多,人工氣道是將導管經(jīng)上呼吸道置入氣管或直接置入氣管所建立的氣體通道。為氣道的有效引流、通暢、機械通氣、治療肺部疾病提供條件。
在機械通氣過程中,氣道濕化是人工氣道建立后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趙國瓊等[1]研究表明,在37℃時氣道內的濕度為100%,即44 mg/L才能維持呼吸道黏膜纖毛系統(tǒng)的正常生理功能。正常人每天呼吸道丟失的水分約為300~500 mL,建立人工氣道后丟失量劇增,因此適合的氣道濕化顯得尤為重要.濕化分間斷濕化法及持續(xù)濕化法,由于我科病人肺部感染嚴重、痰液粘稠,濕化普遍應用濕化罐及0.45%氯化鈉根據(jù)患者痰液粘稠程度持續(xù)人工氣道內滴入,濕化液的溫度應該保持32℃~35℃,進入呼吸道后逐漸升至體溫水平,可使相對濕度維持纖毛活動的生理要求,若需要加強濕化,應相應提高吸入氣體溫度,但不應>40℃。目前大部分的呼吸機都有可調節(jié)吸入氧溫、濕度的功能,調節(jié)吸入氧溫度比體溫稍高1℃~2℃,濕度為55%~65%,可達到氣道濕化要求。但呼吸機濕化瓶應及時加滅菌蒸餾水或注射用水,防止吸入氧溫度過高,使患者氣道處于一個合適的溫濕度環(huán)境中。
VAP發(fā)生率與更換管道的時間有很大聯(lián)系,患者本身攜帶的致病菌在呼吸機管道內不停地循環(huán),附著在管道壁上引發(fā)惡性循環(huán),實驗顯示3 d更換一次呼吸機管道對VAP的預防具有很大意義,VAP患者感染致病菌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與許多學者得到的結果相同[2],其中首位為鮑曼不動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其次為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VAP是機械通氣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和主要致死原因,臨床上由于不同間期更換呼吸機管道的患者發(fā)生VAP概率的高低不一,所以呼吸機勤更換能有效的預防VAP的發(fā)生。
呼吸機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管路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冷凝水。而臨床上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大都患有肺部感染,分泌物污染呼吸機管路,痰液的病原菌在管路上生長繁殖,因此,冷凝水的處理尤為重要。我科在實際運用中則在開口處墊球形物體,讓開口始終高于管道及冷凝水收集器,及時清除冷凝水防止誤吸及反流,使病人避免反復感染,收集的冷凝水應選擇倒入帶蓋的塑料桶,為了防止冷凝水揮發(fā)在病室的空氣中,塑料桶內應配置含氯制劑消毒,減少VAP的發(fā)生率。
建立人工氣道、氣管內吸引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措施[3-4],護士在操作過程中需密切注意監(jiān)護儀指標,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吸痰前給患者純氧,預防氧飽和度下降,針對預防不良后果可提出一些安全吸痰的措施:(1)掌握吸痰時機,當病人出現(xiàn)咳嗽或者呼吸窘迫時、聽診有哮鳴音、呼吸機氣道壓力增高報警,血樣飽和度下降再吸痰。(2)掌握吸痰技巧,吸痰前可適當叩背,以便痰液松動,從氣管壁上脫落。(3)選擇粗細適宜的吸痰管(4)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 s,每次操作吸痰管不宜多次進入人工氣道內,造成患者缺氧。(5)預防吸痰引起的誤吸,處理好吸痰與鼻飼的關系,鼻飼前應充分吸痰,鼻飼后30 min內不宜吸痰,避免誤吸及患者惡心所造成的食物反流至氣管。(6)吸痰無菌操作,在我科臨床運用中,機械通氣患者均用密閉式吸痰管,密閉式吸痰管能有效避免污染及交叉感染,從而達到吸痰操作的無菌,提高疾病治愈率及預防VAP的發(fā)生。
人工氣道建立者大多由于自身肺部感染嚴重,氣體交換受損,清理呼吸道無效,沒有良好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在臨床治療中,解除患者病因,適當?shù)挠盟幙垢腥局委?,機械通氣為輔助通氣,一旦病因解除,患者自身肺功能得到恢復,才能有效地增加脫機幾率,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都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臨床護理中,機械通氣者護理難度甚高,機械通氣患者由于限制較多,患者的情緒、舒適度改變,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增加患者就醫(yī)信心,增強自身專業(yè)技能,能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給予住院病人一個良好的護理。專業(yè)的護理操作能夠有效降低CAP的發(fā)生,增加患者脫機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