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
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們往往只要求學生們聽懂所講的,會做題,考試拿高分。但慢慢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不能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并重。于是后來國家開始實行新課改政策。新課改下的教學好比“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老師傳授的不能僅僅是知識,更應該是方法,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多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行體會,并且將知識轉(zhuǎn)化成各自的能力。
中國式教育現(xiàn)在正在往美式教育發(fā)展,也就是所說的素質(zhì)教育。從小學語文來講,學生學的不應該僅僅是認字、寫字,而應該是一種思想。這種思想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學來的,是要經(jīng)過長期的領悟和實踐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一部分。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時,應該用感悟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使所學知識得到應用,方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享受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最終實現(xiàn)思想、情感和能力上的提升。
一、感悟教學的現(xiàn)狀
俗話說,世界萬物皆有規(guī)律。自然,語文的學習也有自己潛在規(guī)律。朱作仁教授說:“大量讀寫,讀寫結(jié)合是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但現(xiàn)實是,即便都知道讀寫結(jié)合是基本規(guī)律,大部分的學生們也不會心甘情愿地去讀書。曾經(jīng)有學生坦言,“進語文課本的東西,香的也臭了;就算是來了《福爾摩斯》,我照樣不想讀”。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學生不愛讀書;二是老師不會引導。其實歸根結(jié)底,學生沒有讀書的興趣也是因為學校和老師沒有重視起讀書。從小學開始,我們的課余生活就是完成那一大堆的作業(yè),學生沒有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何來的讀書思考?就算是課本上的文章,也都是機械性地背下來,卻沒有對它進行一丁點兒思考,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的學習越來越難,越來越被動,他們的思想越來越愚鈍。記得有一次假期里,我去輔導二年級的學生,我讓他們練習看圖說話。因為是第一次輔導學生,所以在我示范的時候,并沒有帶任何表情,語言也是很乏味,因為我從內(nèi)心里覺得這是一項機械任務。講完后,學生們似懂非懂地點了下頭,開始了自己的看圖說話。結(jié)果那么多的學生,幾乎寫的都和我差不多。后來看了一本書,書中講述的是如何讓孩子愛上新事物。后來我根據(jù)書中的一些理念,不再機械地傳授知識,而是帶他們觀察大自然,打開他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那次的經(jīng)歷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孩子們好比一張潔白的紙,不能規(guī)定了它的布局,應該留給學生自己去設計。閱讀需要理解,需要想象,需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思想。
二、感悟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讀流利、掃清閱讀障礙
閱讀在需要思考、品味和回顧的同時,更基礎的是要讀順。有些文字并不是當時就可以領悟的,需要時間的沉淀和閱歷的豐富。當你把一些文人的思想深記在心后,等到某天就會豁然開朗。這也許就是在生活中找到文字所表達的意義。
就像學文言文一樣,學生要跟著老師學字、讀句子,最后背下來。這個過程看似無聊,但很基礎。一些有閱讀障礙的學生,就應該帶感情地多朗誦文章,時間長了,閱讀的速度也會有所提升,理解能力也會有所增強。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充當?shù)氖且粋€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梢越o學生教授字和難句的意思,剩下的部分就應該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這樣下來,在不禁錮學生思想的同時,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閱讀能力。
(二)微探究、品位賞讀
在泛讀完之后就要精讀了。所謂精讀,主要是抓住一些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以及表達手法進行欣賞分析。在此過程中,老師只能是一名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學生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理解,進行與老師、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的同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讀成誦、把握精彩
南宋馬遠曾畫過一幅《寒江獨釣圖》,畫中,見一只小舟,一個漁翁在垂釣,整幅畫中沒有一絲水,而讓人感到煙波浩渺,滿幅皆水。這種留白藝術可謂是藝術中的最高境界,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構造出屬于自己的一幅圖。其實語言文字和繪畫技術一樣,都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真正的藝術值得很多人用一生去感悟,而不是靠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有些同學在閱讀的過程中,每當遇到讓自己驚艷的地方,就會不自主地停下來去琢磨,不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也能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然后進行有感情的朗誦。如此下去,這部分人的思想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還能從書中獲得樂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并不能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不能解讀句子的內(nèi)涵,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在旁邊稍加指導。
悟性這種東西并不是生來具有的,而是通過后天的閱讀,增加閱歷,一點點來提升。老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意見,切記不可一棒打死,這樣不僅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還會讓學生感受不到讀書的樂趣。
三、結(jié)語
學無止境,讀書自然也無止境。如今,重拾起“啟蒙教育”,這就要求老師們要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引領學生,打開思維、開闊視野。今后不論是在文學還是在科學研究上,都會有飛躍式的進步。
感悟教學是改善目前教育格局最有效的一種教學策略,能夠充分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靠自己的思想越飛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