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本文選取小學教育作為研究主題,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兩大分類基礎上,從語文與科學兩個科目切入,嘗試在新時期小學教育創(chuàng)新方面對其融合推進。一方面可以利用語文語言講解復雜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增添語文語言的教學工作,通過兩方面的資源整合促進我國小學教育中的素質(zhì)教學實踐。
新時期為了促進“教育減負”,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教育,在全國諸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很多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但從現(xiàn)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出發(fā),寓教于樂、綜合素質(zhì)拓展訓練已經(jīng)成為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兩條重要路徑。在這種現(xiàn)實環(huán)境與背景之下,可以結合積累的創(chuàng)新經(jīng)驗與成功案例,進一步在語文與科學之間建立起融合通道,促進小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
一、用語文“講”科學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學好語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邏輯。為了在現(xiàn)階段實現(xiàn)用語文“講”科學,可以通過對科學教育中應用語文邏輯加以實現(xiàn)。
以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主題為例。首先,對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這個主題進行語文邏輯分析,形成導入、探究、拓展、總結四大實踐板塊。然后,在老師通過PPT模板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描述與講解,使學生明白要實現(xiàn)的科學主題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方式,建議以隱性的方式進行傳導。其次,利用寫作文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將該主題作為一個作業(yè)設計,轉(zhuǎn)化為一篇科學作文;然后,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一張白紙上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分條列舉。完成后,就以科學主題作文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完成一篇科學主題設計,具體以“觀察綠豆芽的生長”為題寫一篇記敘文。第三,當學生完成該主題的作文后,就可以由原來的組成員開展主題探討活動,從而豐富各自的文章,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教師根據(jù)經(jīng)過小組討論與最后潤色形成的文章,對學生開展指導,并在指導的前提下,引導小組成員完成設計好的作業(yè)實踐,并根據(jù)實踐結果再提交一份觀察報告。
從綜合評估的角度分析,這種用語文“講”科學的方式,重點在于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學習傳達、表述科學知識的能力,并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上,完成對科學知識的細化、深化,達到通過學生主體吸收科學知識的目的;同時,這種進行思維探討、文字建模、程序設計、流利說明、標準操作的新型教育模式,既突出了語文邏輯的作用,也強調(diào)了科學知識教育的有效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了學生的“系統(tǒng)化思維”,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延伸。簡單講,即用語文“講”科學,使學生形成了按照設計到實踐去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思維模式。
二、以科學“富”語文
小學語文主要是通過字-詞-句-段-篇-章的漸進開展教學活動(在實踐中也有交叉)。要提升語文教育水平,可以按照“0-1”“1-0”兩種現(xiàn)代教育模式實踐。語文屬于綜合性最強的學科,而科學屬于知識最前沿的學科。要達到以科學“富”語文的目標,就可以將科學看作一種可以通過語文邏輯進行理解的知識,使其在科學術語、科學邏輯、科學文章、科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得到“語言化”闡述。比如,以新時期的語文教育為例,可以將各類植物、動物名稱作為生詞進行教育,或者植入更多的科學術語,豐富語文詞匯;再如,可以通過增加一些著名的科學類文章,作為范文使學生學習科學類文章的寫作;還能夠利用科學活動課堂與科學戶外活動的經(jīng)驗,將其作為語文作文寫作中的素材,使小學生在具有真實感受與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表述其情感,深化其認知,從而更好地傳達通過學生主體所獲得的知識體驗,將其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分享。
這種以科學“富”語文的教學路徑,能夠使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各種能力轉(zhuǎn)化、移植到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同時,這條路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其通過圖片、文字、視頻以外的形態(tài)觀察、感官體驗、活動參與、設計實踐,進一步領略到語文的作用與價值,并使其知識得到全面化發(fā)展。這樣既可以克服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因?qū)W科限制所造成的知識以科目為準的缺陷,也可以促進學生在各個學科之間的知識對接,并依托融合方式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解釋世界構成的方式,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認知、智力與情感方面的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的小學生屬于千禧一代,在未來的成長中既要懂得更多與科技相關的知識及操作技能,也需要借助語文所學得的知識去傳達各種創(chuàng)意與設計方案。倘若能夠結合當前實踐經(jīng)驗,形成用語文“講”科學,以科學“富”語文的新型教育模式,將會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這種新的學科融合與知識對接符合新時期對于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因此建議在現(xiàn)階段運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資源融合思路,進一步研究適用于科學與語文兩種科目教育所需要各項能力培養(yǎng)方案,為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