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生,劉梅
(1.巢湖學院,安徽合肥 238000;2.滁州市實驗中學,安徽滁州 239000)
網絡成癮 (Internet addition)也稱 “網絡成癮綜合征”,指個人因為過度依賴網絡而帶來的一系列個人和社會問題。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極大地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大大地提高了生活節(jié)奏與效率,為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了極大地便利。中學生生理與心理發(fā)育都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較差,因此很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主要表現(xiàn)為:對網絡有依賴感,上網時間不斷增加;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中,離開網絡有明顯的不適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為較少與家人以及身邊的人溝通與交流,用上網來逃避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與壓力;并且自己不能意識到其中的危害。通過對在校中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網絡成癮的現(xiàn)狀及差異,對其進行積極幫助與引導,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對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市在校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220 份,回收問卷220 份,其中有效問卷203 份,回收有效率92.27%。其中男生93人,女生110人;生源地為農村的學生61人,生源地為鄉(xiāng)鎮(zhèn)的82人,生源地為城市的60人;初一學生61人,大二學生66人,初三學生76人;獨生子女106人,非獨生子女97人。
采用Kimbedy Young 編制的網絡成癮測試問卷(In-temet Addietion Test)作為研究工具。問卷共有20個條目,分為“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戒斷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四個維度,在各維度分別有5個條目。該量表采用Likert 5 點自評式記分法,得分越高,說明網絡成癮程度越高。
隨機抽取220名在校中學生作為問卷調查對象,按照指導語的要求,指導學生現(xiàn)場匿名填寫問卷,問卷初步整理后,用SPSS18.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獨立樣本t 檢驗、ANOVA 分析、事后檢驗等統(tǒng)計處理,獲得有關的數(shù)據(jù)資料。
由表1 知,無論是在網絡成癮總體量表上,還是在“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戒斷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四個維度上,均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的性別差異(分別為:總量表t=3.686,P>0.05; 戒斷性 t=1.596,P>0.05; 耐受性 t=1.8046,P>0.05;人際健康 t=2.882,P>0.05;時間管理 t=5.140,P>0.05)。
表1 網絡成癮心理在性別上的差異
在總體量表以及耐受性、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三個維度上,不同生源地的中學生存在及其顯著的顯著性(分別為總體量表 F=3.383,P<0.001;耐受性F=4.677,P<0.001;人際健康 F=3.703,P<0.001;時間管理 F=1.591,P<0.001)。但在戒斷性維度上,不同生源地的中學生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F=2.222,P>0.05)。
表2 網絡成癮心理在生源地上的事后檢驗
在總體量表以及耐受性、時間管理維度上,農村學生與鄉(xiāng)鎮(zhèn)學生的差異并不明顯(分別為:P=0.519;P=0.530;P=0.934),但農村學生、鄉(xiāng)鎮(zhèn)學生分別與城市學生表現(xiàn)出極其顯著的差異(P 值均小于0.001);而在人際健康維度上,農村學生和鄉(xiāng)鎮(zhèn)城市仍未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P=0.256),而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之間表現(xiàn)出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3),鄉(xiāng)鎮(zhèn)學生與城市學生仍然表顯著極其顯著的差異。
在總體量表以及人際健康維度上,不同年級的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顯著差異(分別為F=3.232,P<0.05;F=4.462,P<0.05)。但在戒斷性、耐受性以及時間管理維度上,不同年級的中學生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
表3 網絡成癮心理在年級上的事后檢驗
在中學生網絡成癮總體量表上,初一和初三學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P=0.012<0.05),初一學生和初二學生以及初二學生和初三學生間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而在人際健康維度上,初一學生和初三學生表現(xiàn)出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3<0.01),初一學生和初二學生以及初二學生和初三學生間也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
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在網絡成癮問卷上的得分發(fā)現(xiàn),在總體量表以及“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戒斷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四個維度,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的得分雖有不同,但均不存在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