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 睿,孫端方
(1.貴州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9;2.貴州省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貴州 貴陽 550016)
過敏源性成分是食品生產(chǎn)和檢測領域的重要預防和研究對象之一,歐美在數(shù)十年間已建設并具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生產(chǎn)規(guī)范和檢驗方法;而在我國,隨著近年來疾控醫(yī)學逐漸深入食品領域及人們物質生活需求的快速提升,近期相關部門在食品領域也陸續(xù)開展了食品中過敏源性成分的監(jiān)抽排查。為調查貴陽市售植物飲料中過敏源性成分的分布和標識情況,本研究安排專業(yè)抽樣人員對相關產(chǎn)品進行隨機抽樣,再通過ELISA方法檢測過敏源性蛋白,面向省內開展實踐相關檢測技術,結果分析如下。
樣品均為市場隨機抽樣,配料表中未含有花生的植物飲料9批次、未含有大豆的植物飲料16批次,包括核桃露、豆奶、花生乳、椰汁等。
按照Biopharm的花生、大豆過敏源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基本原理為以某花生蛋白或某大豆蛋白為抗原的雙抗夾心顯色法,用酶標儀BiotechEpoch在450 nm進行檢測,用Biopharm軟件Raidwin繪制標曲并計算樣品中過敏源性成分含量。
如圖1所示,花生標曲r2>0.995、大豆標曲r2>0.999。此外,試劑盒標明,花生源性檢測限1.5 mg/kg、定量限2.5 mg/kg,大豆源性檢測限0.31 mg/kg、定量限2.5 mg/kg。
圖1 源性標準曲線圖
如表1所示,未檢出大于檢測限的花生源性批次;檢出大于檢測限但小于定量限的大豆源性3批次(樣品號1、2、13),檢出大于定量限的大豆源性2批次(樣品號5、9);陽性對照、陰性對照、空白對照符合試劑盒要求,數(shù)據(jù)略。
表1 花生源性和大豆源性ELlSA檢測數(shù)據(jù)表
目前,相關檢測方法主流技術手段為熒光PCR,具有檢測效率高、準確性高等優(yōu)點。但在過敏源性成分檢測的對象上,ELISA方法所檢測的過敏蛋白相對熒光PCR所檢測的特異基因更為直接。此外,ELISA方法的檢測限和定量限通常低于熒光PCR,即標稱靈敏度更高:如本研究所用試劑盒標稱花生源性檢測限1.5 mg/kg、定量限2.5 mg/kg,大豆源性檢測限0.31 mg/kg、定量限2.5 mg/kg,而相關標準SN/T 1961.2-2007《食品中過敏成分檢測方法第2部分實時熒光PCR法檢測花生成分》未規(guī)定檢測限、SN/T 1961.19-2013《出口食品過敏原成分檢測第19部分:實時熒光PCR方法檢測大豆成分》檢測限為1‰,均為定性方法。但樣品本底干擾對ELISA方法的影響通常較熒光PCR法大,如當檢測對象為深色固體時,殘留至樣品提取液中的色素可能會對分光度值造成偏差。由于本次檢測對象均為淡白色、乳白色植物飲料,其色澤在檢測過程中有1/20稀釋,加樣至96孔板時已成完全透明液體,因而對顯色結果應無干擾。
未發(fā)現(xiàn)無標識但檢出花生源性成分的植物飲料,表明貴陽市售的植物飲料含有無標識的花生源性過敏成分風險較小。發(fā)現(xiàn)有大于檢測限但小于定量限的無標識但檢出大豆源性的植物飲料3批次,無標識但檢出大于定量限的植物飲料2批次,表明貴陽市售的植物飲料含有無標識的大豆源性過敏成分,該風險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