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要】隨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不斷深入,學優(yōu)生如魚得水,潛能得到開發(fā),個性得以彰顯,越來越出色;學困生有心上進,苦于能力不夠,只能成為旁觀者,個別自控能力較弱者則“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此現(xiàn)象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本文通過分析中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探索其轉化原則,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與技巧,從而使學困生得到轉化.
【關鍵詞】學困生;起因分析;改觀原則
數(shù)學學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未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或心理輔導.這部分學生常落后于集體,隨著年級的增高,這類學生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轉化學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
一、學困生現(xiàn)狀分析
(一)知識技能方面
1.計算能力較差.2.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運算推理能力差,解題步驟不清晰,不會合情推理,由條件不會發(fā)現(xiàn)與之相關的結論,導致解題過程錯誤.3.知識遷移過程中造成知識斷層.
(二)學習習慣方面
1.上課東張西望,做小動作,經常拖沓作業(yè)、抄襲作業(yè),甚至不做作業(yè).2.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不能提前預習新課內容.
二、學困生形成原因
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學生家長教不得法,有些家長忙于工作,致使家庭教育滯后.有些學生缺乏上進心,學習目標不明確,有的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差,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一知半解,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的學生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比別人笨,因此,放棄學習,造成學習成績低下.
三、學困生的轉化
(一)及時表揚,增強信心
教師應對學生充滿信心,學生才是希望之星.我們提倡高效堂,我們也為此努力著.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易忽視學困生.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照顧到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板演、多鼓勵,檢查作業(yè)時多在他們身邊停留一會兒,多叫他們回答問題,并完成一些難度不大的練習,使他們感到只要努力,同樣也能提高成績,增強他們的信心.
(二)合理布置批改作業(yè)
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yè),根據(jù)學困生的學情合理地設計作業(yè)難度.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需要留心學困生的作業(yè)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當面輔導,課余時間常與學困生談心,多做些調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三)給予方法上的指導
1.要透徹理解算理,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利用教具演示和學具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把抽象的算理具體化,化難為易.要讓學生明白四則運算的計算法則、運算定律、性質和規(guī)律,使學生不僅知道計算方法,而且知道駕馭算理方法,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此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要嚴格要求,養(yǎng)成習慣.在日常計算訓練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力求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審題、認真書寫、格式規(guī)范、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做題時堅持一讀、二看、三想、四算、五查.
3.家長與學校聯(lián)手,形成默契的共育模式.家長的配合是轉化學困生的外部條件,家長對學生成長的過程影響是明顯的、重要的.大多數(shù)學困生的家長只關心學生的成績,當學生考試成績優(yōu)異時,他們喜形于色,對學生寵愛有加,一旦幾次考試未能達到他們期望值時,他們便會急躁、懊惱,對學生抱怨、斥責,甚至粗暴地打罵.這些學生經歷多次挫敗后,進取的動力和學習的信心逐漸消失殆盡,久而久之,變?yōu)閷W困生.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在與家長溝通時讓家長看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努力與進步,增強家長的信心,達到促進家長與學校聯(lián)手形成共育模式.
四、總 結
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具備“四心”:耐心、細心、愛心、恒心,在轉化學困生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因材施教,尋求適合學生的新方法和新舉措.教學中,對學困生運用多期待、多表揚、多鍛煉、多欣賞的課堂評價方法,讓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使他們有不斷進步的勇氣、積極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學困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突破學習困難的阻礙,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舒丹,朱泓.怎樣對孩子說話最有效[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7.
[2]魏書生.好父母、好家教[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