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院/撰文·供圖
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伊始,即在正科和速成科的仕學館、進士館和譯學館開設多門法律學課程。
1904年,京師大學堂預科法律學門招生開課,北京大學法學專業(yè)教育于斯時肇端。
1903年暑假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師生合影
林棨,1884年生,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1909-1912年任京師大學堂法政科監(jiān)督。
1909年,京師大學堂法政科大學在馬神廟舉行開學典禮,林出任監(jiān)督,北京大學開始正式培養(yǎng)法科大學生。法學教育在北大、乃至全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教學內容由零星法律知識的傳播發(fā)展到系統(tǒng)講授。
1917年,北洋大學法科并入北京大學法科,法科規(guī)模擴大。北京大學法科教授會和法科研究所成立,有力提升了北大法科的管理水平,促進了法學研究的發(fā)展。
北大法科全圖
1919年,北京大學法科法律學門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其時,名家治學,教授治校,育人報國,盛象空前。
著名民法學家劉志題
1930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下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大量頂尖學者加盟。
著名學者黃節(jié)題
1938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并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法商學院,法商學院設法律、政治、社會、商學等系。因清華大學法律學系于1934年停辦,南開大學一直未設法律系,故西南聯(lián)大法學教育幾可謂北大法學教育之繼續(xù)。
西南聯(lián)大的研究機構,法科研究所乃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1946年,北京大學復校,重設法學院,下轄政治、經濟、法律三系。
1947年北大法學院法律系教員名錄
1949年5月,錢端升教授擔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共和國誕生前在法律系任教的教員此時多還在系任教。法律學系設立了由蔡樞衡為主任的刑法學教研組。
錢端升(1900-1990) 近代著名憲法學家、政治學家,1949-1952年擔任北大法學院院長
蔡樞衡(1904-1983) 近代著名刑法學家、法理學家,北大法律系教授
1952年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法學院并入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北大法律系復系。
北大法律系復系經政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委員會主任董必武等人提議,時任司法部教育司長陳守一先生受命出任重建后第一屆法律系主任,法律系下設國家與法的理論、國家法、民法和刑法4個教研室。
陳守一(1906-1995),新中國法學教育與法理學研究創(chuàng)始人之一,1954年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系復建后第一屆法律系主任
1961年,北京大學法律系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中免遭解散厄運,一直堅持辦學。
50年代北大法律系國家法教研室蘇聯(lián)國家法教學小組討論講稿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招生,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和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率先招生。
50年代法律系教務會討論教學問題
蘇聯(lián)國家與法權歷史主講教員張國華在上課
1957年董必武與1956級學生座談后之合影
1958年法律系學生犯罪對策課實習
1964年10月印度尼西亞法律代表團來訪留影
196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鼎丞到北大法律系參觀
陳守一教授在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
77級部分師生合影,前排右三為龔祥瑞,后排右一為李克強
1999年6月26日,北京大學法律系改建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時任法律系系主任吳志攀教授為第一任院長。
2004年,北大法學百年華誕,確定建設世界一流法學院的宏偉目標和遠景規(guī)劃。
2017年,北大法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北大法學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具備完整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包括本科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研究生和留學生。北大法學院以學科群為基本單位并提倡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北京大學法治與發(fā)展研究院和36個研究所/研究中心成為科研主導力量。北大法學院主辦24種學術刊物。其中《中外法學》(前身為1980年創(chuàng)刊的《國外法學》)是國內最具影響力、最知名的法學類學術刊物之一。
陳明樓,法學院科研辦公樓本期影像標題由中法評作者董彥斌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