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娟
盛夏已至,孩子們拉開了暑假生活的帷幕。有的人奔走于校外培訓班,將假期變成了“第三學期”;有的人選擇參加研學旅行,或是與家人享受“在路上”的快樂;有的人整日與電視、手機相伴,百無聊賴地度過漫長夏日……面對形形色色的暑假生活,究竟什么才是暑假的正確“打開”方式?如何讓孩子們過一個自主且精彩的暑假?
莫讓暑假變成“第三學期”
奧數(shù)班、英語課、游泳訓練、鋼琴演奏……這是一個初一學生的假期“課程表”。雖說一個學期的課程宣告結束,但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卻并未因此而終結。家住長沙市雨花區(qū)的屈女士陪著孩子奔走于各個培訓班之間,常常是這邊的課剛結束,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培訓場地。
“我也知道孩子辛苦,好不容易有個暑假,按理說是該好好放松一下??涩F(xiàn)在學業(yè)競爭這么激烈,你稍有松懈,指不定就落后別人一大截……”屈女士道出了許多家長的教育焦慮。對于城市里的許多孩子來說,暑假已成為家長給孩子“大補”的最佳時機,無形之中變成“第三學期”,失去了原本的輕松與自在。
在衡陽市石鼓區(qū)角山中學教師劉和平看來,暑假的存在,就如同機器的檢修保養(yǎng)一樣,是為了給學生高負荷運轉的學習生活按下暫停鍵,讓他們的身心好好地修整一段時間,為下一學期的學習積蓄力量。眼下,家長心中的“起跑線焦慮”一直普遍存在,校外培訓機構恰好暗合了這一心理訴求,以致校外培訓機構成為中小學生暑假生活的“主戰(zhàn)場”。
在補課大軍隊伍日漸壯大的同時,研學旅行也成為許多城市孩子假期生活的另一種選擇。孩子們背上背包,裝點行囊,與同齡人行走在祖國的山水之間,甚至跨出國門,開闊視野,感受異域風情。
對于研學旅行熱潮的興起,有關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研學旅行市場魚龍混雜。一些游學機構將出境旅游貼上“游學”標簽,肆意抬高價格。短短一周的海外游學,花費動輒數(shù)千甚至上萬元不等。事實上,很多游學項目參觀的地方大多是圖書館、博物館、高校等公共場所,形式上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學生的收獲有限,海外游學的性價比令人堪憂。
留守兒童暑假面面觀
探討如何度過有意義的暑假生活,不能遺忘農村孩子這個群體。他們之中,部分留守兒童奔赴父母打工地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一些留在家的孩子則大多處于“放養(yǎng)”狀態(tài),不是在田野、山林間游玩,就是三五成群地拿著手機到有網(wǎng)絡的地方蹭網(wǎng)、打游戲……
這個暑假,在石門縣南北鎮(zhèn)薛家村村部,一群大學生志愿者來到這里進行義務支教,組織全村38名留守兒童開展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吹搅羰貎和纳钇鹁哟蠖嘤勺孑叴鸀檎樟?,卻無人對其進行課業(yè)輔導,志愿者團隊便利用課余時間,結合教學內容為孩子們一對一輔導暑假作業(yè)。針對部分留守兒童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問題,志愿者團隊還專門開設了演講課程,鼓勵他們在眾人面前學會說話,敢于表達。
“類似這樣的愛心支教活動為鄉(xiāng)村孩子單調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但僅靠愛心人士的幫助卻遠遠不夠?!闭劶傲羰貎和募倨谏?,全國人大代表王懷軍坦言,為農村孩子的暑假生活保駕護航,亟待多方發(fā)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擔責,直面留守兒童的暑假困境。例如,不妨以村級組織為單位,安排專門的經(jīng)費、人員及活動場地,鼓勵愛心人士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中來,保障農村孩子的暑期活動得以常態(tài)化有序開展。
相比于城市孩子沉重的學習負擔,農村孩子的假期生活則更多地面臨著無人照看、無處可去的尷尬。放假了,學校里人去樓空,閑置的籃球場、乒乓球臺等體育設施得不到有效利用;一些村部開放的活動中心、農家書屋里,所配置的書籍多是農業(yè)類、生活類用書,真正適合少年的圖書并不多,難以對農村孩子形成吸引力。
武岡市泉塘中學教師林日新認為,政府應當關注和重視留守兒童的暑假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的生活充實起來。不妨敦促農村基層領導適當?shù)亻_放農家書屋和鄉(xiāng)村活動中心,安排老師或退休干部、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孩子看看書,打打球,上上網(wǎng),讓他們也能擁有一個別樣精彩的暑假。
我的假期,我做主
究竟怎樣才是暑假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如何讓學生度過一個精彩而有意義的假期?
“孩子的假期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如果是盲目進行課外補習,或是參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游學,不僅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更加重了孩子的身心負擔,其實這并不是對孩子的愛護。暑假里重要的是讓孩子得到休息,養(yǎng)精蓄銳,迎接新學年的到來?!眲⒑推秸f。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教授楊菊華表示,假期是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個性、補充學校教育的寶貴時段,不能成為“教育的空白地帶”甚至是“監(jiān)護的空白地帶”。這不僅僅是家庭問題,更是民生問題,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在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涵蓋愛國主義教育、志愿者服務、課外閱讀、勤工助學和特長展示等領域。該校團委書記余理告訴記者,在休閑娛樂之外,暑假還是學生邁向社會的好時期。職業(yè)體驗、社區(qū)值周慰問、關愛殘障兒童、清理衛(wèi)生死角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也讓世界成為孩子們的教科書。
“學生應該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規(guī)劃假期生活?!痹?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合理的假期規(guī)劃應該是建立在學生自主規(guī)劃、自主管理的基礎之上。家長不可一味地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而要與孩子一道規(guī)劃假期生活。
有關專家表示,學生要合理安排暑假期間的作息生活。例如,放假初期,以放松為主,走訪親友,親近自然;放假中期,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利用這一時段查漏補缺,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假期的末端,則重在收心,適當調整心態(tài)和作息,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