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艷
摘 要:明代陸時雍《詩鏡總論》云:“康樂神工巧鑄,不知有對偶之煩。”清代東方樹《昭昧詹言》亦云:“康樂無一字不穩(wěn)老,無一字不典重,無一字不沉厚深密,如成德之士,求幾微之過而不得。康樂之詩,只是言有序,按部就班,一毫不漏,一字不蔓,不謙虛平弱,而造語精好,如金玉在熔,無一點曠氣煙氣躍冶之意?!笨梢娭x靈運的山水詩歷來受到評論家的好評。其山水詩的語言千錘百煉,成就斐然,如精金美玉,獨放異彩。文章將從修辭方法、聲色描寫兩方面來展現(xiàn)謝靈運山水詩的語言藝術(shù)之美。
關(guān)鍵詞:謝靈運;山水詩;語言之美;修辭方法;聲色描寫
中圖分類號:I207.22? ? ? ? ? ? ? ? ? ??文獻標(biāo)識碼:A
謝靈運在其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大量運用了對偶、擬人、比興、用典、頂真等手法,回環(huán)往復(fù),富麗精工,搖曳生姿。舉例如下:
1.對偶
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登江中孤嶼》)(雙聲對)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七里瀨》)(疊韻對)
側(cè)徑即窈窕,環(huán)州亦玲瓏。(《于南山往北山經(jīng)湖中瞻眺》)(雙聲疊韻對)
晨夕尋絕壁,夕息在山棲。(《登石山最高頂》)(朝夕對)
極目睞左闊,回顧眺右狹。(《登上戍山石鼓山》)(方位對)
此外,謝靈運還大量使用了色彩對、數(shù)字對、視聽對等,這些詩句聲韻和諧,節(jié)奏明快,富有音樂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2.擬人
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
明月照積雪,朔風(fēng)勁且哀。(《歲暮》)
“抱、媚、哀”使“白云、綠筱、朔風(fēng)”有了活躍的生命,將景物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比興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登池上樓》)
此詩謝靈運以虬之潛藏、鴻之高飛象征退隱與建功立業(yè)之沖突?!袄?、怍”顯出自己的仕途不順,與虬、鴻之悠然自得形成強烈的對比,引起自己官場失意的頹喪之感,以此來表達心境,手法絕妙,意味深長。
4.用典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fā)。(《石門巖上宿》)
本句詩人將《楚辭·九歌·少司命》中的“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fā)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悅兮浩歌”重新組合,剪裁成句,如渾然天成,相得益彰。
5.頂真
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過始寧墅》)
這兩句用頂真作詩,使其詩布局前后銜接自然、緊密,而且讀起來節(jié)奏緊湊、明快,膾炙人口。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靈山妙水,春草、夏荷、白云、青蓮,形態(tài)各殊,神采各異,無不在自然的靈光中洋溢著生命的色彩。謝靈運對聲音、色彩等的巧妙刻畫正是形成這種形神兼?zhèn)渌囆g(shù)效果的關(guān)鍵。
謝靈運不僅擅長文學(xué),還擅書畫, 他對形象、色彩、線條、音響等的感受也相當(dāng)?shù)撵`敏,如:
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
白花皜陽林。紫囂曄春流。(《郡東山望溟?!罚?/p>
詩人以“白云”對“綠筱”,以“白花”對“紫囂”,白、紫、綠分屬于不同色調(diào),同時入詩,則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相映生輝,令人產(chǎn)生色彩鮮明的感覺。
又如: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行田登海口盤嶼山》)
詩中水色碧澄,映照在沙洲上,也染成碧色,黃昏之際,彩霞飛舞,山峰灑上丹色,“碧”“丹”兩色,由遠而近,光潔明麗,一顯詩人心曠神怡。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詩人并不拘泥于景物之自然色,而且還配合環(huán)境、氣候、氛圍等因素來調(diào)節(jié)色調(diào)。
詩人在描寫景物時,還善用無形的“聲”,如: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fēng)發(fā)?!弊髡咭杂新暤膭討B(tài)反襯無聲的靜態(tài),將山間夜晚的虛寂點綴得非常突出,使人有身臨其境、遠離塵俗之感。
[1]方東樹.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1961:76.
[2]沈 約.宋書·謝靈運傳論[M].北京:中華書局,1974:1754.
[3]顧紹柏.謝靈運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