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艷
摘 要:微信屬于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即時通信工具,現(xiàn)階段的絕大多數(shù)中學生均在使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給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全新的機遇及挑戰(zhàn)。為了分析基于微信的初中班主任互動德育工作的方式,文章作者針對現(xiàn)階段微信給初中學生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微信互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1)微信能有效促進德育資源的豐富:微信中有一項朋友圈的功能,學生在朋友圈中會發(fā)表一些自己心情及狀態(tài)的圖片及文字,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面對面交流中學生由于青春期不太喜歡表露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等因素阻礙了德育工作的進行,教師無法全面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而利用微信朋友圈這一功能初中班主任能對學生的狀態(tài)進行分析及了解,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出現(xiàn)的困擾等進行德育工作的開展。
(2)豐富了初中生德育的工作內(nèi)容: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互動性基本上屬于即時性的,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及交流,使得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中,微信可以幫助初中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生活狀態(tài)及思想動態(tài),突破了傳統(tǒng)德育工作在時間及空間上的局限性,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德育工作。
1.通過微信了解學生,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
微信大多數(shù)時間屬于一個抒發(fā)個人感情、分享生活趣事及煩惱的一個平臺,初中學生利用微信會通過文字及圖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情緒變化,多數(shù)初中學生由于青春期、家庭因素、性格因素等問題均會出現(xiàn)自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現(xiàn)象,而學生在微信中通過他人的關注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價值,使得他們愿意在微信中分享自己的心情、與人進行溝通等。初中班主任可以采用微信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情緒波折,通過關注學生朋友圈的動態(tài)了解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上表達出來的情緒變化,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結合學生家庭環(huán)境、性格因素及其他綜合方面進行思考,并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策略對學生進行疏導,解決學生的煩惱,減輕學生的壓力,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及交流。
2.通過使用微信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及溝通
傳統(tǒng)的德育工作存在教師為教學主體的不良現(xiàn)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教育的情況,在這種教學狀態(tài)下,學生與教師之間難以形成和諧平等的相處關系。大部分學生認為德育非常枯燥、單調,且不納入教學檢測的結果中,所以無需重視,導致現(xiàn)實中德育教學工作難以進行及成效不明顯,不僅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少,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缺失的現(xiàn)象。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采用微信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微信,以微信為媒介選取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及趣味性較強的話題進行討論或交流,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將自己的身份放低,與學生形成一種平等的相處方式,且學生受到教師的關注后會產(chǎn)生一種受重視的感覺,使得學生更加信任教師,喜歡老師,想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及疑惑,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及解答。
3.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微信,傳播德育工作中的正能量
引導學生們正確使用微信,利用微信進行溝通、互動及傳播正能量,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這一功能構建一個德育平臺,在公眾號中多發(fā)表及轉發(fā)一些與德育及正能量相關的文章及書籍,為學生們介紹一些易于學習、成長的公眾號,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公眾號及文章等學習到一定的德育知識,分辨是非,交流自己對公眾號中某篇文章的看法及見解,充分發(fā)揮微信產(chǎn)生的群體傳染性傳播效應,在學生的價值觀上進行正面及積極的引導,并加以糾正。
由此可知,傳統(tǒng)德育過程中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對德育工作不重視、學生對德育觀念的淡薄等問題,初中班主任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積極利用微信這一平臺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了解,正確引導學生們使用微信,分享德育的相關資料,向學生們傳播正能量,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全面促進初中德育工作的進行。
[1]朱建輝.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開展互動德育[J].教書育人,2017(13):78.
[2]劉桂蘭.微信在初中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溝通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7(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