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林清平
英漢語言中有關(guān)動物的成語、習(xí)語、格言等,體現(xiàn)了人們對動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因而這兩種語言中蘊(yùn)涵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俗話說“貓有九命”,戲稱嘴饞的人為“饞貓”。在西方,cat是人們寵愛之物(pet), 但在英語俚語中,cat的含義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惡毒或令人討厭的女人)。
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可泛指“個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時,如dog eat dog(人們自相殘害)等。在漢語里,盡管狗也作為寵物,但其形象總是不雅,指人時多含貶義。
pig所受待遇最糟,人們總是對豬惡語相加。 漢語里,豬集“懶、笨、饞”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好吃懶做之意。英國人也賦予pig以丑惡的形象,如a pig意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貪婪、骯臟或沒禮貌的人)。
“膽小如鼠”及“鼠輩”等詞語,皆有“猥瑣”及“心胸狹窄”等含義,由此可見鼠在漢語中簡直一無是處。作為俚語,在英語中,rat指人時與漢語稍有出入,但也含貶義,如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ly(自私的人)。
在漢語中,驢用來指人時,表達(dá)“愚、笨”之意。英語與漢語在這一點上也有相通之處,如an ass意為a foolish person(傻
瓜),同義詞為donkey。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為緩慢”,具有“呆傻”之態(tài),指人時有“熊樣”之說,形容股市不景氣乃稱“熊市”。英語用bear指人時,則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魯莽之人)。
獅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點是相通的,即“勇猛”。喻人時,漢語有“勇猛如獅”之說。英語也有習(xí)語as brave as a lion。在英語中,a lion也指“名流”等。
兔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有好的一面,如“形如脫兔”,也有差的一面,如“狡兔三窟”。用來形容人時則暗含“狡猾”之意。對英國人來說,rabbit的形象亦不美。指人時,所取喻意同漢語大相徑庭,如a rabbit意為a person who plays a game badly(蹩腳的運(yùn)動員)。
蛇在行走時是蜿蜒曲折前行的,因而英漢語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隱匿于草叢中,因而有“陰險,狠毒”的聯(lián)想意義。英語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偽裝成朋友的陰險之人。
在英漢語中,人們都把羊看成一種善良、溫順、柔弱的動物,因而在其意義表達(dá)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態(tài)度。漢語中有“像小綿羊一樣溫和、乖巧”,英語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