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與普及使得教師一直在思考如何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高效課堂認為,高中生應該在生物學習中形成自己的學習認知與學習能力,善用原有的知識結構來解讀新知,還能在各個同類型的題目中靈活應用生物知識。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高中生物;教學
從高效課堂的定義來看,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思考讓學生形成生物思維與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由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體驗式教學法來組織生物教學活動,促使高中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記憶的學習方式逐步轉變?yōu)橹鲃犹骄恐R意義、思考生物知識的應用條件與途徑的主動學習。實際上,體驗式教學法就是通過讓運用模擬教學法、實驗實踐探究、情境感受等多種教學方式來加強高中生的生物認知,既能讓學生們積累生物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們獲得知識應用能力,使其能夠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來理解生物知識的內涵。下面,筆者將從通過構建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通過組織實驗落實學生的切身體驗、通過拓展實踐豐富體驗的形式感三個角度,來分析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構建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情境是落實體驗式教學最簡單可行的方式,也是讓高中生體驗生物知識的生成、應用與創(chuàng)新的基本方式。但是,要想充分發(fā)揮生物情境的教學效能,教師便需要認真思考生物與高中生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熟悉的事物與場景更易于激發(fā)高中生的積極思考。所以,教師應適當引入生活資源,利用學生的生活回憶以及他們對情境的熟悉感來增強高中生的體驗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生物情境應保持一貫性,否則,高中生可能會由于斷層性的情境而失去體驗興趣,導致體驗式教學流于形式。
就如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一課中,筆者便展示了一份人體營養(yǎng)成分圖,向學生展示了健康的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許多學生已經萌生了愛美、追求外形美的意識,所以會有部分對自己身形不滿意的學生采用不恰當?shù)墓?jié)食方式來減肥,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本班有一部分學生只要一提到糖類、脂類,便認為這些營養(yǎng)成分會導致自己變胖,所以要少攝取,甚至避免攝取。利用人體營養(yǎng)成分圖來展示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便于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使其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而且與高中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所以直接將學生代入到生物學習情境中。然后,筆者便引導高中生探究糖類、脂類的種類與作用,分析比較不同的糖類、脂類對維持人體健康的作用。同時,筆者還鼓勵學生分析自己常吃食物中的糖類與脂類的含量,然后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一個營養(yǎng)成分食物對比表。
二、通過組織實驗落實學生的切身體驗
生物學科與物理、化學這兩門自然科學一樣,都是以實驗為本學科基本特征的。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法時,教師也應該主動增加生物實驗的教學比重,讓學生們在實驗中探究生物知識、形成應用能力。實際上,生物實驗一直都是高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內容,但是教師卻常常以教師演示實驗與驗證實驗來組織實驗教學,高中生依然只能按照固定的實驗步驟操作實驗,這就導致學生在生物實驗學習中的代入感與體驗感都比較低。為了讓高中生切實產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探究的學習體驗,教師應以探究性生物實驗來組織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生物知識的生成與證明。
就如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知識教學中,筆者便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這個生物實驗來組織了生物教學活動,以便讓高中生們了解DNA與RNA的細胞分布。在本輪實驗中,學生需要自制植物貼片,使用染色法,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中的DNA與RNA的分布情況。對于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筆者鼓勵高中生在課前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設計實驗,在組內形成統(tǒng)一結論,筆者會幫助學生鑒定實驗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再由學生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具體操作。通過顯微鏡觀察,高中生能夠了解DNA一般分布在真核細胞中的細胞核內,而RNA則主要分布在細胞質內;而且不同的染色劑對DNA與RNA的染色效果不同,所以學生還可通過調換染色劑來選擇對DNA與RNA親和力效果更為明顯的的染色劑,等等。由于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步驟的操作、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實驗結論的得出等都是由學生自主設計與操作的,所以他們的體驗感很強。許多學生認為,本輪生物實驗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像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家,這種感覺讓他們覺得十分新鮮,尤其是當實驗成功的時候,他們內心會油然而生出強烈的成就感。
三、通過拓展實踐豐富體驗的形式感
除了生物實驗之外,教師還應該多組織生物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在生物實踐中應用生物知識,以便使高中生的生物素養(yǎng)獲得進一步的提升與發(fā)展。在新課改下,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基本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必須要把握住這個教學改革機遇,以實踐活動來給高中生提供應用生物理論的機會,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使其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學習能力。
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由必修板塊與選修板塊組成,其中,選修教材中以課題方式提出了多個探究課題,教師可利用這部分知識來組織學生參與生物實踐。就如,筆者便利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這個主題鼓勵學生調查現(xiàn)在生物實驗技術中,用來培養(yǎng)微生物的常用方式,了解培養(yǎng)基的概念、制備等多個知識。學生可在課前利用網絡資源收集生物資料,為生物實踐儲備充足的知識。然后,高中生們便可利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微生物,在實踐中親自制備培養(yǎng)基,操作高壓蒸汽滅菌、平板劃線法等實驗設備。再如,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課題實踐中,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講述了制作果酒、果醋所需要的菌種與實驗原理,了解了發(fā)酵的條件與原理,然后鼓勵學生在家中主動制備果酒、果醋。然后,學生應定期觀察果酒、果醋的發(fā)酵過程,定量表述實驗現(xiàn)象,以此來完善自己的實踐結果。在這些生物實踐活動中,高中生能夠切身體會生物知識的神奇與奧妙,也能因此形成熱愛科學的正確意識。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法是提高高中生在生物課堂上的參與度,使高中生們了解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形成生物素養(yǎng)的重要活動。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創(chuàng)設讓學生親自體驗生物學科的魅力與神奇之處的機會,以便讓高中生們真正喜歡上生物學習。
參考文獻:
[1] 肖安慶,顏培輝.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60-62.
[2] 孫琦. 翻轉課堂下高中生物導學案編寫與應用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7.
[3] 譚永平.從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探討高中生物必修內容的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7):62-68.
[4] 高紅雷.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