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悅
內容摘要:任務驅動作文在中國高考作文命題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真實社會語境中考察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邏輯推理和深層次思考,闡述自己的觀點。本文談談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意義與寫法。
關鍵詞:任務驅動型作文 意義 寫法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塵埃落定,作文題又引熱議,從2015年開始任務驅動作文的價值和意義就已經(jīng)彰顯。
首先是其引導考生正視現(xiàn)實矛盾性,“逼迫”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并闡發(fā)清晰,邁出了實質上很重要的一步。它在設置一個現(xiàn)實社會中充滿矛盾、帶有爭議性的情境,考生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能和稀泥,而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這樣需要做出判斷的時候,有自己的觀點和選擇,而不能做騎墻派或老好人。而這一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顯得尤其重要,也尤為緊迫,因為成年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而他們進入高?;蛘咛ど仙鐣?,同樣要面對這樣的矛盾或沖突的情境,不會是光明一片。
其次是引導學生走出假大空的泥淖,引導學生必須說“人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且能體現(xiàn)出層層深入的思維導走向。這個題目你要寫好它,必須有邏輯分析能力,表明你的觀點,然后闡述你的態(tài)度,要運用哲學觀點,通過現(xiàn)象挖到本質,能由表入里,在情、理、法的內在脈絡中進行分析闡述,走向思維的深度。需要邏輯的嚴謹,說理的透徹和表達的充分,并且必須結合具體問題來進行具體分析,所以考生必須走出泛泛而談的套子。那么高三學子如何才能寫好任務驅動型作文?識別“雷區(qū)”,走出“誤區(qū)”,立足矛盾關系,著意內涵解讀,才能在考場中規(guī)避低分作文,實現(xiàn)高分突破。
一.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歸真實交際的現(xiàn)實生活
事實上,國家層面的一次高考歷史性的作文方向改革,一定有著內在的深刻追求:任務驅動型作文的轉向不僅僅是“防止套作、宿構”,而是引導學生回歸真實的交際生活。在價值導向方面引導學生尊重他論、文明交流,并由封閉性的私域說理或強說強辯走向公眾說理與公共文明。公眾說理所需要的公共理性與文明情懷關乎公民美德與思維公正,因而,國家推行新型作文旨在立德樹人,提升國民素養(yǎng)。
“任務驅動型作文”緣起于英美等國的日常教學?!叭蝿招徒虒W”的全稱為“任務語言教學法”,是基于完成交際任務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最早由維果茨基提出。它重在給出一個帶有爭議性或可討論性的問題,可能有多個結果,讓學生通過協(xié)商或討論的方式做出一個決定或選擇一種結果,重在充分交換意見,不必達成一致,但須充分論述。
對于考場作文來說,學生則需設想交流的對象,然后文明交流,而非自說自話封閉說理。所以,作文時要有明確的對象意識,要呼應他說,尊重別論。這是理解“任務驅動型作文”最起碼的知識儲備。
二.平時要培養(yǎng)會審題,能審清材料內涵的能力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材料多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也要求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文明交流。要規(guī)避低分就得先識別任務驅動型作文必不可踩的“寫作雷區(qū)”:一是內涵的淺表化。二是主旨攀附化。三是未按材料要求與任務指令寫作??忌米愿膭硬牧纤闹匾拍?。四是因交流感與對象意識淡漠而造成“鋼性說理有余,綿性入情不夠”的現(xiàn)象。停留在舊式議論文的單向說理向度,入理的同時未能入情。出現(xiàn)“踩雷”現(xiàn)象,很可能是基于未審清材料內涵及任務指令。所以,高分突破的首要路徑就是審清任務要求,著意內涵解讀。學生要能從材料中發(fā)現(xiàn)矛盾對立點,提煉矛盾對應關系。
三.寫作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注意事項
1.閱讀材料并要讀懂材料。我們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圍、含意后才能進行寫作,所以第一步閱讀非常重要。
2.任務型寫作要求考生去發(fā)表議論的主題,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種主題。所以,考生可以從命題者給出的論題里找到中心詞,關鍵語句,防止離題。
3.往往這樣的命題材料不止一個,所以要仔細分析材料間的異同,為寫作做好準備。
4.任務型寫作既然是先“讀”后“寫”,是讀后有感而發(fā),那么,“讀的內容”和“感的內容”要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開頭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針對材料,聯(lián)系寫作任務而寫作。
5.就材料的范圍而言、就寫作任務而言是就事論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說理論證而言是就事論理。說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較辨析,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寫作任務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徹,否則累死也無功。
任務驅動作文在中國高考作文命題上是一個拐點,甚至具有里程碑意義。在真實社會語境中考察考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學會不偏激,不盲從,學會質疑和思辨,進行有理有據(jù)的邏輯推理和深層次思考,闡述自己的觀點。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市通鋼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