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庭堅兩篇文章創(chuàng)作年代考

      2018-09-02 14:46周康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張浩黃庭堅

      內容摘要:《仁宗皇帝御書記》、《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是黃庭堅的兩篇文學作品。由于兩文中皆無題識,所以對于其創(chuàng)作年代,歷代學者只進行了大致的時期劃分而并無詳細的系年。對于前篇,主要有“戎州時期(1098-1100)”與“離荊渚至宜州時期(1104-1105)”兩說;對于后篇則主要有“戎州時期(1098-1100)”說。而實際上二文準確系年的關鍵在于對兩篇作品文本內容的細讀以及對張縯《寒食帖》題跋的鉤沉。本文指出:二文有著完全相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皆是黃庭堅應元符三年(1100)八月至十一月間造訪自己于眉州青神的故友張浩之請而產(chǎn)生的作品。

      關鍵詞:黃庭堅 創(chuàng)作年代 飛白書 張浩 張縯

      一.《仁宗皇帝御書記》

      《仁宗皇帝御書記》是黃庭堅見到其故友張浩所藏宋仁宗趙禎(1010-1063)飛白書后所作的一篇記文,收在山谷正集卷十六[1]。前人中較早提及到此文的是南宋名臣范成大。他在其《吳船錄》中謂:

      季長之族祖浩藏仁宗御飛白書,山谷所跋者。其末句“譽天地之高厚,贊日月之光華,臣知其不能也”,今集中作“臣自知其不能也”。“自”字蓋后來所增,語意方全。山谷自稱“洪州分寧縣雙井里前史官臣黃庭堅”,蓋謫戎州時所跋。[2]

      “季長”是蜀州江原人張縯之字。范成大在淳熙四年(1177)帥蜀,曾受張縯之邀,至其江原老家訪游,這則題記便是事后所補[3]。張縯是張浩的侄孫,所以范成大此行不但得見了黃庭堅曾經(jīng)見過的這幅宋仁宗飛白書,還得見了黃庭堅的《仁宗皇帝御書記》原跡。因為《仁宗皇帝御書記》實是黃庭堅為張浩所藏的宋仁宗飛白書所作的一篇跋文,同仁宗飛白書乃一直同存于張縯江原故家。

      由于黃庭堅跋文原跡存有文集所無的“洪州分寧縣雙井里前史官臣黃庭堅(書)”題識,這為范成大對該文創(chuàng)作時間的判定似乎提供了一些依據(jù)。因為黃庭堅任職史館,是在元祐間(1086-1091)。而元祐末蔡卞、章惇等奸臣用事,因黨爭而誣黃氏所修《神宗實錄》多誣失實,以致其一貶再貶,先后至于黔州、戎州、宜州等地[4]。其題識既云“前史官”,顯然跋文是作于元祐后。由此可知,范成大“蓋謫戎州時所跋”的判斷,確非妄言。

      和范成大的觀點相較,當代鄭永曉先生的看法則略有些出入。因為鄭永曉先生認為《仁宗皇帝御書記》約作于離荊渚至宜州時期[5],也即崇寧三年(1104)至崇寧四年(1105)間。盡管鄭先生并沒有提出明確根據(jù),但就題識來看,他的判斷也符合黃庭堅“前史官”的題識要求。不過,《仁宗皇帝御書記》記文有云:

      恭惟昭陵復土,垂四十年。至今父老言之,未嘗不霣涕,后生聞說前朝事,無不踴躍,恨不身當其時[6]。

      “昭陵復土,垂四十年”即謂宋仁宗去世,已有將近四十年時間。換言之,黃庭堅作此文之時,距離仁宗逝世時間還未滿四十年,故黃氏作文必在崇寧二年(1103)三月之前。所以鄭永曉先生約作于離荊渚至宜州時期(1104-1105)的說法顯然不妥。與之相反,范成大作于貶戎時(1098-1100)的判斷則正合文中“垂四十年”之言,所以范成大對于《仁宗皇帝御書記》的系年應近事實。

      二.《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

      《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是黃庭堅為張浩叔父張公邵所作的一篇墓志銘,收在山谷別集卷第十[7]。關于此文的創(chuàng)作時間,未見有前人記載。鄭永曉先生認為此文約作于戎州時期,即紹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到元符三年(1100)之間[8]。按戎州即今四川宜賓市,黃庭堅戎州時期,為蜀中親友的故親作墓志銘乃為常事,如《南園遁翁廖君墓志銘》、《瀘南詩老史君墓志銘》、《張子履墓志銘》、《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銘》等皆是如此。尤其是元符三年七月至十一月眉州青神之行,為成都、眉州一帶親朋之故親所作墓志銘尤多。像《史端臣先生墓銘》、《朝請郎郭方進墓志銘》、《青陽希古墓銘》、《程氏夫人墓銘》、《成都趙夫人墓志》等皆是這一時期的產(chǎn)物。

      《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所作對象張修孺,乃蜀州江原人,其文自宜為黃氏貶謫巴蜀時所作。故鄭永曉先生約作于戎州時期的說法,當屬無誤。而蜀州江原(今四川崇州市東南),屬成都轄地,離眉州不遠,所以《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極有可能是黃庭堅戎州時期到眉州青神探訪其姑時,受江原親朋所托而創(chuàng)作的銘文。這在《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本文中也有明確的證據(jù):

      君(張修孺)于兄弟中號為孝友,才器能任事,而得仕最晩。……改通直郎,知盧山縣,以紹圣四年十月丙戌卒于家,享年六十八。……夫人句氏,唐安(蜀州地名)先生某人之女,能儉能勤,族人宜之,實配令德,不幸后君三年亦卒。二男,曰澥,曰湜。一女,嫁新神泉令李澥。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舉君及句夫人之喪,葬于其縣之清陽鄉(xiāng)太常之墓次,而來乞銘[9]。

      在張修孺夫人卒后,其后人乃欲將二人合葬而來向黃庭堅乞銘。故黃庭堅作文時間,自當與張修孺夫人去世時間相差無幾。張修孺卒于紹圣四年(1097),其夫人三年之后而卒,時間正在元符三年(1100)。所以可以肯定此文乃產(chǎn)生于元符三年(1100)八月十一日至十一月初黃氏在眉州探親之時。

      三.張縯《黃州寒食帖跋》鉤沉

      不過對于是何人來為張修孺乞的銘文,黃庭堅并沒有在《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中指明。實際上,來眉山青神向黃庭堅為張修孺乞銘的正是張浩。其侄孫張縯在蘇軾《黃州寒食帖》后有跋云:

      東坡老仙三詩,先世舊所藏。伯祖永安大夫嘗謁山谷于眉之青神,有攜行書帖,山谷皆跋其后,此詩其一也。……昔曾大父禮院官中秘書,與李常公擇為僚。山谷母夫人,公擇女弟也。山谷與永安帖自言,識先禮院于公擇舅坐上,由是與永安游好。有先禮院所藏《昭陵御飛白記》及《曾叔祖廬山府君志》,名皆列《山谷集》,惟諸跋世不盡見。此跋尤恢奇,因詳著卷后。永安為河南屬邑,伯祖嘗為之宰云[10]。

      而結合清代學者彭元瑞在《石渠寶笈續(xù)編》中所作“張縯跋所云‘曾大父禮院,乃張公裕,曾官秘閣校理。其子浩,即所謂‘永安,庭堅為作《仁宗皇帝御書記》者也?!畯]山府君,乃公裕弟公邵,官通直郎,知廬山縣[11]”的梳理,可知張修孺字公邵,是張浩的叔父。張浩父親乃張公裕,同黃庭堅舅舅李常是朝中同僚,關系較好。所以張浩同黃庭堅認識較早,時有書信往來,屬于舊交。在其叔娘去世之后,由他去眉山青神向黃庭堅為叔父張公邵求作一篇墓志銘,無疑是不二人選。張縯跋中謂“《曾叔祖廬山府君志》”(即山谷文集中的《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原跡,為其伯祖張浩所有,便是張浩作為乞銘人的明證。所以《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一文,乃是黃庭堅應故友張浩之請而為其叔父所作的銘文。其產(chǎn)生的時間,就是元符三年八月自十一月初黃庭堅在眉山青神探親之時。

      此外,張縯這段跋文,還道出了范成大之所以要將黃庭堅的《仁宗皇帝御書記》系年于戎州時期的原因。因為張浩元符三年(1100)去眉山造訪黃庭堅,除了為叔父求取墓志銘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即將所藏字畫讓當時書名已盛的黃庭堅作跋。而《仁宗飛白書》墨跡和蘇軾《黃州寒食帖》墨跡一樣,皆為張浩此行所攜帶的行書帖?!度首诨实塾鶗洝氛屈S庭堅在張浩到達青神,出示仁宗墨跡以觀的情況下作下的跋文。它和《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黃州寒食帖跋》以及其他行書帖的跋文一樣,都是張浩元符三年青神之行取得的“成果”。

      張縯作為張浩侄孫,對于黃庭堅為張浩所藏仁宗真跡作跋一事當然非常知情。當其招請范成大做客江原故居,并特邀其觀賞仁宗真跡和黃跋之時,不可能不會將此引為為榮之事的來龍去脈告訴給范成大。所以范氏的判斷,實際上并不是基于“前史官”的題識內容,而主要乃是根據(jù)好友張縯的敘述。不然僅以“前史官”或者文中的“垂四十年”之言,范成大是不可能將此文如此肯定地判系于貶戎時期的。因為在黔州后期的黃庭堅也滿足這兩個條件。

      四.結論

      黃庭堅《仁宗皇帝御書記》、《通直郎張修孺墓志銘》、《黃州寒食帖跋》等看似內容不相關的作品,實際上都與他的故友張浩相關,都有著共同的書寫背景:即元符三年(1100)八月至十一月中張浩對在眉州青神做客的黃庭堅的造訪?!度首诨实塾鶗洝贰ⅰ锻ㄖ崩蓮埿奕婺怪俱憽范谋闶窃趶埡七@次造訪所取得的“成果”。換言之,前人“戎州時期說”雖無不妥,但借此聯(lián)系,則可進一步將二文創(chuàng)作時時間更加精確到元符三年(1100)八月至十一月之間。

      參考文獻

      [1]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421

      [2]范成大.吳船錄卷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5:5

      [3]范成大.吳船錄卷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5:5

      [4]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165-414

      [5]鄭永曉整理.黃庭堅全集輯校編年上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5、48

      [6]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421

      [7]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1666-1667

      [8]鄭永曉整理.黃庭堅全集輯校編年上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4、37

      [9]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1666-1667

      [10]顧云清,張瑋編.宋蘇軾書黃州寒食帖·張縯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8-9

      [11](清)張照等編.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匯編第六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677

      (作者介紹:周康,西南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書法理論與教育)

      猜你喜歡
      張浩黃庭堅
      Effect of rotating liquid samples on dynamic propagation and aqueous activation of a helium plasma jet
      Computational ghost imaging with deep compressed sensing?
      黃庭堅對聯(lián)逞風流
      樓鑰與黃庭堅詩學的離與合
      張浩關注原因
      黃庭堅書論(上)
      黃庭堅論書85則(中)
      黃庭堅一夜三點燈
      潼关县| 辽宁省| 衡南县| 甘肃省| 龙陵县| 凭祥市| 青岛市| 东丽区| 镇雄县| 绥江县| 汾阳市| 侯马市| 瓮安县| 峡江县| 泰顺县| 文昌市| 礼泉县| 东丽区| 罗定市| 衡南县| 溧水县| 漯河市| 胶州市| 望都县| 江川县| 松滋市| 嘉定区| 兰州市| 襄垣县| 外汇| 谷城县| 称多县| 宜兰市| 成武县| 琼中| 定陶县| 富锦市| 霸州市| 耿马| 旌德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