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琪 梁年杰 李秀峰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和科學技術全球化的發(fā)展,跨國公司成為了當今國際技術轉讓的主導者,國際技術轉讓已經成為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的手段之一,技術的轉讓也能縮小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所以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進行國際技術轉讓尤其重要。其中特別是要注意轉讓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提前預測并進行防范有利于技術轉讓過程更加順利、安全地進行。當今的國際經濟合作中,國際技術轉讓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知識產權作為技術轉讓的標的,則是國際經濟合作的焦點,國際技術轉讓不僅涉及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利益,而且關系到國家的利益。
關鍵詞:先進技術;國際轉讓;風險防范
1 國際技術轉讓概念
1.1 技術轉讓的概念
技術轉讓是指技術供應方通過某種方式把某項技術以及與該技術有關的權利轉讓給技術受讓方的行為。1999年,聯(lián)合國《國際技術轉讓行動守則草案》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技術”定義的基礎上給出了“技術轉讓”的定義,即“關于制造產品、用生產方法或提供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的轉讓,但不包括貨物的單純買賣或租賃”。
1.2 國際技術轉讓的概念
一國的技術供應方通過某種方式把某項技術以及與該技術有關的權利,通過貿易合作、交流等方式轉讓給另一國家的技術受讓方的行為,這種發(fā)生在不同國家之間的技術轉讓,就稱為國際技術轉讓,即“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從轉讓內容上看,國際技術轉讓可以理解為將技能、工藝和知識等技術要素,從一個國家轉讓到另外一個國家的行為。國際技術轉讓要滿足被轉讓的技術要跨越國境流動的條件,即必須是技術供給方和受讓方分別在兩個國家,而不管雙方國籍是否相同。
2 國際技術轉讓中的法律風險
2.1 技術轉讓方再轉讓
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狀況下,技術轉讓方會將已轉讓的技術進行再轉讓。已被轉讓的技術進行再轉讓時,二次轉讓會導致技術價值極大地降低。有時技術轉讓方為了不降低己方的利益,會在技術轉讓過程中隱瞞已經將技術轉讓過他方的事實,以謀取更高的利益,這種行為無形中損害了技術受讓方的利益,導致其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轉讓方或第三方已將技術秘密披露于公眾,受讓方就不再承擔保密的義務。
2.2 技術轉讓合同中的限制性條款
在技術轉讓過程中,技術轉讓方為了保持其在技術轉讓中的優(yōu)勢地位,會在技術轉讓合同中設置限制性條款,如搭售行為、限制競爭行為、限制受讓方從其他技術提供方取得相類似或有競爭的技術、限制合同期限、限制技術的生產和銷售、限制受讓人改進或發(fā)展受讓技術等。這些條款對技術受讓方的權利進行了限制,并且也無形中損害了技術受讓方的經濟利益。
2.3 技術的不可實施性
在我國,被轉讓技術具有可實施性并不是技術轉讓的前提條件,因此導致一些還不具有可實施性的技術被轉讓到受讓方手中。這種不具有實施性的技術包括技術可操作性差、處于試驗階段、成本過高等。比如專利技術往往不是十分成熟的技術,實施必然要冒一定風險,這其中包括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兩個方面。受讓方接受了這樣的不成熟技術之后,要用更高額的費用繼續(xù)技術的調試、提高、完善,有的會因設備、資金等問題直接導致受讓技術的作廢,也無形中損害了技術受讓方的經濟利益。
2.4 技術權利歸屬不明確
在技術轉讓合同簽訂前,明確被轉讓技術的歸屬是保證技術轉讓的首要條件,同時也是技術轉讓雙方的常見爭議問題。轉讓技術權利歸屬問題包括著作權的歸屬、商標權的歸屬、商業(yè)秘密權的歸屬、專利權的歸屬、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的歸屬、植物新品種權的歸屬等。由于有些企業(yè)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的經驗不足,風險意識淡薄,訂立合同時可能出現技術歸屬不明確的情況,導致技術受讓方巨大的經濟損失。
3 技術轉讓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3.1 技術轉讓前明確技術權利歸屬
在與技術提供方簽訂合同前,要明確技術權利歸屬、技術成熟程度、違約責任等問題,以達到保護知識產權、避免經濟糾紛的目的。
3.2 技術轉讓前進行必要審查
在實踐當中,有很多的經濟糾紛都是因為在技術轉讓前沒有對技術轉讓方的資信情況進行很好的調查和了解。必要審查包括核實技術轉讓方是否為合法的權利人、是否有合法的資金和住所等必要的問題。這樣會更好地保障技術轉讓的安全進行。
3.3 進入市場了解技術狀況
技術受讓方要提前知曉技術的價值性、可操作性,以及是否適用于己方公司的市場,考察技術標的時還應了解該技術實施后可能創(chuàng)造的經濟效益、市場范圍、是否已實施、實施范圍,從而對付出的費用成本有所估量。另外,在評估時還應考慮到該技術是否已經侵權、歸屬是否明確,如果技術有侵權,那么受讓該技術將會有一定的法律風險。
參考文獻
[1]IBM中國研究院.中國研究院2005年研究成果[EB/OL].(2005-08-08)[2011-11-06].http://www-31ibm.com/ibm/cn/crl/harvest/index.shtml#2.
[2]任永菊.新形勢下跨國公司技術轉讓特點及其啟示[M].天津:科技管理,2012,(08).
[3]丁長娟,張徐斌.淺談技術合同中的風險防范[J].中國科技信息.
[4]孔慶江,胡峰.論跨國公司對華技術轉讓中的知識產權戰(zhàn)略及其對策[J].法學雜志,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