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鑫鈺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家庭和幼兒園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队變航逃笇ЬV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生活的兩大主要環(huán)境,這二者對幼兒的成長都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的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開展有效、有益、有趣的家園共育活動是幼兒園的重要工作。成功的幼兒教育,尤其需要幼兒園與家庭朝著共同的目標,密切配合、互相協調、共同承擔。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積極推進家園共育。
【關鍵詞】家庭 幼兒園 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8-0004-02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薄毒V要》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奔覉@共育,極大程度地拓展了幼兒教育的空間范圍,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豐富的成長體驗。那么,如何正確引導家長建立家園共育理念,豐富家園共育的途徑和實施辦法,建立家園共育的長效機制,是我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家園共育的作用
1.家園共育,促進了教育質量提高
在通常情況下,教育行為的實施往往被限定在“幼兒園”或“家庭”的特定空間中,這種教育行為從本質上往往與現實的社會生活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而通過家園共育活動的開展,具有各種社會背景、擁有各種社會資源的家長,無疑可以為教育活動提供豐富的活動方式和教育方案。
2.家園共育,豐富了幼兒的成長體驗
無論幼兒園的教育方法多么先進、家庭的教育方案多么豐富,對于孩子而言,他們獨自提供的成長體驗畢竟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地發(fā)掘家長群體中所具有的潛在的教育資源,通過家園共育,用科學的實施方法加以組織,提供給其他孩子。這樣,幫助孩子們拓寬了視野,大大地豐富兒童成長體驗。
3.家園共育,搭建了家長互動平臺
目前,在家長極端重視子女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現實情況下,卻常常存在著缺乏針對性的、盲目的、甚至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因此,通過家園共育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家長們構建一個關于如何正確養(yǎng)育孩子的交流平臺,幫助部分家長放棄不合適甚至是錯誤的教育方式,進而在專業(yè)人士的有效指導下,對孩子采取較為科學的教育方式,施加良性的教育影響,避免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必要的沖突和困擾。
二、如何進行家園共育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獲取家長的信任
隨著社會的進步,幼兒家長的水平明顯提高;另外,由于獨生子女普遍,家長們對幼兒的期望值也明顯提高,他們對自己孩子所就讀的幼兒園的活動環(huán)境,特別是對孩子的老師的素質要求幾乎提高到一個完美無缺的理想高度。注重教師是否有良好的師德,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對孩子能否細心、耐心、關心……,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全面的素質。
首先,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幼兒,善于發(fā)現每個幼兒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鼓勵。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她會精心地安排幼兒一日的生活和學習,對幼兒一視同仁,因材施教,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不同的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教師在家長面前樹立的愛生、敬業(yè)的形象會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產生信任感。而教師一旦取得家長的信任,就等于在家長工作中獲得了一張通行證,這樣,教師與家長就可以在家園同步教育這一軌道上攜手前進了。
2.讓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近年來,我園在家園共育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家園活動,在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從而大大拓寬了教育空間,充分利用了各種教育資源,使家庭成為幼兒園的第二課堂,家長成為幼兒園的編外教師,使幼兒園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3.注重家園的互動,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為了家園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保證家園教育內容的銜接與互補,促進家園教育方法的協調性,注重家園互動,實現家園共育,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徑。由于各家長的觀念,素質不同,對孩子的教育也就各不相同,甚至有時會出現有悖于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與教師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及方法,要使家長與教師、幼兒園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家園互動就顯得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