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婷 鄭靜霞 陳玉婷 張利娟 徐艷 顏芷瑩
作者單位:510120 廣東廣州,廣東省中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之一,具有病情反復、病程長等特點[1]。該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痰量、咳痰次數(shù)均明顯增加,而痰液引流無效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臨床多采取消炎、止咳、化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予以治療,在治療中護理主要以有效咳嗽、增加飲水量、叩擊胸部等促進患者排痰,但大部分患者因體質(zhì)無力,排痰效果差,易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因此,予以患者有效排痰對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具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選取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進行分組護理,觀察有效排痰干預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科2017年1~11月收治的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護理,對照組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齡 57~73歲,平均(66.5±2.7)歲,病程 0.8~6年,平均(3.5±1.1)年,肺功能分級:1級24例,2級23例;研究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59~78歲,平均(66.8±2.5)歲,病程 0.2~8 年,平均(3.7±1.2)年,肺功能分級:1級26例,2級24例。納入標準[4]: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處于急性加重期;年齡≥57歲;患者自愿參加。排除標準:肺栓塞、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異?;颊遊5]。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該研究已經(jīng)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核批準,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具體方法:①基礎護理:保護病房空氣清新,對室溫、濕度等進行調(diào)整,一般溫度為18℃~20℃,濕度為70%,囑患者臥床休息,加強患者保暖工作。②心理護理:患者因疾病因素會出現(xiàn)焦慮、恐懼、煩躁不安等多種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需讓患者知曉良好心態(tài)對疾病的重要性,通過針對性的疏導,予以患者安慰,并讓患者家屬多鼓勵、支持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③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并指導患者正確排痰,對于痰液粘稠患者,可以鼓勵多飲水或者采取霧化吸痰方式。④氧療護理:對于吸氧護理,需要注意用氧安全性,防止吸入氧氣濃度過高,誘發(fā)氧中毒、CO2潴留等。⑤用藥護理:在急性發(fā)作期,需要按照醫(yī)囑嚴格應用皮質(zhì)激素、祛痰藥等,對于采取霧化吸痰患者,要充分評估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體位,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保證患者安全性。
1.2.2 研究組 應用有效排痰干預,即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排痰護理,具體的有效排痰方案:①成立排痰方案小組:選取5名醫(yī)生和5名護理人員作為小組成員,其中醫(yī)生主要負責診療,護理人員主要負責臨床相關護理工作。并選取1名責任心強、經(jīng)驗豐富、工齡較長的人員作為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所有人員共同商定有效排痰方案,并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培訓,如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排痰時機選擇等。②排痰方案的實施:患者入院第1天,評估患者的痰液量、性質(zhì)、咳嗽程度、危險因素等,并結合患者的個體性差異,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護理特點等。患者入院第2天,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包括患者的胸部影像、血氣分析以及肺功能等,并對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評估,制定護理方案?;颊呷朐旱?天,以優(yōu)先排痰為基礎,對患者進行負壓吸痰、咳嗽訓練等相關護理,并采取物化吸入、排痰誘導、負壓吸痰等多種方式誘導患者痰液的排出。應用氧氣霧化吸入,速度5~6L/min,應用500mg異丙托溴銨+1mg布地奈德+200mg沙丁胺醇+2.5ml生理鹽水進行霧化吸入,時間為20min,霧化后協(xié)助患者有效排痰,或者應用纖維支氣管鏡輔助進行負壓吸痰等。之后根據(jù)患者病情的變化,對患者進行呼吸肌鍛煉、肢體功能鍛煉等,如呼吸肌鍛煉注意采取立位或者坐位,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式呼吸,肢體功能鍛煉則可以指導患者按照太極拳方式進行,同時告知患者護理中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氧療,以促進患者痰液的排出。在患者出院前,評估患者病情,并囑患者定期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排痰總有效率、肺功能指標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排痰療效標準:顯效為患者干預后肺部分泌物基本完全消失,聽診肺部無啰音;有效為患者干預后肺部分泌物顯著下降,聽診肺部啰音改善明顯;無效為患者干預后肺部分泌物無改善,聽診肺部啰音無變化。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干預后的總有效率[6]。生活質(zhì)量評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應用QOL(生活質(zhì)量自評表)予以評估,采取評分制(共60分),評分<20分表示生活質(zhì)量極差,評分21~40分表示生活質(zhì)量一般,評分41~50分表示生活質(zhì)量較好,評分51~60分表示生活質(zhì)量良好,得分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好[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應用±s、%表示,檢驗方法分別為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排痰效果對照組患者排痰總有效率為82.98%,研究組患者排痰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患者排痰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43,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排痰效果比較[n(%)]
2.2 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干預前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MVV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內(nèi)干預前后FEV1、FVC、MVV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干預后 FEV1、FVC、MVV肺功能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結果(±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結果(±s)
組別 FEV1(%) FVC(%) MVV(L/min)對照組(n=47)干預前 1.91±0.35 2.19±0.28 33.28±2.39干預后 2.07±0.27 2.47±0.27 72.43±2.67 t 2.481 4.935 74.900 P 0.015 0.000 0.000研究組(n=50)干預前 1.90±0.34 2.18±0.29 33.29±2.41干預后 2.26±0.25 2.88±0.31 81.44±3.17 t 6.032 11.660 85.501 P 0.000 0.000 0.000 t組間干預前 0.143 0.173 0.021 P組間干預前 0.887 0.863 0.984 t組間干預后 3.599 6.927 15.092 P組間干預后 0.001 0.000 0.000
2.3 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干預前,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干預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52,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果(±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果(±s,分)
組別 例數(shù)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7 32.64±5.48 42.94±7.82研究組 50 33.06±3.72 45.71±5.31 t 0.444 2.052 P 0.658 0.04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氣流受限為主要表現(xiàn),且不完全可逆,在急性加重期,患者表現(xiàn)為氣道分泌物明顯增加,造成氣道阻塞癥狀十分嚴重,輕則出現(xiàn)呼吸困難,重則危及患者生命[4]。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吸入有害顆粒、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有關報道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多存在呼吸困難、痰液不易排出等癥狀,一旦痰液不能有效排出,則會導致大量痰液在氣道內(nèi)滯留,易加重肺部感染,導致二氧化碳潴留、低血氧癥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8]。因此,解除患者氣流阻塞,清除患者氣道分泌物,對保持患者正常呼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常規(guī)護理雖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整體的護理療效欠佳。有效排痰干預主要是通過建立排痰方案,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在不同時間對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從而促進患者痰液的有效排出[9]。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有效排痰方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護理中,更注重患者的有效排痰護理干預,如通過成立有效排痰小組,對小組人員進行專業(yè)訓練,從而掌握有效排痰方法,以便于臨床對患者進行指導。在患者入院后,先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然后采取霧化吸痰、負壓吸痰、氧療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有效排痰,治療結束后,則根據(jù)患者病情的改善采取呼吸肌鍛煉、肢體功能鍛煉等訓練,以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排痰總有效率、肺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再次證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同時加強有效排痰護理干預,效果十分顯著,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價值[11]。其原因在于有效排痰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護理中,通過成立有效排痰小組,并通過對疾病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可以提高醫(y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豐富其專業(yè)知識,保證了排痰的專業(yè)性。此外,醫(yī)護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全程參與,有助于排痰方案的順利實施,使排痰方案的有效性得以保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護理中需要注意保證充足的休息,對患者排痰情況予以密切觀察,防止因排痰不暢致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造成窒息等不良事件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有效排痰干預護理效果好,可以提高排痰能力,改善肺功能,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顯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