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君
摘 要: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英語寫作是語言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語言能力測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分析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形成原因,用案例具體闡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有效利用過程性寫作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和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過程性寫作 初中英語 教學實踐
英語寫作能力訓練是發(fā)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 。英語寫作并不是線性的過程 ,而是一個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過程、思維創(chuàng)作過程和對社會認識的交互過程?!缎抡n標》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寫作要求為:“能依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guān)系;能簡單描述任務或事件;能根據(jù)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苯處熢诮虒W中要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寫作體現(xiàn)了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書面交流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能夠促進聽、說、讀和思維能力的潛在性發(fā)展。因此,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分析學生寫作情況,根據(jù)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需求探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
一、學生寫作水平現(xiàn)狀
但是目前初中生寫作的狀況并不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對寫作訓練有畏懼心理,他們迫于教師的任務和要求,勉強完成作業(yè),但所寫的作文存在較多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詞匯量的缺乏、思維能力的限制、語言整合能力的不足,沒有完全形成獨立寫作的能力。在文章形式上,由于詞匯貧乏,常會出現(xiàn)語法錯誤、表達不地道、中文式英文、行文口語化的現(xiàn)象;在語篇框架方面,學生常有語義不連貫、邏輯不清、過渡不自然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信息的傳遞和書面表達的效果。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很少關(guān)注自己寫作的過程,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沒有掌握寫作技巧,難以靈活運用所學英語語言。
另一方面,在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寫作教學作為應付考試的一種應急手段。教師寫范文,學生背誦甚至默寫范文是寫作教學的常態(tài),學生寫作水平很差;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寫作教學,在教學中沒有寫作的概念,更多地關(guān)注語法和知識點。再者,寫作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過程,訓練需要時間和精力。面對這種情況,部分教師雖然有心訓練,但為了趕課程就知難而退了。這些錯誤的做法使學生對寫作感到力不從心,學生對寫作缺少興趣,平時看到書面表達作業(yè)往往亂寫一通完成任務了事,甚至回避完成作業(yè)。這樣,學生沒能形成好的寫作習慣,也沒有掌握寫作方法,導致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很差。
這種寫作教學現(xiàn)狀背離了語言教學的宗旨,不僅制約了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而且使學生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xù)性學習設下了障礙。
二、過程性寫作的教學實踐
1.什么是過程性寫作
過程性寫作的首創(chuàng)者,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寫作是一個過程。寫作課應該教授的是構(gòu)成寫作過程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方法?!币虼耍^程性寫作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強調(diào)寫作過程的重要性。寫作者通過寫作過程中一系列協(xié)商、監(jiān)督、互評等認知活動和交互活動提高其認知能力、交互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它符合語言教學發(fā)展,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寫作過程是一種群體間的多項交際活動,而不是個人的單獨行為,強調(diào)反復修改在寫作中的作用。
2.過程性寫作的優(yōu)勢
美國教育學家John Deway最早提出了把學習視為過程的理念。他認為,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探索信息和觀點的渴望,正是這一愿望推動了學習過程的發(fā)展。過程性寫作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過程性寫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而且,過程性寫作給學生提供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機會,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尤其是寫作的樂趣。
3.初中英語過程性寫作教學所具備的條件
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采用(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jié)構(gòu),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在改編過程中,編者依據(jù)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原書的機構(gòu)與內(nèi)容作了適當?shù)恼{(diào)整,增加了復習單元,文化背景知識和學習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務型學習成分和語篇輸入。本書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jié)構(gòu),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成A和B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nèi)容,B部分是知識的拓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附有Self check部分,學生可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這種教材結(jié)構(gòu)有利于過程性寫作法的
實施。
4.過程性寫作的教學實施
既然我們寫作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那么,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顯然應該把關(guān)注的重點從“寫了什么”轉(zhuǎn)移到“怎么寫”的過程中。因此,教學重點也自然應該從“作文”調(diào)整為“過程”。
過程性寫作是一個多次打草稿的過程。個人認為,不妨把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寫作前、寫作中和寫作后”。
寫作前
這一階段也就是輸入(input)階段,主要包括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 )、列提綱 (1isting)、閱讀 (reading )、聽 (listening )、調(diào)查報告 (survey-taking )等。圖片的導入、提問的導入、聽力和閱讀的導入都是語言輸入的過程,是寫作前的準備,為學生提供了背景知識,熟悉了寫作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語篇知識的儲備,為學生的寫作搭建支架。與此同時,輸入方法的多樣性,更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此外,循序漸進式的提問引導,對題干的分析,也能讓寫作主題更加明朗,利于學生之后的發(fā)揮。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有充分了輸入才可能有足夠的輸出,因此寫作前這一階段可以說是相當關(guān)鍵。
七年級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寫作課要求學生寫一寫身邊同學的上學方式。我在寫作課前要求同學們先去做好survey,了解自己學習小組里的同學上學所采用的交通方式:
完成以上調(diào)查表后,學生還需要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表達自己的觀點,“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of transportation and why?”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樣的出行方式最健康、最環(huán)保。學生真正在了解自己的同學,真正在思考,所以也是真正有東西可寫、有想法可以表達。
“以讀促寫”和“以說促寫”也是初級寫作訓練的有效手段。在訓練學生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吸收文章各方面知識的同時,加強對英語文章的感性認識,教會學生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摘錄并積累素材;引導學生賞析好詞佳句;探究文本的篇章結(jié)構(gòu)及寫作方法。在學生做閱讀理解等語篇習題時,同樣要求其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這些都是學生儲備和積累的契機。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學習所讀文章在主題、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精妙之處。有了閱讀的前提,學生在思考寫什么和怎么寫時,自然會找到儲備的知識。
比如在上七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寫作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預先摘錄該單元reading中的好詞好句以積累素材,同時思考針對不同的文章體裁應該采用怎樣的框架結(jié)構(gòu)。比如reading的開頭是“We have some interesting and fun things for you this term.”讓學生思考假如要寫email給朋友介紹學校近期的活動應該怎么樣表達更加好。學生將句子改為“We have some interesting and fun things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學生會發(fā)現(xiàn),稍作改動,原文一篇notice的beginning就變成了一封email的beginning了。
又比如在body部分嘗試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同樣的一個意思可以用多種表達法,但是運用了多種表達法之后,文章就顯得生動多了。如“Next month, we have an art festival. Its on November 3rd.”學生就能用“We have an art festival on November 3rd.” “On November 3rd, we have an art festival.” “An art festival is on November 3rd.”等句式來表達。
同樣的,這篇reading中的ending為“This is a really busy term. Have a good time.”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后,根據(jù)作文體裁的不同,不少學生也能把“Have a good time.”改成“Im sure we can have a good time.”
經(jīng)過這樣大量的寫作前的輸入,學生在寫作中就會有意識地去關(guān)注文章的體裁以及如何用多種表達法來表達同樣的意思,會盡量把文章寫得流暢。
寫作中
這一階段包括寫初稿、學生互評以及寫二稿三個步驟。
寫初稿 (write the first draft )主要包括把構(gòu)思的內(nèi)容擬定成稿,不必拘泥于語言規(guī)則。學生可以根據(jù)寫作提綱和標題,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表述清楚,在寫前想想可以用到哪些學過的句式以及跟主題相關(guān)的詞匯。有了寫作前足夠的輸入,這個步驟的難度也略有降低。大部分學生會覺得“有米可炊”。
還是以七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寫作教學為例。在經(jīng)過寫作前大量輸入后,學生需要根據(jù)表格內(nèi)容介紹一下他們的同學的。表格如下:
有一位學生的初稿是這樣的:
I have a friend. He is a boy. His names Li Da. He is twelve. His school is the No .1 Middle School. He is in Class 2, Grade 7. His birthday is on November 5th. He likes eggs, rice and salad. But he doesnt like hamburger.
He has some interesting and fun things this term. On September 21st, he has a school trip. The English party is on December 30th
I think this is a really busy term. But he can have a good time.
從這位學生的初稿不難看出,她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她已經(jīng)會關(guān)注文章的結(jié)構(gòu),信息點的歸類,包括用不同的句型來表達相同的意思。甚至她也關(guān)注到了適當?shù)牡胤揭蒙弦恍┻B詞和過渡句??梢姡@位同學寫作前的輸入是大量且有效的。
初稿完成以后就是學生互評 (peer-evaluation )。過程性寫作中,評價同樣是互動的、不可忽略的環(huán)節(jié),而且評價也是多層次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小組,讓小組內(nèi)的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問題來互相閱讀作文并給出反饋意見。教師可以在這里給出一張“寫作評價表”,內(nèi)容包括結(jié)構(gòu)(beginning, body& ending),單詞拼寫(word spelling),語法(grammar),連接詞(conjunctions),書寫(writing)等。學生根據(jù)評價表對小組內(nèi)其他同學的文章進行評價,既使學生的評價有了一定的知道方向,避免盲目進行。多次訓練后,學生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評價意識,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避免一些問題,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寫作的水平。
應該說,同學們的評價也基本是到位的。
對于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一篇書面表達要能做到反復推敲的可能性相對來說比較小,畢竟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寫二稿 (write the second draft )其實就是學生針對同學的反饋修改文章。但是在這個步驟中,學生也非常需要靜下心來考慮,因為靜心才能有效整理和調(diào)整。
結(jié)合學習小組的評價以及她自己的反思,該同學的二稿如下:
I have a friend. He is a boy. His names Li Da. He is twelve. His school is the No .1 Middle School. He is in Class 2, Grade 7. His birthday is on November 5th. He likes eggs, and rice. Also, he likes salad. But he doesnt like hamburgers because he doesnt want to be fat.
He has some interesting and fun things this term. On September 21st, he has a school trip. The English party is on December 30th
I think he can have a good time this term.
這位同學不僅把學習小組的同學提出來的錯誤改正了,同時也對部分句子做了小改動,使文章更有文采。另外,她還想到了本學期如果只有兩個活動的話,不足以用“busy”來形容。因此,她把ending改成了“I think he can have a good time this term.”而且,二稿的卷面已經(jīng)明顯比初稿美觀多了。
寫作后
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批改,師生交流和定稿三個步驟。
學生完成二稿后,教師進行批改(writing workshops)并給出多方面建議。這就是評價的另一個層面了。教師可以參照中考書面表達的五檔作文的評分標準來進行批改,并在過程中記下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和錯誤,典型問題以及批改后的總體印象,便于講評時分享交流。
師生交流 (student-teacher session )是過程性寫作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教師針對學生的文章,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對個別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交流。這既是一個反饋批改結(jié)果的過程,也是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徑。但是教師的評價側(cè)重的不是學生寫得如何,而是學生是如何寫、如何改進的。也就是說,教師的評價也應該是更加注重與寫作的過程。教師應有選擇性的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評價,因為有時候老師過于細致的評價可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較強烈的挫敗感,以致于反而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興趣,這樣的反饋就得不償失了。同時,教師也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反饋學生的閃光點或進步之處,使學生在改進寫作的過程中對英語寫作學習有更強烈的成就感和興趣。這對于今后教師的教和學生繼續(xù)的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根據(jù)該學生的二稿,我其實是發(fā)自真心地覺得寫得真的不錯。因此我只是跟同學們說我提個建議,把“His school is the No. 1 Middle School.”改成“He is a student from No. 1 Middle School.”
至于定稿 (the final draft ),我個人認為是要視學生具體情況來定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給他一個定稿反而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但是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有一個匯總多方意見的終稿有利于開拓其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過程性寫作教學是一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教學過程。但是堅持下去,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長足的提高,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自己要認識到英語寫作本身就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把寫作教學的重點放在寫作的過程上,通過過程性寫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英語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為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搭建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