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大朋友:
我心里可難受了。今天老師把我叫去,指出了我上周寫的作文的缺點,并且叫我重寫一遍。我承認這次作文沒有寫好,老師的批評意見我也聽懂了,但是,一想起要重寫,我就覺得自己是個差學生。幸好老師單獨找我去說的,同學們不知道。但是我打不起精神,又怎么能寫好呢?
張松濤
松濤小朋友:
你好!祝賀你遇到了一位優(yōu)秀教師。他很負責任,在你作文寫得不理想的時候,能單獨給你指導,他叫你重寫一遍,也是很好的方法呢。你的寫作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
作文是綜合訓練,一落筆就生花的情況是很少見的,有時候難免會寫得很糟。但是,寫糟了并不等于沒有收獲,可以總結(jié)出教訓,再針對性地作一些改進。清代學者唐彪比喻說:“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層,而玉微見(現(xiàn));明日又攻去石一層,而玉更見(現(xiàn));再攻不已(停止),石盡(完)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這樣),改竄舊文,重做舊題……文必日進也?!毕喾矗绻覀兘裉熳饕活},不甚好;明天再作另一題,也不見佳。這就好比在一幢大樓里敲一下這道門,又敲一下那道門,結(jié)果卻沒有走進任何一間屋子。唐彪把這種情況叫作“淺嘗粗人”。
有一個成語叫“文不加點”,說的是寫成文章后無須圈點涂改。其實這是形容文思敏捷,實際上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況;廣為流傳的倒是大作家反復修改自己作品的故事。海明威修改《永別了,武器》的結(jié)尾,改寫了39次才算滿意。這“改寫”不就是“重作”嗎?曹雪芹自述寫出《紅樓夢》后“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我們初學寫作,修改也好,重寫也好,很正常的,都是為了進步。
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富蘭克林小時候家庭經(jīng)濟困難,一生只念過兩年書,就當了童工。他和書店的小伙計交上了朋友,從他們手里借書來看。他把讀到的好文章當作范文,做出摘要。幾天后,根據(jù)摘要用自己的語言把文章重新寫出來,再與范文對照,找出自己文章的缺點與弱點。這樣,他的寫作水平很快有了提高,當他在報紙上一連發(fā)表了好幾篇文章引起編輯和讀者注意,當時他才16歲。
現(xiàn)在你懂得老師叫你重寫一遍的道理了吧?相信你一定會振作精神,寫文章也會漸入佳境的。
編輯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