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五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三進”的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養(yǎng),畢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為了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的實效性,培養(yǎng)“愿講”“能講”“會講”和“敢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理論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效
思想政治理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涵蓋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無論是經(jīng)濟、政治還是文化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這些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除了授課方式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敢直面問題,要么回避,要么一味抱怨,典型的吃著共產(chǎn)黨的飯砸著共產(chǎn)黨的碗。那么,為什么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敢直面現(xiàn)實問題呢,不能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給予現(xiàn)實困惑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在給學生答疑解惑的同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呢?根本原因還在于這部分老師的理論基礎不扎實,要么專業(yè)理論不夠透,要么知識面不夠?qū)?,要么缺乏授課的技巧等等。因此,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必須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
思想政治素質(zhì)包括思想素質(zhì)和政治素質(zhì)兩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具有突出的意識形態(tài)性,作為重要培育主體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才能保證培育過程堅持正確的方向。為此,政治素質(zhì)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核心。具體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政治素質(zhì):第一,政治方向正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zhì)上概括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其教育者和傳播者必須自身對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保有強大的信心,才可能有說服力;第二,政治立場鮮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觀的宣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政治立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無論是在理論闡述還是指導實踐的過程中都要堅持這一立場;第三,政治信念堅定?!靶拍钔硐胍粯樱彩侨祟愄赜械囊环N精神現(xiàn)象。信念是認知和意識的有機統(tǒng)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雹僭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理論可能暫時不能理解,但他們一定能感受到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的態(tài)度是否真誠。因此,教師必須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念,才可能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感染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zhì)是一種道德,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道德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更強的道德責任感。作為國家、社會的道德要求,任何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道德責任感,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教書育人既是任何一位教師的本質(zhì)工作也是其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僅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還關系到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因此其教育者必須具備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強的道德責任感;另一方面,更好的道德品質(zhì)?!暗赖缕焚|(zh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利益關系時外顯的行為習慣,是個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的、一貫的特征和傾向。”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不僅是一種理論,更是每個人的行為準則,直接反映每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因此,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教師本人在日常生活、工作過程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對學生更有說服力的教育。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
“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論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作用的客觀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教育人的學問,而教育者要教育好別人,首先必須教育好自己?!雹劢處熢趥鞑ド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只有自己首先徹底領悟并在教育的過程中把問題講透,讓學生真懂。為此,要增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的效果,教師必須從以下兩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一,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毛澤東曾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的科學,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的任務,對于我們,是一個亟待解決并需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④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如此。社會主義國家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其提出背景還是內(nèi)涵的正確解讀,都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這就要求老師必須精讀馬、恩經(jīng)典,因為這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不二路徑,正如恩格斯曾指出:“根據(jù)原著來研究唯物主義歷史觀,而不是根據(jù)二手資料來研究?!保欢?,應不斷拓寬知識視野,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重要知識。陶行知先生在半個世紀前就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雹莺螞r在知識爆炸、學科交叉、信息迭代飛速的今天,如果一位教師依然固守在自己專業(yè)的小圈子中,不去接觸了解新鮮事物,不僅會錯失許多了解學生的機會,在回應社會熱點、他人批判的過程中也會非常被動。當然廣泛涉獵其他領域,并非盲從,而是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方法分析問題,批判錯誤思潮,更加自覺的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堂精彩的課除了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教學技巧。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和理論素質(zhì)的同時,還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雖然教學能力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鍛煉,但是需要從源頭上努力。無論大學還是中學教師主要源頭都是高校,而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應屆碩士、博士畢業(yè)生便是當前思政課教師的主要來源。他們雖然有比較深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由于沒有教學相關理論學習和實際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在入職后的很長時間里都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如何培養(yǎng)出既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又有寬闊眼界而且熟練掌握教學技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一項關系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提升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當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博士培養(yǎng)過程中則出現(xiàn)了明顯的重專業(yè)知識輕視教育知識、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這充分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博士培養(yǎng)的課程設置上。仔細分析當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的六個二級學科的課程設置和主要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兼顧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教育理論外,其它四個二級學科都存在明顯的偏科,同時所有二級學科都沒有明顯的教學實踐課程。為了克服以上不足,個人認為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碩士、博士培養(yǎng)課程設置中應做到兩個兼顧:一是兼顧馬克思主義專業(yè)理論與教學理論。每個學科在開設本專業(yè)的課程之外都應該開設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教學的課程;二是兼顧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鍛煉。在學習相關理論同時,還應有固定的課堂教學機會。相信如果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碩士、博士培養(yǎng)能夠做到以上兩方面的兼顧,其綜合素質(zhì)定能取得較大的提升。
良好的課堂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顯然,教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不能忽視的現(xiàn)實是,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不同的老師,課堂效果就可能完全不一樣。因此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的實效性,根本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質(zhì)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而一個好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有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良好的理論素養(yǎng)和扎實的教學能力,才能真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做到“四講”,即“愿講”“能講”“會講”和“敢講”。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愿意付出心力從事課堂教學;又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能把相關問題講清楚;而且能夠運用生動有趣的方式把相關問題講得通俗易懂;同時敢于直面現(xiàn)實熱點問題,而且能夠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探討問題,引導學生。
[注釋]
①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6.
②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4.
③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5.
④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⑤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