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土陶記(外二篇)

      2018-09-10 04:22:25王海燕
      青海湖 2018年9期
      關(guān)鍵詞:陶罐葫蘆

      1

      念天地玄黃,維土罐恒長。

      春日黃昏。那只陶罐側(cè)著一只耳朵,在我書房一隅默然獨(dú)坐,如一禪定者聆聽時光的沙漏,任窗外黃風(fēng)蕩漾,任無盡思絮越扯越遠(yuǎn)……

      這是朋友贈我的一只柳灣彩陶,單耳,盈一尺,紅泥質(zhì)地,黑色紋飾,細(xì)頸侈口,闊肚尖底,形態(tài)憨拙,氣韻淳樸。如果這只陶罐真正出自柳灣先民之手,成型于湟水岸邊黃土臺地,又輾轉(zhuǎn)穿越三四千年滄桑歲月,不知多少人揪過它的那只耳朵,又偶爾與我相逢,這實(shí)在是某種難以言喻的緣分,讓一個千萬年后的來者等它摸它抱它愛它。我近乎虔誠地接受了它,那來自遠(yuǎn)古的黃土地一樣的深情厚意。

      記起賈平凹先生得青海學(xué)人送一彩陶,說的那句深涵禪意的話,罐者,觀也,官也。得大罐者得大觀,能大觀者可大官……一笑。

      我不特別嗜好老物件,卻對彩陶情有獨(dú)鐘。早年有樂都朋友送一彩陶,足一抱之盈,看上去飽經(jīng)滄桑,靜坐書房二十多個春秋,陪我,很是喜歡。再是朋友丁酉初春送的這只單耳陶罐,亦一樣歡喜,更憐其獨(dú)耳。

      或在柳灣墓地,或在其他什么地方,每每注視著一件陶器——抑或它也在注視著我——總會想象誰是它的始作俑者、誰是它的主人。那陶器上一定深深植入融化了制陶者的手印和心思,布滿了使用者的指紋和期望。我想,燒制者大多是男人,那不僅需要精湛的手藝,還需要足夠的力氣;而使用者則可能不少是女子,譬如去湟水岸邊汲水,炊飲,存放谷物、奶酪等食物。

      但許多陶器可能是閑置著的,照學(xué)者的說法,在墓葬中陪葬的陶器多寡,顯示著主人的身份,多則富貴,少則貧賤。有什么辦法呢?在人類追求文明的進(jìn)程中,柳灣人的制陶業(yè)是當(dāng)時世界上科技領(lǐng)先的尖端產(chǎn)業(yè),就是那工藝技能也不亞于當(dāng)今IT行業(yè)軟件程序的編寫。但是,當(dāng)柳灣人燒制出陶器的同時,也燒制出一個無形的副產(chǎn)品——不平等,即生命的不平等。天賦自由平等的人群被劃分出若干等級,安置在不可僭越的財富與權(quán)力編制的藩籬之間。

      這是文明的荒謬。我想象那些制陶者在陶泥中攪動的粗糙的手,在陶坯上繪制蛙、魚、鳥、太陽、流水、葵花、舞蹈、人面、性器以及許多難以破譯的符號——為什么沒有狩獵、采集抑或交媾的圖案呢,熊熊窯火燎紅的眼睛,我就想到加繆的西西弗,那位往山上無休止推著巨石的悲劇英雄。加繆說,西西弗是幸福的。因?yàn)椤?/p>

      這個從此沒有主宰的世界對他來講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這塊巨石上的每一顆粒,這黑黢黢的高山上的每一顆礦砂唯有對西西弗才形成一個世界。他爬上山頂所要進(jìn)行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里感到充實(shí)。

      在認(rèn)識太陽的同時,更要認(rèn)識黑夜。制陶者在日夜辛勞中,在陶輪飛旋的無限遐思中,從彩陶在窯火中痛苦嬗變的光彩中,獲得了創(chuàng)造的愉悅和溫暖的幸福。與西西弗一樣,他們是幸福的!

      2

      炮制了那個裸體人像壺的人一定是個飽含情趣和奇思異想的先生,他是陶匠中的畢加索,一團(tuán)泥在他手中陰陽交合,左右摶攏,誕生了一個神秘的器具,是對神秘生命的膜拜,還是一時興起的大膽?yīng)殑?chuàng),直教數(shù)千年后的人們?nèi)匀慌d奮不已、想入非非……

      制作那個舞蹈盆的則是一位富有詩意的制陶工匠,那臨水踏歌起舞的旋律回響至今,使人容易聯(lián)想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和湖邊翩翩起舞的四只小天鵝,優(yōu)美,輕盈,歡快,奔放。而舞蹈盆中的舞者是三組五人,學(xué)者說舞者臀部那物件是尾飾,可能與圖騰崇拜有關(guān)。這是數(shù)千年前河湟先民歌舞的珍貴留影,神秘,浪漫,靈動,鮮活。

      而摶弄這只單耳陶罐的先人也一定很有個性。雖然在成千上萬彩陶組成的王國中,這只陶罐可能很不起眼,默默無聞,登不了大雅之堂。它的眾多同伴也許已粉身碎骨,化為黃土,也許只留下一塊碎片,偶爾被后人撿起,揣摩它曾經(jīng)的模樣。而這只陶罐也可能是遭受歷劫來到今天的幸運(yùn)兒。

      這只陶罐長得不大周正,肚子挺向一旁,有些啤酒肚的意思,但它卻能站得住、立得穩(wěn)。再說紋飾也是隨意畫上去的,很有些兒童畫的稚拙,不拘章法。它的制作者是一個隨心所欲、漫不經(jīng)心的人,還似乎有些不負(fù)責(zé)任,更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作為一件器具,它隱約映射出主人的影子。

      三四千年前的太陽照著這位制陶者。河湟谷地,氣候溫潤,草木茂盛,如果不是雨季,湟水清澈見底,野鴨逐波,裸鯉戲浪。他已經(jīng)做好的許多陶坯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空氣中彌漫著煙火與泥土的氣息?,F(xiàn)在,他正在摶弄著這只陶罐,他的目光離開陶坯,看著遠(yuǎn)處一個抱著陶罐的女子走過。那是一個長發(fā)及腰,皮膚閃亮,體態(tài)優(yōu)美的女子。她的鬢角插著一朵野玫瑰花,她的陶罐里盛著的是湟水,也許是新釀的酩餾酒,也許是青春的夢想……反正那是遠(yuǎn)古陽光下一個十分誘人的場景。制陶的年輕人心神不定,陶坯肚子傾向一邊,一只耳朵也許未能安牢,最后他心慌意亂地潦潦草草畫上了紋飾……

      而這個陶罐在他死了幾千年后,又被同樣的陽光再次照亮。

      湟水依舊東去,我聽見黃土深處彩陶流響——

      湟水,湮過土陶的雙耳

      隱約飄來,五千年前的蛙歌

      一些被打破了,可能是汲水的姑娘

      和一聲哎唷以及那個神秘時刻都封進(jìn)泥土

      還有那么多生命之陶,在無邊無際的暝暗里

      在骷髏的眼洞前,開著迷人的花朵

      臨水踏歌之人擺尾,如那陶盆里的魚兒

      如今湟水還兀自流著,可擺尾的魚兒呢……

      3

      又是一個黃昏。那只陶罐側(cè)著一只耳朵,在我書房一隅默然獨(dú)坐,如一禪定者聆聽著時光的沙漏,任窗前楊柳悄悄返青碧桃偷偷開苞,任無盡塵埃徐徐落定……

      有朋友把賞這只單耳陶罐,突然像發(fā)現(xiàn)了火星人般驚呼一聲:這罐原有兩只耳朵的!

      我說,那一只哪去了?

      你看,朋友指著陶罐一側(cè)。我細(xì)看之,果然隱隱見斷耳的痕跡。那里確實(shí)曾經(jīng)長過一只耳朵,完全不是那位陶匠的疏忽或故意。

      那只耳朵是什么時候丟失的呢?這將成為一個誘人的歷史懸疑。愈加增添了我對這只單耳陶罐的憐愛之情。

      看那愈合不久的傷痕,如果他就是那位柳灣陶匠在三四千年前那個女子走過的陽光明媚的時刻,那個湟水波光粼粼、山林云煙氤氳的日子里率意而為的手藝,據(jù)我判斷那只耳朵可能是出土?xí)r不慎打掉的,或在后來日子里流轉(zhuǎn)時,誰不小心碰掉的,使它失去了一只積淀了幾千年風(fēng)聲雨聲濤卷雷鳴的耳朵。

      這陶耳之殤,就是無法愈合的時間之殤。好在它還有一只傾聽時間的耳朵,百年、千年乃至萬年……

      這個黃昏的單耳陶罐,渾身散逸著更加凄美的色澤。像那尊米洛斯島上的斷臂美神維納斯一樣,缺耳的陶罐給人一種無以彌補(bǔ)的缺憾之美。我仿佛看見時光在它身上凝固了,幾千年過去了,它只是丟失了一只無處尋覓的耳朵,而它的那位隨性的主人猶如飄逝的云影一樣,杳無音蹤,哪怕一絲毛發(fā)。只是單耳陶罐還記得一雙手和一雙迷離的眼睛,那已經(jīng)是非常非常久遠(yuǎn)的故事了,和神話一樣遙遠(yuǎn),后人只能憑想象去還原或者去敘述了。

      每一件陶器都記憶著一個古老的故事。若果此刻單耳陶罐能夠開口講話,就不需要我如此費(fèi)力地在這里胡言亂語了。單耳陶罐前世今生的故事一定精彩萬分。

      散文作家李萬華在《焰火息壤》這部散文中對柳灣彩陶有富于詩意的出彩敘述。她寫到人頭型彩陶壺時一段深邃而又銳利的話語,在這里我想轉(zhuǎn)述給這只單耳陶罐,這是數(shù)千年后一位女子面對彩陶的感傷又深情的絮語——

      盯著這個小小的變形的面孔,我依舊有止不住的感傷。如果他果真有靈,眼睛能穿透千年時光,盯著這些屬于他的子民,那些熟悉的五官、同一色系的發(fā)膚,如果他知道他們的精神內(nèi)里在不斷坍塌,他們早已被物質(zhì)驅(qū)使,顛沛流離,他們忘記棲居的詩意與優(yōu)雅,他們失去了古老的神靈……他會驚喜,還是會黯然憂傷……

      葫蘆記

      葫蘆有靈。

      養(yǎng)過一回盆栽葫蘆,如今想起來仍頗多意思,那獨(dú)有的微妙情趣,非一般種花養(yǎng)草可以盡味。尤其是高樹晚蟬說秋風(fēng)消息的時節(jié),闊天薄云,北雁南歸,草木轉(zhuǎn)黃,曠野疏朗,幾只葫蘆在殘葉枯藤間形影相吊,一幅人生境況之妙畫醒然窗前,無限幽思,不盡況味,全藏于那一只只葫蘆中。

      1

      時值暮春。一天早晨我將五粒葫蘆籽實(shí)小心埋入花盆。

      我心粗手笨,平生不善侍花弄草。尤其是賞花的花卉,再勤于服侍,費(fèi)盡心機(jī),猶如盼著鐵樹開花,見一星半點(diǎn)花蕾對你擠眉弄眼,也是有日子沒年限。記得有年養(yǎng)了一盆山茶,剛買來時花團(tuán)錦簇,暗香盈室,一會兒有如彩蝶棲枝,一會兒有如碎霞滿地。沒幾日只剩一樹空枝。再后來,突然綻放一朵碩大的花,嬌艷無比。而后整個花樹就枯死了。

      所以,我家中只養(yǎng)了幾盆普通的觀葉型花卉,最好的一盆屬綠蘿,長裙曳地,約有兩丈之長,至今約有十歲?,F(xiàn)在,我要種一盆葫蘆,若果種植成功,它將陪這些花們共同度過多半年的時光。

      找來一個閑置的花盆,有些像青花瓷的那種,但很粗糙。我滿懷期望在土里埋下了種子,一共五粒。我將種子在70攝氏度的熱水中浸泡了一晚。現(xiàn)在,早晨的陽光翻進(jìn)窗戶,綠蘿仿佛扭動著腰肢,迎接春陽的造訪。陽光照到剛剛栽植了葫蘆的那個花盆,我想,那五個葫蘆兄弟也一定感受到了陽光的腳步輕輕踩過它們的頭頂。我期望它們能生根發(fā)芽,鉆出土壤,長出手臂一樣攀升的藤蔓,然后結(jié)出一個、兩個、若干個小巧玲瓏的可憐的葫蘆,裝滿苦樂心思,裝滿風(fēng)雨陽光,吊在我的窗前,在秋光里漂流……

      那幾粒葫蘆種子來到我手中,是有緣分的。有天黃昏,住在皇家花園的老同事曹先生來電,說有老友來訪,叫我陪幾杯酒去,即欣然前往。酒至半酣,老曹興致勃勃引我去陽臺,說看看他的寶貝。

      跌腳絆坎去了陽臺,醉眼朦朧,只見一藤葫蘆緣窗而掛,葉墨綠,有一掌之闊,捕捉著窗外的風(fēng)雨陽光,自然,風(fēng)雨只是一個夢與幻象,隔著薄薄一層卻無法穿透的玻璃,好在陽光有靈,在那些綠色手掌上泛著金光,此刻正在葫蘆的脈管里流淌。葫蘆有十?dāng)?shù)枚,正好一握,所謂手把葫蘆,是叫人把玩的那種。也有豌豆或花生粒大小的,長了一身細(xì)細(xì)的胎毛,頭上還頂著枯萎的花瓣,活像一個個襁褓里的嬰兒。

      老曹與我細(xì)說葫蘆之妙趣。說,養(yǎng)葫蘆可養(yǎng)性娛情,每日早起,顧不得洗漱,第一件事情便是跑到陽臺觀葫蘆,像看望自己的孩子一樣,花開了,掛果了,長大了。尤其是長得周正的,愈加憐見。說,最是授粉,其樂不可言傳。葫蘆開花是雌雄同枝,要適時授粉,用毛筆蘸取雄蕊花粉,輕輕抹在雌蕊花柱上,記住,手不可太重,損傷了雌花。若不及時授粉,雌花就會枯萎,就生不出葫蘆了。

      老曹說了許多。我看見有一朵花徐徐綻放,有一個葫蘆搖了搖身子,怕是被老曹的百般惜愛和呵護(hù)感動了吧。

      看了老曹的寶貝,我也隱隱動了心思,養(yǎng)葫蘆真的有趣。從葫蘆身上可以看見人的影子。怪不得有人編了七個葫蘆娃的故事,叫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喜歡不已。我問老曹,你有種子沒?老曹得意地說,有!說著從壁櫥里拿出一個葫蘆,搖搖,有沙沙的響聲,然后倒出兩粒給我。旁邊的曹夫人見了,說再給人家?guī)琢B?!老曹又給我手心倒出三粒,一共五粒。

      老曹給我細(xì)細(xì)囑咐初步栽植葫蘆的秘訣,說,種子必須在70攝氏度熱水中浸泡十幾個時辰,方可肚臍眼朝下栽入盆中,不可太深。

      種子埋入土中,暮春早晨的陽光輕輕踩過。種子從葫蘆肚子出來,進(jìn)入土里,將完成又一個輪回。它們都有強(qiáng)烈的欲望,結(jié)一藤葫蘆,那一藤葫蘆又想著結(jié)無窮無數(shù)葫蘆。

      作為一個物種,它們和人一樣,有著繁殖的夢想和騷動。為了種族延續(xù)的便利,它們在漫長的演化中修得雄雌集于一藤。它們一并綻放潔白的花朵,像懷春的少男少女,渴望著對方的進(jìn)入。

      所謂愛情,秘密只有上帝知曉。在我看來,愛,那只是裹在內(nèi)核上的甜蜜或酸澀的果肉。

      2

      種子埋進(jìn)土里,剩下的就是希望與等待。

      一天、兩天、三天、一周過去了,不見動靜。但我每天早晨睜眼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趿拉著拖鞋,去陽臺,蹲在那個藍(lán)瓷的花盆邊,細(xì)細(xì)察看。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株小草悄悄冒出了頭,窺探著這個世界;一次,我看見一只螟蛉樣的小蟲在花盆里東張西望……

      大約是十多天后,奇跡降臨。晨光熹微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葫蘆萌芽,它嫩黃間綠的芽蕾上仿佛頂著一小撮黑土。幾天后,我才看清楚它頂著的是葫蘆的種殼。它的長相如豌豆芽,大頭朝下,細(xì)頸微曲,看上去十分纖弱。似乎一有風(fēng)吹草動,會立即撲倒在地。

      看著新生的葫蘆芽苗,我仿佛獲得莫大的成就感。我想到利奧波德在《沙鄉(xiāng)年鑒》中那段犀利而又風(fēng)趣的話語——

      通常,創(chuàng)造一詞所蘊(yùn)含的意旨讓我們覺得只適用于上帝和詩人,然而,卑微的人們又何嘗不可以超越這一規(guī)則……任何一個莊稼漢都可以說:要有一棵樹!于是,那里便真有了一棵樹。

      如果我套用上帝或利奧波德的話,我說,要有一棵葫蘆,于是,在我的陽臺上就真有了一棵葫蘆!但我又記起亞當(dāng)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園時,上帝對亞當(dāng)說的話,大意是,土地因?yàn)槟闶艿皆{咒,你必須辛勤勞作才能從土地里獲得賴以生存的糧食,你必須汗流滿面才能糊口。還說,你是用泥土造出來的,所以終將歸于塵土。

      由此看來,創(chuàng)造是偉大的心智的事情,但勞作是辛苦的服役,是自我救贖。

      一個葫蘆里藏著一個世界。

      在小小的葫蘆身上,我感覺到生命不可思議的奧秘與美妙。任何生命,不論強(qiáng)大或弱小,都是一種奇跡。植物不會游走像動物一樣,而植物向大地深處和虛空游走。它們用一年、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時間向空中出發(fā),而它們的腳則深深根植于大地。英國作家科林·塔奇在《樹的秘密生活》對樹的生存秘密進(jìn)行了科學(xué)而有趣的探究,對植物的生存智慧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

      塔奇說,假如沒有樹木,我們這個種群就不會成為今天的人類。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頓悟的,人類偉大的博愛精神由此誕生。摩西帶領(lǐng)以色列人出埃及時,那些樹木就已經(jīng)生長在干旱的山岡上了。哥倫布意識到非洲大陸的存在時,那些紅杉樹就已在那里存在著。

      人類大家族是從樹開始的。人類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jìn)化得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我們的猿人祖先,但我們?nèi)匀皇且蕾嚇涞纳铩?/p>

      像樹一樣,葫蘆也有其生存秘密和智慧。葫蘆有葫蘆的意識。它把生命的種子藏在葫蘆里,期待發(fā)現(xiàn),期待繁殖。比如我窗前這棵葫蘆的種子不知等了多少時日,偶爾發(fā)現(xiàn)了我,長在我的窗前。

      對于這棵葫蘆來說,我就是上帝……

      3

      每天早晨,睜眼第一件事,就是去陽臺瞅葫蘆。

      由于對葫蘆的過分牽扯,它就不時來到我的夢中,多在晨夢中。曙色熹微,一個葫蘆吊在窗前,有兩握之大,翠色潤目,仿佛在對我微笑。伸手欲掬,卻是一手空空無也,而它又在別處微笑。如此反復(fù),總是抓空。葫蘆轉(zhuǎn)而金光四射,我便在金光中醒來,原來早晨的陽光從窗簾縫隙中擠了進(jìn)來,曜我。

      趕緊起身,直奔陽臺,見葫蘆已長高一尺,最底部的葉子已有一掌之闊,卵狀心形,茸毛楚楚,紋路清晰如手紋,仿佛能聽見綠色陽光在其經(jīng)絡(luò)中流動的聲音。頂端生出的兩根細(xì)如絲線的須蔓,向四下里探尋,其中一條已緊緊鉤住窗簾上的一個穗子,沒有舍棄的意思。如不是這個支點(diǎn),整個藤蔓可能就傾覆在地了。

      向上攀附,只要有一絲夠著的希望,一根竹竿,一條線繩,甚至近旁的某件器物,葫蘆須子就會不畏艱險扭住它、纏繞它,牽引葫蘆攀援上升。這方面,葫蘆的天性有點(diǎn)像那些勇敢機(jī)智的攀巖者,上下迂回,只要找到一個個支點(diǎn),就會找到成功登頂?shù)南M?/p>

      我找來幾根竹竿,精心為葫蘆搭了一個支架。后來,我發(fā)現(xiàn)葫蘆瘋了一樣長高,每一對葉片間生出的須蔓緊緊纏住竹竿,一步步搭建起葫蘆大廈牢固的腳手架。

      葫蘆的藤蔓已爬上了橫桿,長約五尺。我掐了秧頭,過幾日后,新生的數(shù)條藤蔓郁郁然生機(jī)勃發(fā),競相纏繞窗前。

      葫蘆如斯,人生亦如斯。人無支點(diǎn),則難自立。人生的支架有形無形,如背景,家世,為有形;如心智,志向,毅力,勇氣……則無形,卻是一個人立于世間的最堅實(shí)有力、最靠得住的攀附梁柱,生存支架。猶如葫蘆,以其柔韌之軀執(zhí)一之念,向上,向上,追逐陽光,結(jié)一藤玲瓏葫蘆,吟唱生命之歌。直到秋黃,藤枯葉凋,而那一顆顆生命的籽實(shí),在來年或若干年后的春天,遇見一盆一土,便可再度生根發(fā)芽,攀援不息……

      如此輪回,與時間較量。

      時光從藤蔓間流逝。有天早晨,我從葫蘆夢中醒來,驚喜不已。葫蘆架上三朵白花悄然綻放,猶如玉蝶飛臨。葫蘆花有雌雄之分。我按照朋友囑咐,細(xì)細(xì)查看辨別,是兩雄一雌,雄花頸細(xì),花瓣似乎瘦薄一些,雌花較肥厚,花座呈葫蘆狀,只是細(xì)小得難以分辨。它們打開花瓣,溫柔而焦灼地等待對方,等待擁抱,等待交融。而后,那雌花上的葫蘆娃就會日漸長大。如果授粉不及時或其他原因,雌花即枯萎凋零。

      看著那三朵花兒,晶瑩潔白,想到生命的清越寧靜,其實(shí)也很美。逐名逐利或拈花微笑是人生的兩種追求。而與我更適于遠(yuǎn)離市聲,獨(dú)伴葫蘆。

      其時,適讀金圣嘆《第四才子書》,批注杜甫《狂夫》一詩:“味此詩,有何人濁人清,人醉人醒,看先生何等胸次!”

      一千二百多年前,唐肅宗上元元年夏天,在朋友的資助下,杜甫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棲身茅屋,胸納萬物,風(fēng)中的翠枝條,雨里的紅芙蕖一一涌上筆端,真是何等胸次——

      萬里橋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fēng)含翠篠娟娟凈,

      雨裛紅蕖冉冉香……

      4

      在養(yǎng)葫蘆的日子里,我讀到一本奇書。

      法國哲學(xué)家、作家和詩人加斯東·巴什拉的《空間的詩學(xué)》,為人們開啟了許多窺探空間的奇幻窗口。

      從那里可以看見數(shù)億年前神秘的星星來到眼前,與你絮語;一只蘋果的宇宙,那內(nèi)核即生命燃燒的太陽;還有生性浪漫的犯人在臨刑前乘坐畫在墻壁上的小火車,在想象中穿越堅硬冰冷的墻壁,開往陽光明媚、花木蔥蘢、鳥兒自由歌唱的春天……

      尤其喜歡《鳥巢》一章中,詩人巴什拉由鳥巢、貝殼、蛋殼聯(lián)想到世界是人的鳥巢。只不過這只糅合了大地與天空、生存與死亡以及更多不能把控的時間的人之巢,從創(chuàng)世至今以至永遠(yuǎn)都難以完成。

      宇宙可以是縮小的鳥巢,鳥巢也可想象為無限大的宇宙??臻g在想象中變幻無窮。

      由于人生理的原始胎記,與鳥兒、烏龜一樣喜歡退隱到自己的殼中。比如人依附于教堂或居所,猶如烏龜依附于它的龜殼。

      在寒冷的冬天,一個圍坐在火爐旁的人,他的幸福,與洞穴中的老鼠、兔子和棚中的奶牛的幸福一樣,是動物性的。

      由巴什拉詩意的溫馨的地中海沿岸的鳥巢,我聯(lián)想到了東方的神秘葫蘆。在中國,葫蘆里裝著神話傳說,裝著圣哲、詩人的玄想詭思,裝著醉人的美酒,裝著也許是蒙人的靈丹妙藥……小小葫蘆,可吞天地日月,可藏大千世界。

      中國的不少文神仙杖頭或腰間都系著一個葫蘆。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成為一個千古疑問。但看過《西游記》的人大都知道,最早的、最具魅力的葫蘆當(dāng)屬太上老君的那只紫金葫蘆了。據(jù)《西游記》三十五回,孫大圣降服銀角大王時,由銀角之口道出了紫金葫蘆的非凡身世:在混沌初分,天開地辟,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bǔ)天的時候,于昆侖山下見一根青藤直入斗牛,上結(jié)一個金光四射的葫蘆,欣然摘取。紫金葫蘆作為老君七件法寶之一,可謂神力了得,銀角大王在大圣偷來的紫金葫蘆中應(yīng)聲化為水漿。

      大被包含在小之中。巴什拉從一朵水蘇花雄蕊小心細(xì)致侍奉雌蕊的情景中,找到了夫妻生活的生動縮影。老君的葫蘆抑或也是宇宙子宮的縮影,就是大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巴什拉所言:

      縮影盡管是一扇窄小的門,卻打開了一個世界。……縮影是巨大之物的住所之一。

      中華民族中還有一些葫蘆創(chuàng)世的傳說,比如拉祜族的《葫蘆兄妹》的故事,說大洪水時期兩兄妹借助神的恩典,藏身葫蘆躲過一劫,成為拉祜族的先祖。猶如諾亞借助方舟保留了人類和世界萬物的種子一樣。這里,葫蘆就是縮小的方舟。拉祜族的故事中沒有提及動物的事情,但葫蘆里本來就裝著世界萬物的。宇宙小天地,葫蘆大世界。

      而到了漢代的那個懸壺濟(jì)世的神醫(yī)的奇跡,據(jù)《后漢書》與《神仙傳》記載,是一個叫費(fèi)長房的人發(fā)現(xiàn)的。那神醫(yī)白日葫蘆懸窗,救濟(jì)民間疾苦,而入夜就鉆進(jìn)葫蘆里去了。由此,費(fèi)生通過給神醫(yī)送酒等方式想方設(shè)法取得信任。后來一天夜里神醫(yī)帶他進(jìn)入葫蘆。那里洞天別開,令費(fèi)生目眩神迷,驚嘆不已。近前水榭樓臺,波光瀲滟,天籟陣陣,暗香縷縷,絕美女子舞袖翩翩。再看遠(yuǎn)處虹霓耀眼,祥云飄浮,青山隱隱……費(fèi)生也是醉了。正是,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

      正如巴什拉在鳥巢里看見了宇宙的中心。他發(fā)現(xiàn)樹林中的鳥巢構(gòu)筑起一個自在的宇宙。我想,費(fèi)生在葫蘆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夢想的世界。

      東方的葫蘆與巴什拉的鳥巢之寓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前者多了些魔性,如鼓鈸喧耳;后者多了些詩意,如琴簫洗心。

      實(shí)際上,一個人擁有一只魔幻的葫蘆和一個溫暖的鳥巢就足夠了,可以裝滿精神的美酒和幻想的星辰,可以孵化愛,延續(xù)生命的永恒……

      5

      秋日,葫蘆掛果了。

      我上網(wǎng)查了查它的身世。有一些零星資料。

      葫蘆,屬葫蘆科。葫蘆屬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可達(dá)十?dāng)?shù)米長,果子從一握至一抱不等,最重可達(dá)兩斤。

      葫蘆喜歡溫暖避風(fēng)的環(huán)境,幼苗怕凍。新鮮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shí)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時作為蔬菜食用。

      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shí)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干,掏空其內(nèi),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葫蘆在中國古籍中最早稱瓠、匏和壺,后來這些稱呼在流傳中逐漸出現(xiàn)“壺盧”的名稱,這名稱大約出現(xiàn)在三國時期,《世說新語》中記載東吳有“長柄壺盧”。接著,大約南北朝的時候,在江南還出現(xiàn)一個發(fā)音與壺盧相近的名字,那就是“瓠樓”。到了唐朝,葫蘆之名始流行于世。

      秋風(fēng)拍窗,夕陽下,懸?guī)字缓J,深感人生蒼茫,曾填《風(fēng)入松》一闋,如下——

      鐘聲半夜過東城,夢里雪入松。朝醒忽見青藤老,吊獨(dú)個、翡翠玲瓏。不管花落枝枯,隔窗猶笑西風(fēng)。紅樓還記葫蘆僧,胡判枉平生。千秋風(fēng)雨千秋恨,蒼而黃、何處金陵。且把葫蘆拍扁,一懷遺世從容。

      吃茶記

      城西有樓,高百尺。摯友史君居危樓之上,有暇,每每憑窗瞭望,見北山赤巖翠木,山寺隱約其間,乃北禪寺;南望,也有山有寺,樹木蔥蘢,游人如蟻螻。身居鬧市高處,可稍稍離卻塵囂,為心靈攝取一丁點(diǎn)自然食糧,讓靈魂深處的炊煙裊裊飄拂。

      某日傍午,應(yīng)史君邀約,去城西,登危樓,臨窗隨坐,吃茶敘事,可謂天上人間,不亦說乎!

      十?dāng)?shù)年前,史君自湟北鄉(xiāng)下進(jìn)城謀生,起初,生活慘淡,藏身老城隍廟一間僧舍,屋檐低矮,伸手可觸,又經(jīng)年風(fēng)雨,搖搖欲墜,只是院中兩棵古柏在夜風(fēng)中凄凄秘語,低敘著天地輪回歲月滄桑。經(jīng)艱難打拼,史君日子和人日益光鮮,結(jié)婚生子,將祖輩土里埋土里生土里拔土里歸的老土根,硬是深深植入堅硬的水泥之中。但性情中,史君那土地的厚道和質(zhì)樸尚未泯滅。

      陽臺一隅,一套茶具置于矮幾。竹制茶盤之上,一壺一甌,幾只紫砂茶盅,一盒江南朋友寄送的新茶,安溪鐵觀音。史君盤坐幾前,開始烹茶。史君說,光喝茶恐怕難以盡興,還是來幾盅家鄉(xiāng)老酒如何!我對之,高雅一回吧,我們就吃吃茶何妨!史君贊同,昨夜宿酒未消,那就品品茶吧!史君看上去烹茶手藝不賴,煮水,洗茶,泡茶,燙盅,分茶,品茶,論茶,地道裕如。

      據(jù)說茶道是一門藝術(shù),甚至抵達(dá)哲學(xué)和禪宗的境界。果然,啜飲幾盞,漸漸有微醺之感覺,從心底拂拂而生,有如山溪潛流,細(xì)風(fēng)搖枝,虛谷生煙,碧空軼霞;又如美人弄指,奏著一曲古典的焦桐,青瓷生輝,照著一位舊時的書生。幾分苦澀,幾分清淡,幾分禪意,幾分懷舊。真乃小小一盞茶,渺渺大乾坤。

      飲了幾壺鐵觀音,心情軟軟的,更有夏日午后的陽光暖暖照在身上。望窗外青山隱隱,據(jù)說那里有一座山寺,叫南禪寺,是一處身心休憩的佳地。近處高樓林立,看車如甲蟲,人如蚊蠅,熙熙攘攘,逐利逐名,為生計而奔命。遂想到史君奮戰(zhàn)經(jīng)年,小有收獲,在鬧市的空中樓閣不但營造了一方為生存棲居的窩,也營造了一方精神孵卵的巢,善哉!

      時光流逝,在茶杯唇齒間。隨手拿起一本小書,也竟與茶有關(guān),是日本學(xué)者岡倉天心著于上世紀(jì)初論茶道的書,叫《茶之書》。史君說,這本書是他剛從書店買的,讀此書猶如品茶,妙不可言,不妨借給我去讀讀。我隨意翻開一頁,即覺茶煙氤氳,靈思飛動。胸中有茶的微瀾,眼下是智慧的珠璣,叫人焉能不醉乎!

      夕陽灑在書頁上。岡倉天心向我娓娓述說茶的禪語,在高樓之上,我真有點(diǎn)飄飄然了。字里行間,我仿佛聽見李白在低吟——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又聽見蘇軾高歌——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fēng)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我的心在象牙色瓷杯里的琥珀色液體中沉湎,品味到孔子的親切靜默、老子的辛辣痛快和釋迦牟尼來自凈土的芬芳……

      岡倉天心驚世之言在如今聽來,仍振聾發(fā)聵:現(xiàn)代人類的天空因巨大的紛爭而變得支離破碎,我們再次需要一位女媧,來修補(bǔ)這巨大的漏洞……

      因此,在緊張繁忙之余,讓我們獨(dú)自或與愛人或約一二知己,同岡倉天心同坐,靜下心來,神清氣淡,啜飲一杯茶吧。午后的陽光照射著竹林,松籟回響在茶爐之間。憧憬那虛幻的夢境,沉醉在那些平凡瑣碎的事物之美中……

      回家時已近黃昏。聽見短信鈴音,打開手機(jī)一看,是史君發(fā)來的——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是唐人崔道融的詩句。回家查出全詩,是崔《謝朱常伺寄貺蜀茶剡紙二首》之一,附錄于后,備賞——

      瑟瑟香塵瑟瑟泉,驚風(fēng)驟雨起爐煙。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作者簡介:王海燕,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人,生于上世紀(jì)50年代末。青海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海東市作協(xié)副主席,《海東時報》原副總編輯。曾創(chuàng)辦縣級文學(xué)期刊《彩虹》,編輯出版《彩虹的故鄉(xiāng)》《土族百年實(shí)錄》《風(fēng)舞河湟》等多種圖書,創(chuàng)作詩歌、散文逾百萬字,偶有詩文見諸報章,或收入專輯。2008年始習(xí)詞至今,填詞三百余首。著有《湟柳集》。

      猜你喜歡
      陶罐葫蘆
      “葫蘆鎮(zhèn)”上喜事多
      寫意葫蘆
      陶罐會呀會跳舞
      河南三門峽西周墓出土器物
      故鄉(xiāng)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葫蘆瓜
      常見的水果陶罐類靜物組合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3:55
      寶葫蘆
      畫葫蘆
      古代遺址的陶罐
      晋宁县| 藁城市| 长阳| 五台县| 镇赉县| 海安县| 抚远县| 桦川县| 泸西县| 万州区| 渝北区| 东海县| 鹿邑县| 柘城县| 金门县| 保康县| 邓州市| 南安市| 轮台县| 泽库县| 大化| 海晏县| 万年县| 尼木县| 兴城市| 呼伦贝尔市| 阿克陶县| 平山县| 华安县| 介休市| 新昌县| 海兴县| 同心县| 绍兴市| 大悟县| 海阳市| 福海县|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新营市|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