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⒂?/p>
【摘要】目的:探究腸梗阻采用大承氣湯輔助西醫(yī)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術后腸梗阻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分為2組,對照組予以西醫(yī)治療,觀察組予以西醫(yī)聯(lián)合大承氣湯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達93.10%,比對照組的75.86%高(P<0.05);對照組患者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明顯比觀察組長(P<0.05),上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腸梗阻采用大承氣湯輔助西醫(yī)的治療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縮短康復時間。
【關鍵詞】大承氣湯;西醫(yī);腸梗阻
[中圖分類號] R5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8)04-215-02
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急腹癥,類型多種多樣,如腸扭轉、腸粘連等?;颊甙l(fā)病后會出現(xiàn)腹痛以及腹脹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的健康有直接影響。現(xiàn)階段,臨床對腸梗阻通常采用手術治療,而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較大,預后效果不佳[1]。國內相關研究顯示:中西醫(yī)結合對腸梗阻治療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還沒有得到進一步認證。最近幾年,大承氣湯輔助西醫(yī)在腸梗阻中應用,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使患者的恢復時間明顯縮短[2]。為了探究腸梗阻采用大承氣湯輔助西醫(yī)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術后腸梗阻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分為2組,一組予以西醫(yī)治療,另一組予以西醫(yī)聯(lián)合大承氣湯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癥狀改善情況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術后腸梗阻患者,并按照雙盲法分為2組,對照組58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范圍22~73歲,平均年齡(41.86±1.68)歲;發(fā)病時間3~15天,平均時間(7.86±1.15)天。觀察組58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24~75歲,平均年齡(41.96±1.74)歲;發(fā)病時間4~14天,平均時間(7.74±1.10)天。兩組患者發(fā)病時間等基本資料的對比(P>0.05),組間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西醫(yī)治療,如電解質平衡、抗生素預防感染以維持酸堿平衡等;觀察組患者在西醫(yī)治療前提下加用大承氣湯治療,方劑包括:后樸、大黃(后下)各20g,炒萊菔子15g,桃仁、枳實(沖服)、赤芍各10g。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到300ml,用胃管注入與保留灌腸的途徑給藥。兩組患者都接受1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情況。
1.4 療效判定[3] 治愈為治療后腹脹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正常排氣,X線檢查顯示腹部恢復正常水平;有效為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腹部X線檢查顯示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有少許液體或腸管出現(xiàn)輕度充氣的情況;無效為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病情加重導致腹膜炎出現(xiàn)。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借助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如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等表示用(_x±s)、t檢驗,計數(shù)資料如治療總有效率表示用%、X2檢驗,P低于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達93.10%,比對照組的75.86%高(P<0.05),差異顯著,見表1。
2.2 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 對照組患者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明顯比觀察組長(P<0.05),差異顯著見表2。
3 討論
腸梗阻屬于腹部疾病手術后發(fā)病率較高的并發(fā)癥之一,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癥狀表現(xiàn)為肛門停止排氣、腹脹以腹痛等,病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就會導致腸穿孔,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
臨床通常采用西醫(yī)手術治療,包括維持酸堿平衡、水電解質平衡以及抗生素預防感染等,臨床效果不顯著,治療時間較長,使患者需要長時間忍受疾病的痛苦[3]。中醫(yī)認為,腸梗阻屬于“關格”、“腸結”范疇,導致患者停止排氣與排便等作用機制為降而不升、實而不滿與氣機不順,大承氣湯中的炒萊菔子具有除脹消食的作用;桃仁具有潤腸通便與活血化瘀的效果;枳實具有導滯與行氣除痞的作用;厚樸具有消脹除滿的作用?,F(xiàn)代藥理學顯示:枳實中的芒硝與黃酮苷中的硫酸鈉可加快胃腸蠕動;并且大黃中的番瀉苷也可加快腸蠕動,另外,還具備抗感染的作用;桃仁紅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與揮發(fā)油,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應該指導患者進行適量運動,便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對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積極影響[4]。
本研究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達93.10%,高于西醫(yī)治療組的75.86%;排氣時間、腹脹消失時間與治療時間短于西醫(yī)治療組,說明中醫(yī)醫(y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更高。
總之,腸梗阻采用大承氣湯輔助西醫(yī)治療,可使改善臨床癥狀,使患者的康復時間銘明顯縮短。
參考文獻:
[1]王海龍.大承氣湯保留灌腸治療不全性腸梗阻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5):78-79.
[2]馬悅茗,尚龍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惡性腸梗阻60例臨床療效觀察[J].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3):93-95.
[3]楊岸峰.復方大承氣湯與西藥聯(lián)合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療效分析[J].甘肅科技,2017,33(13):116-117.
[4]溫瑩瑩.大承氣湯治療腸梗阻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2):182-183.